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大众文化的含义

来源:www.cc3x.com   时间:2023-07-06 03:23   点击:174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大众文化的含义

说白了,就是适合普通大众的口味,很通俗的,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就能理解接受的东西,只是,现在所谓的“文化”基本上全都大众化了,什么都能被贴上“文化”的标签,而真正的文化是需要历史的积淀的,建议你看看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大致了解一下。

二、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并存的关系,你不属于我,我不属于你,但是流行文化却经常从大众文化中吸收营养

三、大众文化的特点

属性的商品化

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大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经济收入和闲暇时间增多, 文化消费成为一种普遍需要, 为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而且, 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为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创造了适宜的条件。因此, 大众文化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是文化与工业联姻的结果。作为一种消费文化, 它具有由文化产业机构生产供现代大众消费的商品属性。高雅文化往往羞羞答答, 不承认其商品特性, 或者有意淡化它, 似乎艺术一旦与商品结缘, 就浑身沾满了铜臭, 亵渎了审美的圣洁。大众文化一开始就以商品的形式出现, 从不隐讳自己的商品属性。反之, 作为文化商品, 它极力开拓文化市场, 以文化、审美去获取最大的利润。电影制片厂、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杂志社、网站等正是这些文化商品的生产机构。这样一来, 文化产品不再仅仅是作家、艺术家个体创造的产物, 而是一种工业化生产的结果, 从创意策划、筹措资金、生产制作到宣传发行和实际消费,文化产品都是作为一种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进入市场的。因此, 它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商品化规则, 以追求商业价值为目标。如果文化企业盈利的目标不能实现, 那么其运行过程势必受到影响, 甚至导致文化企业的亏损、停业或破产。因此, 大众文化的生产、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遵照生产经营规则, 把握文化市场脉搏, 顺应社会大众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口味, 以适应市场的风云变幻, 最终达到把文化产品销售出去的目的。正因为如此,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 大众文化在技术世界中已经丧失了艺术品的创造性, 呈现出商品化的趋势, 具有商品拜物教的特征。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指出: “由于出现了大量的廉价的系列产品, 再加上普遍进行欺诈,所以艺术本身更加具有商品性质了。艺术今天明确地承认自己完全具有商品的性质, 这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事, 但是艺术发誓否认自己的独立自主性, 反以自己变为消费品而自豪, 这却是令人惊奇的现象。

大众文化的商品化虽然让以往高不可及的艺术和审美走向了民众, 突出了民众作为上帝的地位, 但其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从创作主体而言, 艺术家进入文化市场成了自由职业者, 似乎摆脱了以往”文不言商, 士不理财”的限制, 获得了创作上的自由, 实质上, 当他们的作品或演出同时又作为商品直接面对消费大众时, 必然受到电影、音像、演出、书刊等文化市场的影响, 大众审美趣味的变化、文化公司经济利益的追求等因素必然制约甚至主导他们的艺术创作, 在这样的情况下, 艺术家难以真正按艺术规律进行创作, 艺术也难以真正保证自身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而且还会影响到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当艺术作为消费品从高雅文化、精英文化圈走了出来, 成为供大众消遣的手段时, 往往以大众性、娱乐性、上座率、收视率、畅销性而不是以独创性、超越性、批判性来评价其价值。艺术的审美品性和人的独立思考的个性意识被大大削弱, 正如美国艺术社会学家豪塞尔所指出的, “娱乐工业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教会马路上的人们去独立思考”。

传播的媒介化

大众文化与大众传媒关系密切。大众传播由专业群体使用大众媒介, 大量、迅速地传播信息,对受众施以影响。大众媒介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等机械印刷媒介和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电子媒介。大众媒介的应用, 拓展了大众文化的公共领域和大众文化的对象、范围。 我们接受人类存在的在象征意义上超越民族和无可改变的物质特性越快, 那就越好。许许多多的异域风情、珍禽异兽, 国内外高水平的音乐会、运动会, 过去无法亲临现场观看, 现在则在影视中随处可见。

