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单板和双板滑雪裤有什么区别?

来源:www.cc3x.com   时间:2023-01-24 14:43   点击:208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单板和双板滑雪裤有什么区别?

双板滑雪裤不需要衣服内穿护甲护臀护膝,双板动作也不容易跌打滚爬进雪,所以从美观的角度设计修身。

由于单板动作幅度大,摔跤属于单板的基础动作。单板有一整套护具需要内穿,所以单板滑雪裤对面料的防磨防水要求更高。

二、越野滑雪运动员的装备与高山滑雪运动员的装备有哪些不同之处?

越野滑雪是一项在高山和雪地上滑雪的运动。借助滑雪工具和基本技术,起源于北欧,又称北欧滑雪,是世界体育史上最古老的运动之一。有15公里、30公里、50公里的男子个人和团体接力赛;女子有5公里、10公里和20公里的个人和团体接力赛。高山滑雪板的材料和制造工艺非常复杂。滑雪板由前部、中部和后部组成。中间安装支架的部分称为“称重平台”。

滑雪板两侧都衬有坚硬的钢边。高山滑雪板外形宽大,中间狭窄,集中在后面,侧面有很大的弧度。比赛路线分为上坡、下坡、和平,各占1/3左右。为了充分发挥速度,应避免过长、陡坡和急转弯的路段。运动员应在比赛前按照抽签决定的顺序穿上有编号的布,穿上有裁判检查认可标记的滑雪板。越野滑雪是低山区长距离滑雪的一种。虽然远不如高山滑雪有趣和吸引人,但从安全和健身的角度来看,它的参与面更广。与高山滑雪相比,难度和危险性更大。它的标准项目包括速降、超级大回转、障碍滑雪、障碍滑雪和全能。高山滑雪鞋也可以叫滑雪靴。高山滑雪鞋可以固定、保护和保暖脚和脚踝。鞋子由内层和外层组成。

而且外壳和鞋底都是硬的。它们由塑料或ABS材料通过注射成型制成。它们防水且防碰撞。其上嵌有一个或多个夹子和装置,用于调节鞋的厚度、倾斜度和前倾度。内层由化纤面料和柔软材料组成,能保暖、裹紧、垫脚踝和脚。高山滑雪鞋的档次和价值相差很大。普通初学者的鞋子是向后开的,后面只有一个夹子,穿脱方便。准高级或竞技雪鞋表面有鞋舌,前面依次排列着许多滑雪鞋夹。

鞋子正面敞开,外壳坚硬,内靴紧绷,穿脱困难。它可以紧紧地包裹住脚踝和小腿下部的所有部位,不会造成不良血液。只有脚趾有很小的活动空间,这样滑雪者的脚和鞋就可以固定成一个整体,滑雪者就可以准确的用力雪板。高山滑雪技术种类繁多,有不同的滑雪技术、变量变换技术、紧急加减速和停止技术、惊险跳跃技术、特殊技术等。男子个人和团体追逐赛、男子15+15公里追逐赛、女子7.5+7.5公里追逐赛、男子15公里间歇赛、女子10公里间歇赛、男子50公里集体出发赛、女子30公里集体出发赛、男子4×10公里接力赛和女子4×5公里接力赛共12个项目。

高山滑雪的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穿的装备一般都比较严谨,而且安全系数比较高,因为这项运动本来就是比较危险的,需要克服特别长的坡,特别陡的坡以及急转弯的路,这些运动员穿的手套上面有耐磨层,可以达到防雪防水的效果,而且也可以达到保暖的效果,不会影响手部的正常运动,穿的滑雪服也可以盖到袖口,可以直接脱下来,护目镜的防护效果特别棒。越野滑雪运动员不需要穿特别厚的衣服。

会有不同的护具,装备方面的使用情况不同,还会有不同的保护方式,装备方面的需求不同,会有不同的装备要求。

三、野外滑雪时选择场地设备,你该怎么选?

什么决定着你的野雪体验?

在我看来,完美的野雪体验主要包含两方面:雪况和地形;其中雪况又包含降雪量和雪质,地形包括坡度、落差和多样性。下面详细解释每一要素会给滑雪者带来怎样的体验。

降雪量

这个很容易理解,喜欢滑野雪的雪友总是盼着下大雪,降雪量就是这个“大雪”的量化标准。如果没有足够的降雪量,自然无法体会粉雪带来的畅快滑行。当粉雪被滑烂之后会变得更加紧凑,变成雪道的感觉。虽然下雪之后又有新鲜的粉雪,但因为厚度不够,滑起来板底会接触下方的硬雪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底粉雪”。

国内的滑雪场降雪量相对较小,尽管一年里有那么几次大雪,但往往滑到的都是有底粉雪。日本的滑雪场虽然降雪量大,但是雪场小、人又多。

雪质

跟降雪量比,雪质的变化需要有很多区域的滑雪经验才能体会。平时经常会听说“干粉”这样的词,形容的就是雪质。雪质有干湿之分,区别在于雪含水量的不同,越干的雪水份越低,反之则越湿。

