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什么是水体环境修复工程

来源:www.cc3x.com   时间:2023-01-21 15:39   点击:92  编辑:admin   手机版

什么是水体环境修复工程

水生态修复是一项理论复杂、因素众多、操作困难的工作,既要因地制宜,又要符合科学,更要讲究实效。按照水生态系统的理论,结合河道、湖泊过去情况的分析,根据现在的实际状况和上海地区的实践经验,对修复水生态系统,创造水边和水中生物多样性环境,提出12条操作性措施。

1 两岸造树林河岸上应尽可能留出空间,种植树冠较大的树木,逐步形成林带,地面则栽上草坪,贴岸的树冠还可以伸向河道上空。其作用之一,可以增强生态功能,大树扎在土壤时深而密的根须与草坪形成一个土壤生物体系。其作用之二,可以发挥景观作用,岸边的林带草坪,与河道组合,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一地区的温度、湿度与舒适度,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2 河坡植草坪(或灌木)传统的做法往往忽视生态,把河坡搞成直立式,或用块石和水泥板覆盖河坡并勾缝,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破坏了生物的生长环境。从修复水生态系统出发,有条件的河坡都应植上e68a草坪或灌木。护坡上的草坪和灌木所起的作用很大:一是草坪和灌木与土壤形成的土壤生物体系,同样可以像两岸的树林与草坪一样,起到减少有机物对河道、湖泊的冲击和营养化程度的作用,有些灌木的根须还能够直接伸到水体中吸收水中的营养成分;二是河坡是水域向陆域的自然过渡带,草坪和灌木与土壤的结合,改善了温度、湿度,提供了食物;三是在稳定边坡,防止水土流失的同时,改变了护坡硬、直、光的形象,给人们以绿色、柔和、多彩的享受。

3 墙上攀绿藤城市化地区的部分河道,由于整个地区水面积的严重不足,为了确保水安全,提高河道汛期的蓄水量,不得已加高加固了防汛墙。弥补的办法是,在墙的陆域一侧种植绿色的爬藤植物,从下爬到上,到了顶以后从上爬到下,一直到水面;有条件的地区,在防汛墙的两面墙上,可依墙分层而建一些条式和点式的花坛,种上灌木或花草;硬质结构的直立或斜坡式护坡,宜种植一些垂枝灌木。

4 水边栽植物。水边是水生态系统里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尽可能构建挺水植物多样性的环境。在种植方法上,一般可以直接栽在河边的滩地上、斜坡上,也可栽在盆、缸及竹木框之类的容器做成的定床上;直立式防汛墙的下面,在不影响河道断面的基础上,利用河底淤泥在墙边构筑一定宽度,并有斜坡的湿地带,创造挺水植物生长的条件。

5 水流多样化新的河道治理理念,要求在基本满足行洪需求的基础上,宜宽则宽、宜弯则弯、宜深则深、宜浅则浅,形成河道的多形态,水流的多样性。其作用有两条:一是水流的多样性,能够满足不同生物在不同阶段对水流的需要;二是河道的多形态、水流的多样性本身是水系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6 水中建湿地河流、湖泊中的湿地,是修复水生态系统的一项重要手段,也可以称土壤生物工程,国内外有些中、小城市甚至用来处理城市的生活污水。河道与湖泊的治理中,在基本不影响行洪和槽蓄功能的前提下,应尽可能保留和建设一些湿地,一切都要因地制宜。另外,湿地也是水景观中不可多得的重要一笔,它充满了野趣、野味和自然气息,是人们回归自然的一种象征。

7 水面养萍草水面上的植物有两种,一种是根在水里的浮水植物,它们是水葫芦、水葫狸等;另一种是根在河、湖底泥里的浮叶植物,它们是荷花、水鳖等。

8 水下种水草实践证明,水草茂盛的水体,往往水质很好,而且与众不同的是清澈见底。人工种植水草,也是修复河道、湖泊水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

9 水里养鱼虾在放养鱼虾时,要注意食草性、食杂性、食肉性之间的搭配。鱼虾在的水里自由洄游,在水面泛起阵阵涟漪,使河道、湖泊显得生机蓬勃。

10 水底爬螺蚌螺蚌等贝壳类动物和大量的底栖动物,在水底形成了另一个世界,它们是名副其实的水底清道夫,其作用不可小看。

11 曝氧放细菌人们肉眼看不到的细菌、真菌、放线菌、土壤原生动物等生物种群的生存和繁衍,无时不刻地将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成无机物质和水,它们需要充足的氧气,所以,应尽量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曝氧,通过增加水体中氧气的方法来促使好氧细菌的生长繁殖,以达到增强和加快分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目的。

12 管理经常化修复水生态系统,就是要通过人的努力,连接河道、湖泊中产生者-消费者-还原者的生物链,并积极地、经常不断地进行必要的干预,促使其达到平衡。

如何利用雨水做景观

在水资源日益珍贵的现在,雨水在城市景观中的价值与现实作用开始逐渐显现,城市雨水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改善城市环境的有效途径。

