一、如何看待儒家的重义轻利观
古人重“义” ,这是毫无疑问的 ,中国有“礼义之邦”之美誉
,原因也就在此。儒家重义轻利思想,源自中华文化重家族亲情的特色。从处理兄弟关系发展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的规范,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植根颇深厚,对后世思想的发展也多有影响。儒家有很强的重义轻利思想。在处理义利关系时,把义作为第一位的必须坚持的。
二、儒家,以义为利,怎么理解
儒家主张入世,学而优则仕,功利主义很强,然而亚圣孟子舍鱼取熊掌,舍生取义是儒家的指导思想,被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利用为其服务
三、儒家墨家法家对义利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看法
义是差不多的,在利上面,法家重法利,儒家重个人修养和天理,墨家重物。其实这三家是可以融合的,就是人,物,法的融合。
四、儒学的利益观
儒家民族主义是奉行王道的民族主义,是非暴力的民族主义,但却也是有实力的民族主义。如果西方民族国家仍然不肯放弃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价值观和游戏规则,仍然坚持民族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的原则,不守“义利之辨”的义法,不规范约束和节制自己的民族利已主义行为,坚持以掠夺扩张为能事,那么我们可以坚定地说,儒家民族主义及“儒教中国”对他们的确是有“威胁”的。因为儒家民族主义和“儒教中国”绝不会对不道义的行为和不守“义利之辨”的行为视而不见充耳而闻,王道也绝不会任霸道流行于世而不对治之干预之。儒家既以天下为已任,以济世为已怀,就必然要维护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维护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要在自己的国家内进而在全人类实现“天下归仁”的万世太平的理想。儒家民族主义的终极理想就是要在全人类消除民族主义,实现天下主义,消除民族利已主义和民族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及其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规则,建立永久和谐的良好的人类社会的新秩序。
五、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在义利关系上强调什么啊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朋”为古为远古以贝壳为之一串的币,又有利相投,意又相背(贝)意思,孔子时代,朋又大多指“朋党”,指“利益相投”的人,后来儒家为了脸面,一直不敢翻译这个意思.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