那么雪质到底干还是湿好?雪质越干则质量越轻,滑起来会越轻盈,也更容易产生漂浮的感觉。雪质越湿则质量越重,滑起来会很涩,甚至感觉滑不动,漂浮感觉不明显。干粉雪很容易溅起雪浪,也很容易拉烟,所以说干粉雪才是粉雪里的极品。

CMH选择的区域全部在被誉为粉雪高速公路的哥伦比亚山脉,在加拿大海岸山脉和洛基山脉中间,既有足够的降雪量保障,同时远离海岸雪质更干。CMH创始人几十年前坐飞机查看地形时,就觉得这里是世界上最适合滑雪的地区。

坡度

粉雪和机压雪道不同,产生的阻力更大,也就需要一定的坡度来产生足够的速度。滑粉雪最适合的坡度在28~40度之间,坡度小无法产生速度,坡度大又容易发生雪崩。只有距离足够长且坡度又非常合适的线路,才能滑得爽快。

阿尔卑斯山脉因为其复杂地形有很多奇特俊美的山峰,有很多陡坡非常刺激,但线路上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平坡,给滑雪者特别是单板造成障碍。北美的大山很多都是碗状的,顶部稍陡底部稍缓,没有怪石嶙峋却有着非常合适的坡度。与之相反的我们称之为“馒头山”,线路坡度对于粉雪滑行来说不太够,比如新疆的阿勒泰地区。总之对于粉雪来说,山势宁可是陡峭的也别是平缓的。

落差

很多在北京周边滑雪的雪友慢慢转战崇礼,就是因为北京雪场的雪道太短,“几个弯就到底了”。决定雪道长度的,除了坡度,更重要的是落差。滑粉雪需要有较陡的坡度,自然就需要更大的落差才不至于很快就滑完一趟。

国内的滑雪场普遍落差较小,北京周边的一般不超过200米,崇礼的万龙600米左右,国内落差最大的北大湖也只有800多米;CMH的Monashees有着超过1500米落差的树林线路,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树林滑雪。

多样性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雪友不再满足于雪道上的回转,开始滑小树林,因为这种有障碍的地形能产生更多的乐趣,所以地形的多样性也是滑雪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大自然的神奇给了我们千变万化的地形地貌,在CMH拥有的300万英亩的滑雪区域内,有壮阔的冰川、稀疏的树林,也有悬崖和沟槽,还有着令我最向往的枕头路线(Pillow Line),每一趟滑行几乎都不重复,能够带来无穷无尽的新鲜感和刺激感。当然,越丰富的地形多样性,就需要越强的技术能力和滑行经验,这也是我们所努力追求的。

CMH向导跳“大枕头”

综合以上五个要素来看世界上最著名的滑雪地区:日本有很好的降雪量,1、2月份偶尔也有很干的雪质,但山不够大,所以落差不够大、地形不够丰富;欧洲有很多大山,落差是全球领先的,地形也很丰富,但降雪量不够,赶上一次大雪算是非常幸运;北美部分滑雪场硬件条件非常不错,但在每一项上都略逊于CMH。

世界上体验最好的滑雪

第一次CMH直滑,我报的是Powder Intro,即CMH入门级别,每组有两位向导,一位向导开路、一位向导负责收队。在比较开阔的线路上,向导会给每个组员拍照和拍视频,有两个晚上一起观看视频,指出每个人存在的问题以及纠正的方法。

Powder Intro的好处是有向导收队,节奏比较慢,不会有心理压力。第一次新西兰直滑时,我和xfox、小暖、小虎一起,向导一出发,他们几个就没影了,而我总是摔在互相看不见的地方,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死的心都有了,那真是一段惨痛的记忆。所以强烈建议第一次直滑的雪友,最好报Powder Intro,可以放松心态,好好享受粉雪的乐趣,而不用在大腿已经烧得站不住时,又听见向导大喊GoGoGo。

Powder Intro另外一个好处,就是会把好滑的线路,都留给新人们。参加Signature组的Anakin和老逗在看完我们的视频后,嫉妒得不行,说最好滑的区域都被我们这帮菜鸟给霍霍了,而且也没人给他们拍视频和照片。

开滑的第一天下午,我摔到怀疑人生,从来没滑过这么轻这么深的粉雪,感觉完全不会滑。以前滑的粉雪,到膝盖已经是最深的,而在这里,腰以下基本都在雪里。向导给我们拍了不少照片,有些跟职业大Pro都没有区别,但实际上滑成什么样,我们自己心里是很清楚的。只有这么大的降雪量(7天降雪量155公分)和极品干粉雪,才能在每一个转弯时体会到Face Shot(指滑行时雪扑到脸上)。尽管每天都累得跟狗似的,却不停感叹不虚此行。

