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认为沈从文小说创作的核心目的是什么?
具体如下: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沈从文以乡村为题材的小说是典型的乡村文化小说,它不仅在整体上与都市“现代文明”相对照,而且始终注目于湘西世界朝现代转型过程中,不同的文化碰撞所规定的乡下人的生存方式、人生足迹及历史命运。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一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
解读沈从文:
我们举的第三个例子就是沈从文小说的评价问题,沈从文是一个了不起的作家,今天大家对此是没有异议了,而且他拥有许多的粉丝,但是他曾经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当中是被埋没的,他自己在故宫博物院里面,被分配做一个文物的整理工作,长期被剥夺了创作的权利。
而他的小说很长时间也没有得到出版的机会。因为他的这些作品不太符合在这个历史时期,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以及后来共和国的文学的正统的观念。
二、汪曾祺和沈从文有什么关系?他们的作品有何特色?
理和挫折等外在因素,都会成为作者文学创作的源泉,对于“京味”一次有专业的解释,它是指作品中的语言将北京地方方言的词语使用于文学作品中。如我们中学所学的《胡同文化》。沈从文对于人物形象,经常不做客观的描写,而是主观叙述。
故事一样的结局,但是主人公的语境、这两位不需要比较,汪曾祺走的就是沈从文的路子,斗是解放后城市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两个人都生不逢时,文革受到冲击,沈从文基本在新时期没什么表现,而汪曾祺也力不从心。语言特色不同,背后是人们思想的不同。
散文集《蒲桥集》,心不在焉的应答着爷爷的问题,爷爷自语,孩子莫不是有心事了……准确描写了一个少女的情窦初开的心境。轻描淡写中极具一种唯美的风韵,两者相比,喜欢沈从文。汪不会为我的选项而生气,因沈是他的师傅。还写了他的父亲(多年父子成兄弟),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的作品中着力表现他对生活的思考、对理想的苦苦追寻、对现实中尚未消退的阴影的忧心,他总是随着这些感情的流泻组织素材、结构文章,而传统的篇章布局却在他那里遭到了蔑视。在这些忧郁的诗情中表现出作者对真、善、这两个人,好像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老师的作品有他的特点,自不必说。湘西的风貌人情,那描写的那叫一个帅。通读下来以后,人感觉已经进入了那个时代的湘西生活。打破了三者的界限从而大大扩大了小说的表现领悟和审美功能。
汪曾祺和沈从文两个人是师生关系,汪曾祺是沈从文的得意门生,他们的作品都是对美好事物的描绘,充满了完美的艺术色彩,就像一个完美世界一般。
他们两个应该是朋友关系,因为相同的历史背景下有相同信仰。和相同经历的他们彼此认识,也成为了好友,他们的作品都很批判当时的社会背景。
汪登奇是沈从文的学生,两个人是师生关系,他们的作品都带有浓郁的人文色彩,营造了一个美好的桃花源社会。
三、关于正确的爱情观书籍?
.《边城》,沈丛文著
“火是各处可烧的,水是各处可流的,日月是各处可照的,爱情是各处可到的。”
本书是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写于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初,描摹了湘西姑娘翠翠与天保、傩送间阴差阳错的爱情故事。
爱情中的遗憾也是一种圆满。过去觉得不能终成眷属的爱情是悲剧,但读完这本书后,倒觉得也未尝不是一种圆满。对于主人公翠翠来说,她始终对未来保有期待,“也许他再也不会回来了,也许他明天就回来”。爱情是一种体验,而不是一种生活,在体验爱情的过程中,翠翠学会坚强独立善良尊重,遇见更好的自己。这未尝不是一种圆满。“你就是我的世界,你走了,我的天就塌了”的爱情观太苦涩,而“无论你在与不在,我都能做好我自己”的爱情倒显坦然。
2.《倾城之恋》,张爱玲著
“这一炸,炸断了多少故事的尾巴!”
本书是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探讨了爱情与人性在战乱中的博弈关系。
精打细算的调情也是种爱情。白流苏与范柳原在经历不断的试探和反试探,最终因为香港战乱城倾而相恋,在动荡中互相依偎。全书一以贯之女神“低进尘埃里”的爱情观,调情的文笔有如一直小手,不断轻挠读者的心。其中撩妹的话术时至今日也一样好用。
3.《围城》,钱钟书著
“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本书是钱钟书最负盛名的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描摹了抗战初期知识分子自由青年的爱情观与婚姻观。
四、对沈从文的认识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汉族,但有部分苗血统,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 14岁高小毕业后入伍,看尽人世黑暗而产生厌恶心理。接触新文学后,他于1923年寻至北京,欲入大学而不成,窘困中开始用“休芸芸”这一笔名进行创作。至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表作,如《边城》、《长河》等。他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这种与新文学主将们相悖反的观念大大丰富了现代小说的表现范围。沈从文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早期的小说集有《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等,基本主题已见端倪,但城乡两条线索尚不清晰,两性关系的描写较浅,文学的纯净度也差些。30年代后,他的创作显著成熟,主要成集的小说有《龙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如蕤集》《从文小说习作选》《新与旧》《主妇集》《春灯集》《黑凤集》等,中长篇《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从作品到理论,沈从文后来完成了他的湘西系列,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以及与它的对照物城市生命形式批判性结构的合成,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湘西”所能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的全部创作要负载的内容。年表1902年生于湖南凤凰县一个军人世家,学名岳焕,乳名茂林,字崇文。 1917年参加湘西靖国联军第二军游击第一支队,驻防辰州(沅陵)。 1920年在芷江一警察所当办事员。后因初恋受骗而出走。 1922年任靖国联军第一军统领官陈渠珍书记。 1923年去北京。报考燕京大学国文班,未被录取。在北京大学旁听。 1924年开始在《晨报副刊》发表作品。 1928年从北京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筹办《红黑》杂志和出版社。 1929年去吴淞中国公学任教,爱上女学生张兆和。 1930年去武汉大学任教。 1931年陪同丁玲营救胡也频未果,护送丁玲母子回湖南。 1933年9月9日,与张兆和结婚。同月23日,与杨振声合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同年,创作《边城》。 1938年春,到昆明,继续与杨振声编选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1月,任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 1946年就任北京大学教授。 1948年开始受到左翼文化界的猛烈批判。同年,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文物研究。 1950年因承受不了政治压力而自杀,获救。 1969年去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劳动。 1978年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1980年偕夫人张兆和赴美探亲讲学。 1983年突患脑血栓,住院治疗。 1984年大病一场。抢救脱险后,说话、行动更加不便。 1988年5月10日下午,心脏病复发,抢救无效,去世。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