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龙虎山天师道观
应该只有一处天师府,即嗣汉天师府,又称龙虎山天师府、相国仙府、天下道庭,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上清镇龙虎山上,地处龙虎山中部,南朝琵琶峰,背靠华山,门临泸溪河;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后屡加修建,现存木构建筑均为明清建造遗存,为道教第十五洞天第三十二福地、道教正一派兼龙虎宗祖庭。
嗣汉天师府总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坐北朝南,在保持明清建筑格局的基础上,以府门、二门、私第为中轴线,修有玉皇殿、天师殿、玄坛殿、法箓局、提举署、万法宗坛等建筑,是现龙虎山地区唯一的道教活动场所。
1983年,嗣汉天师府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宫观保护单位。1987年,嗣汉天师府被国务院列为全国21座重点道观之一。
2. 龙虎山天师道观图片
天师府历代张天师世系表:
第1代:张道陵。祖籍江苏丰县,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夜出生于浙江天目山,明帝时中举,任四川江州令,和帝时来龙虎山炼丹,顺帝时赴四川创建道教,桓帝时在青城山飞升,年123岁,道教称道陵为始祖天师。
第2代:张 衡。陵长子,156年袭教在阳平山飞升,世称嗣师。
第3代:张 鲁。衡长子,以政教合一,雄踞巴蜀三十余年葬邺城,世称系师。
第4代:张 盛。鲁三子,汉末(215-220)迁居龙虎山创老虎正一道。
第5代:张昭成。盛长子,居龙虎山,年119岁。
第6代:张 椒。昭成长子,居龙虎山,年百余岁。
第7代:张 回。椒之子,居龙虎山,年百余岁。
第8代:张 迥。回之子,居龙虎山,年90岁。
第9代:张 符。迥之子,居龙虎山,年93岁。
第10代:张子祥。符之子,居龙虎山,年120岁。
第11代:张通玄。子祥之子,居龙虎山,年97岁。
第12代:张 恒。通玄之子,居龙虎山,年98岁。
第13代:张 光。恒之子,居龙虎山,年104岁。
第14代:张慈正。光长子,修道于圣井山,年百余岁。
第15代:张 高。慈正长子,居龙虎山,年90岁。
第16代:张应韶。高长子,居龙虎山,年99岁。
第17代:张 颐。应韶之子,居龙虎山,年87岁。
第18代:张士元。颐之子,居龙虎山,年92岁。
第19代:张 修。士元长子,居龙虎山。年95岁。
第20代:张 谌。修长子,居龙虎山,唐武宗赐建真仙观。
第21代:张秉一。谌长子,居龙虎山,建天师庙,年92岁。
第22代:张 善。秉一长子,居龙虎山,年87岁。
第23代:张季文。善长子,居龙虎山,年87岁。
第24代:张正随。季文之子,居龙虎山,宋真宗敕建上清观,年87岁。
第25代:张乾曜。正随长子,居龙虎山,年85岁。
第26代:张嗣宗。乾曜长子,续建上清观。
第27代:张象中。嗣宗长子,居圣井山,年81岁。
第28代:张敦复。象中长子,年53岁,无嗣,弟敦厚之子景瑞过继。
第29代:张景瑞。敦复侄子,年52岁,无嗣,叔敦信嫡孙继先过继。
第30代:张继先。景瑞长侄,13岁应诏赴阙敕建上清正一宫.天师府.演法观,年36岁,终生不娶,无子, 著有《虚靖语录》七卷。
第31代:张时修。敦直长子,继先叔父。
第32代:张守真。时修长子。
第33代:张景渊。守真长子。
第34代:张庆先。景渊长子。
第35代:张可大。守真次子,主领龙虎宫,葬瑞庆观,丞相江万里撰碑文。
第36代:张宗演。可大次子,官居二品,书颂而化。
第37代:张与棣。宗演长子。
第38代:张与材。宗演次子,官居一品,遗颂而化。
第39代:张嗣成。与材长子。
第40代:张嗣德。与材次子。
第41代:张正言。嗣德长子。
第42代:张正常。嗣成长子,敕建大真人府,撰《天师世家》一卷。
第43代:张宇初。正常长子,撰有《龙虎山志》10卷,《岘泉集》12卷。
第44代:张宇清。正常次子,著有《西壁文集》。
第45代:张懋丞。正常三子。
第46代:张元吉。懋丞之孙。