正因为大众媒介信息量大、受众人数多, 所以大众文化利用现代传媒, 大量生产, 批量复制, 以此来吸引观众, 招徕听众。钱钟书的广为人知, 与他的作品被搬上了银幕、屏幕有非常大的关系, 更不用说金庸的广泛影响, 小说一版再版, 电影、电视连续剧的反复改编, 两者紧密相联, 互为促进, 显示出大众文化及媒介的巨大力量。在大众文化的传播中, 一部电视连续剧众人议论、一首流行歌曲众人传唱的景观时常可见2004年, 杨臣刚的网络爱情歌曲《老鼠爱大米》一夜走红, 不仅迅速占领了mp3下载排行榜榜首, 并且创下互联网有史以来同一首歌同一时期1亿人次的最高点击率。正是因为网络媒介的平台, 为面广量大的受众群体提供了传播的条件, 以至一时间, 大城市小乡镇, 街头巷尾、校园内外, 到处传唱《老鼠爱大米》。由此可见, 利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 成批地制作和传输大量信息并作用于受众, 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特点。

制作的标准化

现代科学技术为大众文化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手段, 不仅表现在传媒方面, 而且表现在生产制作方面。高新技术的引进、器材设备的更新, 尤其是电脑技术的使用, 提高了大众文化的质量, 例如电影《泰坦尼克号》中高科技镜头给观众带来的逼真效果。同时, 大众文化的制作方式纳入了工业程序化的生产流程, 日趋社会化、集团化。因此,大众文化能够像工业产品那样, 生产程序化、规模化、批量化和标准化, 形成了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文化工业。

正是由于大众文化能够批量生产、无限度复制, 所以大众文化具有明显的标准化、齐一化的特征, 而缺乏真正艺术品所具有的无可替代的个性特征。如电视剧、通俗小说、广播短剧、广告小品、流行歌曲的生产等等, 一般都按照一定的格式和程序来制作, 形成一定的标准化模式。如通俗电视连续剧通常是”设置富丽豪华的环境, 安排错综复杂的线索, 构筑引人入胜的情节, 编织委婉动听的故事, 安排性格统一的人物”。因此, 人们往往把编这类电视连续剧称之为”侃”。似乎它不需要什么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深厚的艺术准备, 只须套用某种固定的格式即可。

大众文化成为商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科技的运用, 使得文化产品生产速度加快, 制作周期缩短, 生产成本降低, 这就大大提高了文化生产的效率和经济效益。但文化生产毕竟不同于物质生产, 精神性层面远大于物质性层面, 它所达到的水准不能以生产的速度和效率以及经济效益来衡量。作为艺术品, 必须具有独创性, 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和风格, 而模式化、批量化的生产方式无法达到这一目标。文化产品除了需要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声画合一的精致度, 更应研究文化品味、文化精神, 后者恰恰是文化的根本魅力之所在。因此, 大众文化的标准化, 使得真正艺术品所应包含的个性消失了, 从形式到内容都越来越趋于相同。

审美的日常化

就文化的审美而言, 大众文化突破了艺术与非艺术、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在以往很长的历史时期, 美和艺术都疏离普通民众; 而在今天, 借助于大众媒介、文化工业等手段, 美和艺术普及化了, 审美的经典性与日常性从针锋相对走向了和谐统一, 原先遭受经典美学打压的欲望、诱惑、利益等被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处于文化中心或热点的不再是传统的经典艺术, 流行歌曲、电视连续剧、广告、时装、模特表演、网络文学、畅销书以及动漫、网上视频、网络游戏、手机视频、手机短信等审美形式不断涌现。审美活动也不再局限于音乐厅、歌剧院、美术馆等与日常生活疏离的高雅艺术场所, 它就发生在普通大众的生活空间中,例如购物中心、街心公园、体育场馆、度假胜地等等。在这些场所, 文化活动、审美活动与社交活动、商业活动融为一体, 密不可分, 甚至审美作为一文化消费也进入普通家庭, 与日常生活相连, 例如环境设计、街区美化、居家装修、美容健身以及闲暇时间边看电视剧边聊天谈笑等等, 审美过程与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 彼此不分。大众文化的这一特点对高雅文化、经典艺术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 促使它们改变形态, 寻求新的展示方式, 以新的形式呈现于大众面前。帕瓦罗蒂等世界三大男高音的音乐会在故宫广场举办, 唐诗宋词配以精美图片引人眼球, 报纸杂志更是色彩纷呈, 琳琅满目, 招徕读者。大众文化的日常化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导致了文学艺术以及整个文化领域的生产、传播、消费方式发生变化, 由此满足了人们审美与日常生活的需要。

