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为什么说黃果树瀑布是大自然献给人类的惊人杰作

来源:www.cc3x.com   时间:2023-06-10 11:56   点击:91  编辑:admin   手机版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连接“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第二阶梯――云贵高原之东坡,面积17万6千多平方公里。这是一片美丽神奇的土地,由于历史上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开发较晚,让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众多雄奇瑰丽的原生态自然景观和多元、奇异的民族风情,以及充满神秘色彩与科学文化内涵的历史和地史遗迹,使贵州成了一座精彩纷呈、美不胜收的自然、民族、历史、地史、人文风光大画廊。黄果树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就是这座大画廊中最为光彩夺目的画卷。

黄果树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黔中高原西部边缘,地处长江水系支流乌江上游三岔河与珠江水系支流红水河北盘江的分水岭地带,风景名胜区范围为东经105°35′50″~105°41′25″,北纬25°53′45″~26°31′50″,距贵州省省会贵阳市128公里,距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安顺市45公里,在行政上属安顺市管辖。景区所在区域是黔中高原向广西盆地倾斜的边缘转折端,是喀斯特水文地貌景观(喀斯特瀑布群落)集中分布的地区。景区属中亚热带气候,既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影响,也受太平洋东南季风影响,年平均温度15―16.2℃,最热月仅22.6℃―23.7℃,一月份平均气温6.5℃,无霜期长达290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哪宽年平均降雨量1366.5毫米。景区内空气清新,全年365天均为优良等级,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高达2.8万个/cm3,是天然的“大氧吧”。整个景区都是旅游、休闲、运动、疗养的理想胜地。

黄果树大瀑布高巧销77.8米,宽101米,洪水期最大流量超过1300立方米/秒,是中国和亚洲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富盛名的大瀑布之一。

黄果树大瀑布作为我们伟大祖国锦锈河山的代表形象之一,以其气度恢弘的雄姿、“银河倒悬”的丰采、千峰碧翠的生态环境,带给人们巨大的视觉冲击力与心灵震撼力,永远定格在亿万游客的心中。

以黄果树大瀑布为中心,在范围达1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由成因有别、风格炯异、百媚千娇、绚丽多姿的众多瀑布组成了一个喀斯特瀑布群落,著名瀑布共有十八级之多,如总落差410米孝缓游的滴水滩瀑布,顶宽105米的陡坡塘瀑布,滩面逶迤延伸达350米的螺丝滩瀑布,柔媚娇美的“银链坠潭”瀑布等;因而素以“喀斯特瀑布王国”、“喀斯特博物馆”、“喀斯特科学研究圣地”、“世界喀斯特精品”之美誉著称于海内外,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生态最优越、游览和观赏价值最高的喀斯特瀑布群落,也是最具科学研究价值,同时又最具旅游开发价值的世界上罕见的水文地貌景观群落。

进入二十一世纪,包括今天各位在内的广大旅游者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表面上的“观山看景”,大家的观景眼光和观景角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同今天的欣赏水平和求知欲望真是不可同日而语!我们作为旅游从业者,非常乐意在导游过程中,和大家一起欣赏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绮丽风光,共同学习、研究、探索其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和大家一起作一次快乐的“修学旅行”。

黄果树大瀑布的成因

二亿多年前的中三叠纪,黄果树一带沉积了巨厚(由数百米至数千米)的海相碳酸盐岩。黄果树瀑布便发育在这套海相碳酸盐岩中。黄果树瀑布形成时期的白水河,是一条发育于距今10万-50万年之间即第四纪中、晚更新世时期,由“山盆期”向“峡谷期”演化中的地上河流,后因山盆末期贵州高原地壳多次强烈间歇抬升,导致河流的侵蚀、溶蚀等下切作用加强,在该处形成“裂点”(即河床因地壳抬升、侵蚀基准面下降及构造、岩性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较大转折处),这个裂点处发育了众多的裂隙、溶洞、暗河、涌泉。白水河先是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溯源侵蚀的喀斯特侵蚀裂点型瀑布,从落水洞开始,经历了下游暗河崩顶、瀑布自身冲蚀后退等过程。后来随着河流侵蚀、溶蚀、侧蚀作用在地壳间歇抬升及晚更新世后期温湿气候中,水动力和水化学溶蚀力逐渐加大等因素影响下,落水洞的洞顶逐步坍塌殆尽,黄果树大瀑布雄奇瑰丽的风姿终于展露于世(近期还有石灰华沉积建造型瀑布的特点)。它稳定在现今的位置上,至少已经有5万年了。

