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我们应该怎样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宗教观

来源:www.cc3x.com   时间:2023-04-23 10:31   点击:192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我们应该怎样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宗教观

始终坚持只有一个国家,热爱自己的民族,并与其他各民族友好相处,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但不能诋毁其他民族的信仰

二、由于特定的历史地理资源,哪种文化形式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 A,农耕文化 B工业文化 C商业文化 D ,产业文化

A,农耕文化

三、如何理解古代中国人的民族观和天下观

总的来看,当夷夏矛盾异常尖锐之时,儒家强调“攘夷”,强调“华夷有别”,这充分表现出儒家民族观具有保守性和排他性的一面;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儒家强调“礼分华夷”、向往“天下一家”,又充分体现出儒家民族观具有包容性和开明性的一面。可见,在这个充满矛盾和对立的统一体内,排他性和包容性、保守性和开明性、原则性和灵活性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

古代儒家民族天下观的基本内容是由一系列相反相成的民族思想构成的一个整体。

一方面,鉴于春秋战国时期“夷”犯“夏”的严酷形势,受中国早期夷夏观“夷夏有别”思想的深刻影响,先秦儒家强烈赞成明“华夷之辨”,主张“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一旦出现夷狄“乱华”之事,儒家则义不容辞地高举“尊王攘夷”大旗,主张严“夷夏之防”。

另一方面,将“夷夏之辨”思想落实到政治操作层面,先秦儒家又主张在“以文化论民族,以礼义辨夷夏”的标准之下“用夏变夷”。在“华夏文化中心主义”意识的支配下。

先秦儒家看待民族问题的视角是独特的。他们在“天下”的范围内来思考民族问题,从“大一统”的角度出发来处理民族关系,并以著名的“春秋三世说”和“服事制度”为基点,萌生出儒家视阈内的民族时空观念。总的来看,当夷夏矛盾异常尖锐之时,儒家强调“攘夷”,强调“华夷有别”,这充分表现出儒家民族观具有保守性和排他性的一面;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儒家强调“礼分华夷”、向往“天下一家”,又充分体现出儒家民族观具有包容性和开明性的一面。可见,在这个充满矛盾和对立的统一体内,排他性和包容性、保守性和开明性、原则性和灵活性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支撑着儒家民族观朝着理论化、系统化和整体化的方向发展。

儒家民族观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过程:产生于春秋战国儒家学派创立和发展时期,初步成型于两汉时期,发展、丰富于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成熟、完善于宋元明清理学鼎盛时期。其中,宋代可谓儒家民族观发展进程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代。在理学“道统论”的影响下,传统的“华夷之辨”和“正统之争”的标准发生了变化,人们对“华”、“夷”内涵的理解也发生了变化。此后,“华夷之辨”思想逐步让位于“华夷一体”思想。到清代,随着国家“大一统”格局的最终确定,“华夷一体”、“天下一家”思想也最终成为儒家民族观的主旋律。至此,一个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理论内容、完善的理论结构、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且独具自身特点的儒家民族观理论体系终于构建起来了。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儒家民族观也不例外。儒家民族观同样是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有先进性,也有落后性;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的理论和学说。

四、促进民族团结要增强哪三种意识?

促进民族团结要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