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的义利观有什么指导意义?
孔子之义利观义,义者,宜也(《中庸》),便是适宜的意思,后来则代指人类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中应当尊循的最高原则和应当追求的最高道德;利,是指能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利益和功利。
孔子的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
①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他认为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
②不屑于用不义的手段取得富贵.孔子还认为,对待义与利的态度,可以区别君子与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义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养的小人,则只知道利而不知道义.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二、义利观是什么?
义利观,是一种经济伦理思想。义利观,义者,“事之所宜也”,是某种特定的伦理规范,道德原则,是儒者们心中至高无上的道义。利者,“人之用曰利”,后世多指物质利益。如何看待二者的关系,便形成义利观。
关于义利观,传统儒家大师都曾有过相关的言论。例如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孟子也曾说:不义之利“不苟得”;大义面前连死都不怕,更不会贪利避祸。(《孟子・告子上》)
但需要注意的是,因传统儒家有其固有的阶级局限性,所以其思想也会带有一定的阶级色彩。
在当代社会中,义利观常表现于商业中的重义轻利和重利轻义现象。良好的义利观,通常以重义轻利为基础,为社会普遍群众创造价值,汲取较少的物质财富;而歪曲的义利观,具体表现为拜金主义,甚至忽视道德,践踏诚信等。
在中国传统美德中,正确的义利观占有很高的地位,是中国古代人民所推崇的做人经商的终极追求。
人生价值观
人的生命长短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流星只有一眨眼的生命,却呼啸着划出一道强光;那满山的枫叶,到了深秋,才绽放出绚丽的青春。
人的荣誉多少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把来之不易的荣誉当作人生道路上的路标,才能继续轻装前进;倘若固守在自我的陶醉上,背上荣誉的重负,必将失去价值。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星星没有月亮耀眼,却无私地献出了它的一切,把万里夜空点缀得美丽诱人;绿叶没有红花夺目,却为鲜花吐馨献出了自己的芳华,将花朵衬托得艳丽多彩。
无私的奉献,是人生的主旋律,是镌刻在人们心中的一座永恒的丰碑,其重如泰山,其珍如瑰宝。
展现人生的价值,必须用高尚品格造就光彩的人生。力图使自己活泼而不轻浮,严肃而不冷淡,自信而不骄傲,虚心而不盲从。
成功时学会深思,受挫折时保持镇定,在追求人生价值中奉献,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只有这样才能行进在人生的旅途上,经风不折,遇霜不败,逢雨更娇,历雪更艳。
义利观是一种经济伦理思想。
在当代社会中,义利观常表现于商业中的重义轻利和重利轻义现象。良好的义利观,通常以重义轻利为基础,为社会普遍群众创造价值,汲取较少的物质财富;而歪曲的义利观,具体表现为拜金主义,甚至忽视道德,践踏诚信等。
扩展资料:
义利观作为一种新型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继承古代义利观重视社会公利、道德理想和主张见利思义、义利并重等积极合理因素的基础上。
真实地反映了经济政治制度的要求,对义利关系的科学认识和关于正确处理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的基本观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义利观
所谓“义利观”是指人们如何对待伦理道德和物质利益关系问题的观点。这里的“义”主要包含两方面的 意思:一是“正义”,即指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标准;二是“义气”,即主持 公道,同情他人的正义行动或甘于替他人承担风险和牺牲的气概。这里的“利”指物质利益和功利,它涉及到 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利益。
战国时期梁惠王问一学者有关利国之道的问题。该学者答道:“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位学者是孟子。
孟子的义利观,把义和利看作是一对矛盾,强调要“贵义贱利”。
三、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影响有:
1、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
2、对于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
3、现代企业管理中也注入了不少儒家思想。
4、在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化改新,也是在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下而发生的。
5、它为封建统治阶级创造了整套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理论思想体系。
6、伦理本位与自我修身、重义轻利的义利观。
四、孔子思想核心内容是什么
孔子的哲学思想:
1、以“仁”为核心的 哲学思想。
2、以“德”为核心的 政治思想。
3、以“仁”、“得”观点贯彻始终的伦理思想。
4、以“有教无类”为核心的 教育思想。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
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扩展资料
孔子的人生观念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