第47代:张原庆。元吉之子。
第48代:张彦翀。原庆长子,建上清观.真人府.正一观。
第49代:张永緒。彦翀长子,10岁袭教。
第50代:张国祥。永緒堂侄,补写《天师世家》.(辑《龙虎山志》三卷,编《续道藏》等书。
第51代:张显庸。国祥长子,著有《三教同涂论》.《金丹辩惑论》.《浴梧诗集》。
第52代:张应京。显庸长子。
第53代:张洪任。应京长子。
第54代:张继宗。洪任长子。
第55代:张锡麟。继宗长子,年29岁,锡麟二弟庆麟.三弟昭麟为署理真人。
第56代:张遇隆。锡麟之子。
第57代:张存义。遇隆之子,年28岁,无嗣,以堂叔起隆袭教。
第58代:张起隆。锡麟继子。
第59代:张 钰。起隆之子。
第60代:张培源。钰长子。
第61代:张仁政。培源之子,光绪年间赴四川祖地,葬青城山。
第62代:张元旭。仁政长子。
第63代:张恩溥。元旭长子,善画符,1949年去中国台湾,1969年病故于台北。
3. 龙虎山天师道观建筑构造
张天师,清朝,齐云山被乾隆皇帝题为“天下无双胜地,江南第一名山”。齐云山是正一派“张天师”的道场。400多年前,正一派第四十八代嗣汉天师张彦由江西龙虎山迁驻在此,建道院,布道理。 齐云山:供奉广援普度天尊丘处机。全真道圣地。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唐朝乾元年间,道士龚栖霞云游至此。
4. 道家龙虎山天师
龙虎山与武当山都属于道教名山。龙虎山上的许多道教建筑,其中的天师府,以及上清宫,保存相对较好。
龙虎山在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县往西南方向大概有四十公里距离就是龙虎山所在地了,最开始被人们叫作云锦山,后来为什么叫龙虎山呢,据说,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此山中炼丹,当炼成了九天神丹后,呈现出了龙虎的景象,从此后此山改名为龙虎山了。
武当山在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在长江和汉水的交汇之间,武当山,又被人们叫作太和山,因为武当山主要是道教所在地,太和其实也是‘道’的意思,所以就被叫太和山了。据说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在这里修行,比如尹喜真人、阴长生、吕洞宾,陈抟老祖等都是各个时代的人,都选择在这里修仙悟道。最有名的还是明朝的张三丰,张三丰在此创建了闻名天下的武当派,他的功夫尤其是内家拳太极,与少林武术共同享誉天下。
5. 龙虎山天师府道士名单
你这个问的就不正确,道教有两大流派,分别是丹鼎派和符箓派。而其中符派又分为正一、上清、灵宝三派。(正一道即是天师道,因为元代天师受封为正一教主,所以改成正一道)分别占据龙虎山、茅山,阁皂山为活动中心。所以说龙虎山是正一道的道场,没有再行分派的情况了。
6. 龙虎山天师道观是谁
在龙虎山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中,上清宫和天师府的兴衰不但可视为一部物化的道教历史的缩影,甚至可视为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侧影。
上清宫是龙虎山最古老的道观之一,它坐落在贵溪县西南约40公里的上清镇,是历代天师供祀神仙之所。张道陵在龙虎山炼丹时,即在这里建草庐,晋代改建为“传篆坛”。由于唐代将老子作为唐王室祖先,尊道教为国教,从而使道教得到空前的发展。
唐武宗会昌年间,大肆兴道教抑佛教,毁寺庙、建宮观,敕建了龙虎山道观,赐名“真仙观”,武宗亲自书写了“真仙观”匾额,龙虎山道观因之显名于世。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将“真仙观”赐为“上清观”;“上清”之名由此正式出现。
宋徽宗政和三年又将上清的道观从“观”上升为“宫”,并赐名“上清正一宫”。这时,龙虎山已成为我国南方道教的中心,四方来此学道、住观者常达数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