关于“喀斯特”

“喀斯特”一词是克罗地亚西北部伊斯特里亚半岛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当地称为Kras,意大利语叫carso,德语叫karst,18世纪初,欧洲人使用了德语karst一词。19世纪末,前南斯拉夫学者司威依奇(J.Cvijic)首先对该地区进行研究,借用了“karst”这一名词作为石灰岩地区的一系列溶蚀作用过程和产物的名称,现已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专门术语。世界上最早对喀斯特现象进行系统观察、研究和描述的“鼻祖”,是我国明代的大旅行家、地理学家、散文家徐霞客,他研究“喀斯特”现象的著作比欧洲人早了一百多年。

所谓“喀斯特”,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可溶性岩岩溶作用,是碳酸盐岩(石灰岩、白云岩等)、硫酸盐岩(石膏、硬石膏等)和卤化物岩(岩盐等)等可溶性岩石在水的化学溶蚀和机械侵蚀作用下,发生的风化、搬运、堆积与沉积的过程及其所产生的现象。“喀斯特”也泛指由流水冲蚀、溶蚀、“雕琢”、塑造出来的千姿百态的地上和地下的岩溶地貌景观。

当然,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十分复杂,还有地质构造、岩石性质等地质因素;地面水及地下水的化学成份,运动强度,补给状况等水文因素;以及降水量、气温、气压等气候因素;植物、动物产生的各种有机酸乃至植物根系对岩石造成的破坏作用等生物因素。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风景美学特征

黄果树大瀑布从远古走来,以她魅力无穷的神韵让亿万观者为之倾倒,其美学特征非常独特,值得我们认真探索和细细鉴赏。

一.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形态组合美”:

黄果树瀑布景区集世界喀斯特瀑布所有形态之大成于一炉,组合成世界规模最大、成因类型最多样、景观组合最复杂、形态美学最丰富的喀斯特瀑布群落。大瀑布既有苍凉、雄奇、浑厚、瑰丽的阳刚之美,又有妩媚、飘逸、清纯、悠远的阴柔之美。在黄果树喀斯特瀑布群落景区中,群山环抱、层峦迭嶂、峡谷幽深、涌泉飞泻、溶洞密布、暗河纵横、石林崔嵬、钙华绮丽、林木葱茏、繁花似锦,景观组合千姿百态,处处呈现出大自然“天然玉成”、妙趣无穷的“组合美”、“结构美”、“对比美”。

二.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动态美”:

黄果树瀑布群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时而雷霆万钧,声震天外,向世界展示着其势不可挡的伟力;时而涓涓细流,温柔恬静,如泣如诉地讲述着其不同凡响的历程。黄果树瀑布群中所有瀑布在不同季节、不同水量、不同天气条件甚至一天中的不同时段,其瀑水形态幻化莫测,处处涌动着云蒸霞蔚、变幻无穷、充满动态美的画面,令人目不暇接。

三.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色彩美”:

黄果树瀑布景区又是色彩缤纷的,犹如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山水长卷,美不胜收、百看不厌。古人称黄果树大瀑布的彩虹奇观为“雪映川霞”并刻石铭记。今人把犀牛潭称做“孵彩虹的窝”、“彩虹的摇篮”。景区内终年千峰叠翠,绚丽多彩,四季各有种类不同的鲜花盛开,春、夏、秋天繁花似锦、林木葱茏自不待言;就是在人们印象中“万木萧索”的冬天,黄果树景区也依然是绿意盎然、充满生机,路边的“一品红”(又名“圣诞树”,原产地法国)树上大朵大朵盛开的红花、天星湖畔大片的紫花、还有郎弓景区一篷篷鲜艳的黄色花儿丛丛簇簇,炫人眼目,在隆冬时节向游人传递着春天的讯息。难怪有人说:“黄果树是没有冬天的!”至于雪中的黄果树:一片银妆素裹,大瀑布周围的山崖上覆满玉树琼花,翡翠般的白水河从茫茫雪野上向透明碧绿的犀牛潭飘然而下,这是难得一见的“飞瀑雪景图”。

四.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音乐美”:

黄果树景区又是富于“音乐性”的,在整个瀑布群中,处处回旋着大自然美妙悦耳的旋律:瀑落深潭,惊涛拍岸,溪流山涧,泉泻清池,雨打芭蕉,风吹松涛,幽林鸟语,夏日蝉鸣,寂夜虫唱等自然音响,给人以音乐般的美感享受,让人百听不厌,余音绕梁。

五.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喀斯特美”:

黄果树瀑布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恢弘绮丽、规模最大的喀斯特瀑布群落,其所在流域广泛分布着形形色色的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黄果树景区喀斯特地貌形态几乎应有尽有,喀斯特水文地貌景观(喀斯特瀑布)类型多样齐全,几乎囊括了世界喀斯特瀑布的所有形态,在整个黄果树喀斯特瀑布群景区内,这些喀斯特地貌景观千状万态、靓丽奇诡 ,具有极高的风景美学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堪称世界喀斯特地貌景观的“大百科全书”。

六.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瀑水美”:

瀑布的形成,都是流水与岩石的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而人们对瀑布的感知、认识和描述,也大都着眼在瀑水,黄果树景区每个瀑布的瀑水一年四季随天气、水量甚至时辰的差异而变幻莫测,这也正是黄果树瀑布景观的无穷魅力之所在。“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博大精深、传承悠久的中华文化中之“山水画”,便是反映国人这种情怀与审美情趣的艺术作品。

七.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哲理美”:

瀑布是水与石的完美结合,瀑布的恢宏激越、瀑水的变幻莫测与奔流不息,令我们今天在观赏瀑布的时候,往往引发深深的思考甚至受到深刻的人生启迪。我国“棋圣”聂卫平曾讲述一个初学棋者向一位大师学棋,大师要他先“面瀑三年”,此人依嘱而行,终成大器,并悟出:“瀑布势急,流湍,但落地从容坦平,此乃为棋之道”――这同禅宗初祖达摩祖师“面壁九年”有异曲同工之妙。甘肃人谢宠的一首《七律.黄果树瀑布》就很富于哲理:“莫道山高路不平,凌空一跌竟成名。兴云早蓄江湖志,作雨终怀大海情。低处何如高处好,出山难比在山清。三梯九级从容下,更挟风雷万里行。

八.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民族风情美”:

黄果树及周边地域是以布依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在黄果树独特的自然地理、历史背景上,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民族风情美。如以石头建筑民居著称于世的石头寨、滑石哨村、河星村等布依村寨中的岩石建筑:造型简朴,色彩明快,它们依山就势,参差错落,匠心独运,富于变化。这些岩石建筑独具一格,全国罕见,是我国建筑艺术百花园中一簇艳丽的鲜花。如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特别是少数民族妇女服饰;如“三月三”、“六月六”等每年多达二十多个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风俗的少数民族节日(正所谓: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还有少数民族歌舞、戏曲以及少数民族风味的美味佳肴(饮食文化)和少数民族草药、医术(医药文化)等。

九.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历史画卷美”:

黄果树景区及其周边还留下了众多在美妙奇诡的自然大背景下产生的丰厚的历史遗迹,它们连接、组合成让人“发思古之幽情”的多彩的历史画卷。三国时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曾帅部在这一带征战,传说关羽之子关索偕其妻鲍三娘领军来此驻屯守关,因关索骁勇诚信,颇得军心、民心,故当地民众将此巍峨雄关所在的大山称为“关索岭”简称“关岭”,还在山上建了“关索庙”。山上的“双泉寺”有相传关索坐骑的马蹄刨出的“马刨井”;而在关索岭对面隔河相望的“晒甲山”,相传是诸葛亮部下将士晾晒盔甲之处。“关脚峡大瀑布”附近,还有“孔明塘”、“孟获屯”等三国遗迹。关索岭对面的鸡公背古驿道,位于大瀑布以西3公里,是古滇黔驿道,为“古安州八景”之一――“石鸡唱晓”所在地,也是史上有名的“古战场”,三国名相诸葛亮及三国名将关索南征“七擒孟获”时在此扎过营;明末起义军名将孙可望和李定国曾鏖战于此;1928年,贵州省主席、民国军阀周西城与军阀李晓炎在此处交战时身负重伤而死,迄今尚存周西城“衣冠冢”石穹大墓和拜台供人凭吊。在“霸陵河访古景区”寻幽探胜,你仿佛还能想象出当年“雄关漫道、金戈铁马”,“硝烟弥漫、杀声震天、血流成河”的悲壮、惨烈的景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