形式的娱乐化

在市场经济社会, 大众文化是一种消费文化。社会大众都是普通人, 他们对文化的态度, 具有明显的世俗消费倾向, 在这方面与文化精英有了差异和区分。在整个社会的文化格局中, 大众文化不像精英文化那样强调理性反思, 而是注重感性愉悦, 它以创造娱乐大众的文化形式, 达到吸引社会公众, 获得商业利润的目的。”我们不仅力争在可能的范围内得到审美愉快的最大强度, 而且还将审美考虑愈加广泛地运用到实际事务的处理中去。”[ 7] 因此, 感性层面上的娱乐化成为大众文化的显著特征。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电视机的普及, 电视频道和播出时间的增加, 电视文艺节目已成为社会大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审美对象,电视文化成为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电视文艺节目的制作由过去明显的宣传”教化”转向了以”娱乐”为中心, 注重观众的参与, 提高收视率, 表现出一种满足大众的审美需要, 实现娱乐大众的旨趣。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为大众狂欢的盛宴, 各种传统节日或经济活动举办的综艺晚会、各种类型的游戏娱乐节目蜂拥而起, 形成了一种新的”民俗”, 一种新的文化景观。这里, 娱乐已不是一种宣传”教化”手段, 而是大众文化的目的本身。娱乐, 本是一种主观性的生命体验, 是生命主体的一种内心的情感感受, 甚至是一种自然的生理需求。作为感性文化的大众文化恰恰是为了满足生命和生理的娱乐本能, 提供一种日常生活中的感性愉悦或娱乐享受。回首电视荧屏, 从小品、通俗剧、贺岁片到琳琅满目的综艺类娱乐栏目, 无论故事的繁简、情节的平奇、结局的悲喜, 它承载的文化使命是为公众提供消遣、休闲和娱乐,使他们获得轻松的满足、感官的刺激、精神的慰藉。因此, 大众文化就难以像精英文化那样, 承载过于沉重的历史使命感和理性批判性。从另一方面来看, 这也成为大众文化容易走向庸俗、低级和肤浅的原因。

趣味的时尚化

大众文化要制作感性愉悦的文化产品, 最初往往吸收、借鉴精英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特点, 创作出原创性的新模式, 随即迅速地通过媒介或批量化生产而流行, 形成时尚潮流。流行歌坛上, 李春波创作了”一封家书”后, “常回家看看”、”祝你平安”等一批仿作相继出现; 电视栏目上, 继湖南卫视”欢乐总动员”之后, “幸运52”、”快乐大本营”、”假日总动员”、”非常周末”之类游戏娱乐节目一时间纷纷登场; 山东画报社出版了”老照片”第一辑之后, 受此启发和影响, 其它出版社”百年老照片”、”老相册”、”红镜头”、”黑镜头”、”长镜头”、”蓝镜头”、”金镜头”等同类书籍大量面世,形成了出版界”读图”现象。由此可见, 时尚化带来大众文化的”众声喧哗”, 使得大众文化丰富而多样化。另一方面, 在这样的情况下, 一种形式都不可能长时期独霸天下, 迅速流行传播, 其结果是跟风模仿, 走向模式化, 因而大多的时尚、流行往往只能昙花一现, 风光一时, 而难以持久。

在论及大众文化的时尚化时, 不能不提到造“星”与追”星”现象。在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 明星辈出, 广泛存在于戏剧、电影、电视等大众文化领域, 成为大众审美的”偶像”, 为大众所接受、仿效和崇拜。一方面, 作为传媒会”制造”“包装”明星, 以其平面化、消费性的品格和面貌出现, 走进千家万户, 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关注的对象和兴趣的热点。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就是由湖南卫视”超级女声”节目编导精心策划、评委积极引导、观众热切关注和参与, 层层”包装”而推出的时尚明星, 李宇春还登上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的封面, 造星成了大众传媒的一种特别时尚和追求。另一方面, 明星也为大众传媒带来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消费大众、更高的收视率和更好的经济效益。

从表面上看, 明星是传媒制造出来的, 体现了编导的形象策划和设计水平, 体现传媒的能量和影响, 是当下文化市场竞争性的需要, 但从根本上来说, 还是与大众的选择、与大众的审美消费的情感价值取向分不开的。隐藏在追”星”背后的是大众流行的审美趣味与审美时尚, 是他们的心理需要。大众对于明星的痴迷、追捧和崇拜, 不仅仅是对明星的形象设计、学识修养以及个性色彩的喜爱与赏识, 更重要的是自我理想的张扬与抒发,自我审美趣味的选择和肯定。因此, 大众文化应准确把握大众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心理, 精心设计造就为大众所崇拜的明星, 引领全社会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时代风尚。

我们所提倡的大众文化是什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