利用雨水的循环途径打造流动水体景观

在利用雨水打造城市水体景观时,要充分利用水体循环的自然规律,利用雨水循环的自然排水系统,规划场地时首先要考虑不破坏雨水渗流的自然条件,建设项目应与原有的生态环境相融,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尽快达到新的生态平衡。

雨水循环的关键因素在于确保雨水渗透畅通,为了充分利用雨水循环在流动水体景观中的重要作用,可以采用各种渗透设施和渗透技术,通过在城市植绿地、铺设嵌草砖等做成渗透地面,还可以修建渗透管沟、渗水井。排水体系中的景观规划,还要注意充分利用亲水的优越性,尽量靠近水源,首先选择低洼潮湿的地点为开挖水面,使水流尽量小角度斜穿等高线,缓缓地向低处流动。

在面积较大的雨水汇集范围内,合理利用临近水域的地块,将其开发成滨水公园、水上游乐园等,还可在社区、公建配套区内,凭借雨水循环的自然优势,增加土地的生态价值和滨水环境的文化氛围。在雨水水体景观规划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水的上游及下游的情况,在一些散落局部低洼处,尽可能使其保持现状,塑造成生动的水景,导入外来水源包括再生水更新水系,让源头活水潺潺而来。

水体主要有喷水、跌水、流水、池水这四种形态,城市景观的设计者可以根据当地的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利用循环中的雨水打造有新意、有价值的城市景观。在景观规划过程中,如果能将光、声音与流动水有机结合起来,便能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水体自身的循环系统营造城市水体景观,将人工建造的环境和自然的水体融为一体,既增强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性,又把握了自然开放空间对于城市、环境的调节作用,可以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而完美的城市格局。

建设屋顶雨水收集系统营造三维水体景观

在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建筑屋面雨水的蓄积和利用是解决城市绿化用水、打造水体景观的重要手段。屋面雨水收集主要包括屋面雨水汇集系统和屋顶绿化系统。屋面雨水汇集系统是将屋顶作为集雨面,通过汇集—输水—净水—储存等多种渠道利用雨水,根据城市降雨量等特点,可分为单体建筑物分散式系统和建筑群集中式系统。如果雨季较为固定,建议以建筑群为单元,采用独立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这样既解决了雨水会加大中水系统水量平衡的难题,又缓解了为增加调蓄设备造成的经济上的浪费。

屋顶绿化可以改变建筑环境景观,降低热岛效应,改善建筑的小气候环境,也可降低屋面径流系数,有效地削减雨水流失量。

城市景观如能充分利用流体的动感效应,就可以为静态的建设物增添许多活力与情趣。三维水体景观是指利用水体的流动性建造出的可在多个视角产生冲击力的装饰性水景观。通常,一些宾馆、大型购物场所等公建设施的屋面面积往往比较大,雨水的汇集量比较多,因此,在这些建筑物的大堂里可设置像瀑布、水帘等三维水体景观,充分利用屋面雨水及屋面到大堂的落差高度,经过化学净化处理,配合假山、雕塑等,合理设置一些多种流动路径、多种表现形式的水体景观。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在大型娱乐场所的屋面修建大型的水上乐园,高价引进雨水净化设备,通过人工和自然两种方式净化积蓄的雨水,同时采用吸热透明玻璃木屋面,利用太阳能技术对水体和室温进行温度控制,这样做不仅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且解决了长期困扰经营者的热能源问题,其产生的经济价值远远超过了引进净水设备的成本。

结合城市雨水特点营造亲水住宅的水体景观

从历史上看,亲水住宅并不是欧美的“泊来品”,而是地道的国粹。中国人择居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依山傍水,无论从生态学还是从心理学来看,水与绿色植物、雕塑作品有机融合,住宅小区便有了回归自然的感觉。

但事实是,多数“亲水住宅”都存在隐患问题,人工河湖如果不管理、不调水,时间一长,清水就会变成死水,不仅失去了水体的灵性,更可怕的是水体浑浊、异味扰人,反而破坏了小区的环境。解决水体的补给问题,是亲水住宅能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另外,随着住宅小区人造水景面积的不断扩大,建造成本随之增加,再者,符合现代发展的新型住宅是否符合节水、节能要求,尤其在水资源和能源紧张的地区,更要通盘考虑。因此,规划设计时要防止一味求大而不经济实用,而最经济的方式当然要数利用天然的雨水或者再生水系。

在小区雨水汇集和利用过程中,需要精心设计、认真规划,才能营造出更为和谐、优雅的水体景观。首先,是要审地度势,根据自然环境的条件和经济实用的原则,结合城市降水的特点和小区的开发状况,因地制宜。还可利用小区的雨水汇集系统,将雨水汇集到小区的高处,在小区内建设蜿蜒曲折的水流河道,使水形水势变化万千。其次,水边的花树植被、山石、亭台等等都可因地而异、因水体而异,利用景观小品,构成文化传承的各个要素,最终使小区具有丰富的水体文化内涵。在营造景观的同时,亲水小区的规划者还可以考虑将雨水沉淀、过滤、消毒等,用于小区绿化和设立免费洗车场,既节约经济,还能让小区居民真正感受到亲水的益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