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分野”作为古人夜观天象的现象之一,反映了什么人事?

来源:www.cc3x.com   时间:2023-01-25 09:58   点击:219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分野”作为古人夜观天象的现象之一,反映了什么人事?

《三国演义》中经常提到一人夜观天象,有什么星产生了变化,就是某地应该发生了什么事。其中提到一个词语,那就是“分野”。

古人按照天上星纪、玄枵、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等十二个星次的位置,把地面划分为十二个区域,叫做分野。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面来说,称作分野。

这是我国古代的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而划分的。他们认为地上各周郡邦国和天上一定的区域相对应,所以在该天区发生的天象就预兆着对应地方的吉凶,认为星空的变化与各地区的人事是有关联的。

中国殷商时期就有了“十二星次”,也就是寿星、大火、析木、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类似于今日西方的黄道十二宫。关于分野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国语》等书,其中反映的分野大部分是以十二星次为准。

《国语・周语下》:“昔武王伐殷,岁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其所载故事即:武王伐纣这天的天象是岁星在鹑火,因而周的分野为鹑火。鹑火就相当于狮子宫。

战国以后有用二十八星宿来划分分野的,如《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的,“星部地名,角、亢郑,氐、房、心宋,尾、箕燕,斗、牵牛越,须女吴,虚、危齐,营室、东壁卫,奎、娄鲁,胃、昴毕魏,觜`、参赵,东井、舆鬼秦,柳、七星、张周,翼、轸楚。”

汉代的十三个州、郡就被牵强附会二十八宿。相对应的某州(部)就是某某宿的分野。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曾经提到,“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这个就是说江西南昌地区处于翼宿、轸宿分野之内。

李白的《蜀道难》中也有提及,“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句话中提到的就是参宿、井宿。参宿是益州(也就是今天四川)的分野,井宿就是雍州(今天的陕西、甘肃大部分地区)的分野。

“扪参历井”说的就是进入蜀道的路在益州、雍州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

“分野”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对星辰的划分,后来又作为古人夜观天象的现象,地上各地国家都与天上一定的区域相对应,天象也预兆了各地吉凶。

主要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肯定会出现这种现象,肯定会发生一系列的巨变,所以人们往往会用这种现象来预测凶吉,也是当时的一个果然非常有智慧的一个研究。

并不能够反映出实际的事情,只是对地面的位置进行了一个划分,这种方法称为分野而已。

二、中国古代六神兽里面为何没有象征祥瑞的麒麟呢?

麒麟在我们中国的流传中,是中国象征祥瑞的神兽,是可以活两千年的那种祥瑞神兽。传说,只要麒麟出现,此处必带有祥瑞,可见在人们心中,麒麟的形象是很高大的。但为什么,如此形象高大的麒麟没有在中国古代六神兽之列呢?

其实麒麟是四灵之首,但是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皇帝是龙,皇后是凤。皇室贵族可以说对龙凤有着极大的褒扬,便使得昔日的四灵之首的麒麟被排挤到民间。尽管如此,麒麟凭借着其高大的形象,已然成为了,民间之中代表祥瑞征兆的神兽。所以,我们现在所说的麒麟,其实是我们民间的神兽,是庇佑我们人类,能够给人类带来好运的神兽。

因此,麒麟在中国民间可谓是极具得宠。因为它代表着祥瑞,所以民间还有麒麟送子的传说。若不是古代封建皇帝贵族对龙凤的大肆褒扬,我相信,其实麒麟会比龙凤的民气更大。不过封建皇帝在中国影响是很大的,当然现在麒麟的名气虽比不上龙凤,但其名气也是不可小觑的。他以为着幸福与美好,正是因为这个,所以迎合了人们心中的那种无助,更加的希望麒麟能庇护到自己,可以给自己带来好运。这也是麒麟永久不衰的原因,永久的存活在了人们心中很高的那一个位置。

传说,麒麟是姬氏的祖神,而这样一来,麒麟也有可能是龙的一个分支。而着恰恰与前面麒麟是四灵之首的身份不同。但其实这也是传说的一个奇妙之处,不尽相同,却还有很多人信仰,把他们当作神兽,甚至是当作我们中国的传统。

麒麟是神话故事中象征着祥瑞的圣兽,虽然非龙所生,但神通广大,传说麒麟可以活两千多年。虽不在六大神兽之列,但并不影响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其实麒麟也是象征着祥瑞的这六神兽只是地位不同罢了, 而且中国古代好像就是四大神兽吧,有六神兽吗,朱雀,青龙,白虎,玄武各自镇守四方为人间的稳定付出努力。

麒麟虽然不在六大神兽之列,但一直是吉祥,祥瑞的象征,管他什么神兽之列呢。

麒麟在中国古代是一种祥瑞的象征,性情温和,传说能活两千年。在白虎之前与火凤、玄龟、应龙共称为“四灵”,并居四灵之首位。所以在人们心中麒麟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尽管他没有在六大神兽之列。

三、紫气东来和终军弃缛两个典故的诞生地

1紫气东来

据《史记》记载:春秋末期,柱下史老子李聃看到周室将衰,西渡隐居。

公元前491年,函谷关令尹喜,清早从家里出门,站在一个土台上(现瞻紫楼)看见东方紫气腾腾,霞光万道,观天象奇景,欣喜若狂,大呼”紫气东来,必有异人通过”。忙令关吏清扫街道,恭候异人,果然,见一老翁银发飘逸,气宇轩昂,并且倒骑青牛向关门走来。尹喜忙上前迎接,通报姓名后,诚邀才子在此小住。才子欣然从命,在此著写了彪炳千秋的洋洋五千言《道德经》。以后,函谷关一带的门楣或春联都肯写“紫气东来”,流传至今,表示吉祥。

2终军弃襦

汉景帝于公元前153年复置函谷关,下令用襦作为出入关卡的凭证。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刘彻诏举贤士。当时济南有一名叫终军的人才华横溢,十八岁时就被选为博士弟子,与少年才子贾谊齐名,并称为“终贾”。一天,他从济南步行赶往长安,行至函谷关,关吏验过符后,交还给他。他弃之而行。关吏笑他无知。他说大丈夫过关图个功名,不再用这一般人用的襦。后来,终军果然得到了汉武帝重用,也任南越大使。重过函谷关时,关吏认出了他,说这就是当年弃襦过关的孩子,随从大呼:“这是出使南越的大使,不许胡说。”关吏大惊,忙跪拜送出关门。以后,灵宝人教育孩子都肯说:“要长进,学终军”、“有才能,当终童”。

都是函谷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