我们在Bugaboos滑了4个全天,3个半天,有2天下午因为天气原因直升机无法安全起飞,一共滑了76250英尺落差,最多的一天滑了10趟。向导告诉我们大概滑了不到整个基地线路的2%,下一周和后续过来的滑雪者可以滑我们没有滑到的区域,保证所有人都能滑到没人碰过的处女雪,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如此痴迷于直升机滑雪的最大原因。

完美的雪况和地形加上完美的服务,成就CMH完美的体验。象我这样一个习惯于吹毛求疵的产品经理,都完全挑不出任何毛病。正像CMH的口号:“这是世界上体验最好的滑雪。”

对装备提出更高要求

平时我自诩为装备达人,但在这次CMH直滑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滑雪体验非常好的同时对装备的要求也非常高。

雪板雪鞋

雪板是最好解决的,因为去CMH不用带板子,CMH提供各种宽度和长度的ATOMIC野雪板(含雪仗),会根据不同的温度和雪况打不同的腊,板底非常光滑,肯定要比自己的板子好用。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摔了找不着板子或者有任何形式的损坏,不用赔!所以去滑CMH时几乎没有人自己带板。鞋子就穿自己平时用的,也没有特别讲究。

服装

速干内衣:底层一定要穿高品质的,推荐始祖鸟的Phase系列。在滑行的过程中特别是摔跤以后,会迅速发热,内衣需要有很好的透气性,否则湿了加上零下十多度的气温,很快就冻感冒。

中间层:除了透气性好还需要有一定的保暖性,干粉往往对应的是低温,如果遇上大风天,还是挺冷的;同时不停在运动,释放很多热量;所以中间层要根据不同时间段的气温选择不同的保暖性能。

滑雪服:首先最重要的是防水性能,即使你能保证不摔跤,但因是在粉雪里“游泳”,防水性能不好的雪服很快就湿了,加上低温又容易冻上,穿着很不舒服。雪裤强烈推荐背带的,因为雪太厚了,摔跤之后会全方位进入你的身体,尤其是从腰部,雪服上的雪裙基本没有用。推荐选择始祖鸟Gore-Tex Pro面料的几款雪服,性能更好更轻便。

配件

手套同样是防水性能最重要,我的手套第一天就湿透报废。安全起见还是建议任何时候都戴着头盔,虽然很多老外就戴个毛线帽。雪镜建议用增光镜片,因为下雪的时候能见度都不好。起雾几乎是必然的,特别是摔跤多的时候,所以最好能多带一个雪镜,一个起雾了换另外一个。

首先就是场地的选择,要是让我选择场地的话,那么那些没有防护措施的野外滑雪场所我是不会选择的,因为我本人的滑雪技术并不怎么好,万一来个一飞冲天,从此就和这个世界说拜拜了,那就划不来了。

所以说场地是要有一定的安全措施的,并且如果发生了紧急的情况滑雪场的工作人员也能够很快的帮助到我,那么这样的滑雪场地才是我的首选。

备选的话,那就是滑雪场的工作人员可以不用那么及时的赶过来救我,但是防护措施是必须要有的。

然后就是设备的选择,对于我这样的滑雪菜鸟来说我一定是会选择双滑雪板的,这样的话会让我有一定的踏实感,不会觉得自己整个人在空中飘一样。

虽然有很多人都说双滑雪板更加难以控制,但是难控制归难控制,安全才是最重要的,而之所以不选择单滑雪板,就是因为作为一名菜鸟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虽然自己也很想做那些特别6的滑雪动作。

我现在工作的公司就管理着一个滑雪场,和这里的滑雪教练相处久了,我也成了半个滑雪专家。

关于野外滑雪,场地选择一定要重视起来。

首先,不能去比较偏远、自己也不熟悉的野外场地。偏僻的地方少有人烟,如果遇到了某些需要帮助的情况,可能就傻眼了。

对于自己不熟悉的场地,即使它看起来特别有吸引力,也要控制住滑雪的欲望,因为你不知道它的地形如何,哪里会出现深坑或者断崖,而且极有可能滑得忘我了,就迷路了。

关于滑雪板,由于野外的雪质都比较松,所以要选择宽度略款、前端更翘的,这样可以减小人体对雪面的压强,避免陷入雪地过深,可以滑得更轻松更过瘾。

野外滑雪一定要注意保暖,专业的保暖内衣和滑雪服都是必须装备,护具也要穿戴齐全,雪镜一定要戴,否则太阳照在雪面上,就会产生眩晕、短暂性失明等情况,影响自身安全。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尽量约上几个雪友一起滑雪,如果滑雪过程中出现了状况,大家可以互相帮助,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我觉得不能太偏僻,不能雪太大,路况不能太麻烦,要简洁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