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司的年度战略规划会议应该怎么开?

来源:www.cc3x.com   时间:2023-04-12 05:39   点击:22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公司的年度战略规划会议应该怎么开?

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是企业发展计划的路线和原则、灵魂与纲领。企业开展年度战略规划会议即针对企业自身和环境的客观实际情况,分析制订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必要性,和采取什么样的企业发展战略进行研讨的过程。

差距分析

公司的年度战略规划会议应该包括业绩差距、机会差距、关键差距、造成差距的原因及承担缩小差距的责任人的分析。

很多公司过于强调业绩,其负面影响不容小觑。如果管理者认为完成业绩指标高于一切,业绩的承诺往往趋于保守而不是“跳起来才能够到”。 不敢冒险的心态可能会让管理者宁可节约成本,也不愿追求有风险的增长;或是安于现有业务,不愿尝试新的商业模式。

企业想要持续发展,需要直面的问题是:

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的发展?

公司现在最大的障碍和包袱是什么?

如何解除这些障碍?

如何放下包袱?

具体的行动计划是什么?

战略意图决定了我们的方向和路径

战略是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定位和布局,它解决的是企业做什么、怎么做和凭什么做的问题。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认为,战略是定位、取舍和建立活动之间的一致性,就是企业在竞争中做出取舍,其实质是确定什么可以不做。

对于是否要制定战略,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并不理解。行业是有可能发生地震式突变的,企业管理者能不能预先看到这种变化,并且有效地去应对,就需要用战略来指导企业的发展方向。如果不能提早预判,没有做出应对这种变化的措施,企业很可能在变化中消亡。

市场洞察

分析判断,即对环境分析和资源的盘整。环境分析不是几篇行业分析文章、几个调研报告、几个高层领导,就把行业盘整了。我们要清楚当前自身有什么新的机会和变化的窗口、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到底我的客户当前对我的诉求和购买需求是什么,而在这个环节中容易忽略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数据。

创新焦点

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支撑战略,创新是结合我们的优势,找着行业当前的利润点,然后进行切入的重点时机。找着点了就重点投入,在局部区域集中优势兵力。将来会成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的项目,我们会重点投入,做到极致,爆款思维。

业务设计

业务设计即商业模式。中国正在推进供给侧改革,如何做到有效供给是成功的关键。普遍现状是即使一流的企业,也都在战略上大面积犯错,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过分分散投资,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过度强调短期利润、强调资金周转,多元化成了发展之殇,投资没有围绕核心竞争力构建,没有合理安排业务规划及业务组合。一系列充满误导性的商业流行思想也拖累了一个个行业,陷入集体迷茫。业务设计是一成不变的吗?何时进行业务设计的创新更迭才不会让过去成功的核心能力成为我们战略的阻力?是我们思考的重点。

一次成功的战略研讨会有以下评价:

○ 明确了方向:对未来怎么发展,公司核心管理团队有了清晰的方向指引;

○ 确立了目标:在发展方向下,对于短期和长期的目标有了清晰可量化的指标;

○ 明晰了路径:对于如何达成目标的关键战略举措进行了充分的研讨;

○ 达成了共识:战略目标和举措在各核心管理团队间形成了共识;

○ 奠定了信心:经过管理层的研讨论证,对战略目标的实现有了可行的路径,从而增强了战略实现的信心。

二、公司战略规划如何编写?要考虑哪些方面问题?

如果您的企业和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缺少了方向,您可以联系我们:

制定集团中长期发展战略

评估审核公司战略,提出战略调整方案建议

制定战略发展中心的年度业务计划

审核公司的年度计划,依据集团总体战略,参与制定公司的年度预算

对影响公司所处行业的政治、经济、技术等因素进行跟踪和研究,定期向集团总裁提交行业分析报告

对集团今后可能涉足的行业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战略影响分析报告

建立建全集团所处行业的信息数据库,对市场重大变化和竞争对手的状况进行分析和跟踪,定期与相关公司进行会议或书面报告形式的沟通

建立健全公司的业绩评价体系,定期进行评估和分析

对集团与公司的组织结构和主要流程定期进行评估,参与调整方案建议的审批和研究

对集团战略实施效果进行监控,对发展偏差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集团总体经营状况及业务组合的分析与评估

对集团今后的上市、合资、股份化、收购、出售等资产运作做可行性分析,提出方案

三、中建市政建设有限公司的战略规划

总目标:将中建市政在三年时间(2009年---2011年)打造成年完成合同额150亿、营业额100亿、利润3亿元的市政特级企业,成为国内领先市政企业。

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阶段(2009年),起步发展阶段。

建立适应快速发展需要的组织架构,完善管理体系,完成初步的资质就位。实现合同额、营业额、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增长,为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第二阶段(2010年),强化管理阶段。

进一步夯实企业管理,积极探索创新先进的商业模式,加大技术、设备投入,重点引进、培育人才,将轨道交通业务做专做精做强,并抓准时机,抢占市政领域市场扩大规模,初步具有申请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和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的业绩和能力。

第三阶段(2011年),跨跃发展阶段。

拥有市政特级资质,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外部并购等手段,采用施工总承包、EPC工程总承包、BT、BOT等多种方式进行市场竞争,真正形成人才密集、管理密集、资金密集、装备密集的比较优势突出的专业集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