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间精美的文物怎么进入国家馆藏呢?
民间文物一般通过捐赠、征集和其他手段三种方式进入博物馆。
第一捐赠,指文物所有人将文物捐送给博物馆,这是无偿的。如果朋友想把手中文物捐赠给博物馆,可以与博物馆办公室联系,会有专人鉴定。
第二是博物馆主动向民间征集文物,有的博物馆会给一定的补偿。
第三是其他手段,指的是民间非法得来的文物,公安机关和文物局执法没收后会调拨给博物馆。
当然还有其他方式,比如农民在地里发现文物,会被强制性征收,收归国有。另外极其重要文物,是不允许私人持有的。这些就不是主流普遍的形式了。
二、抗战时期河南大部分地区被日军占领,河南博物馆是如何保护文物不被掠夺的?
抗战期间,河南博物馆先是将馆内文物转移至汉口法租界、后又将它们运送至重庆,借此来保护文物不受掠夺。河南博物馆创建于1927年。该博物馆最初的创建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早前于1923年出土的一批青铜器文物,数量多达一百多件。这些青铜器出土于新郑的一座古墓,这座古墓是一位名叫李锐的乡绅在打井时无意发现的。当时这一消息传至吴佩孚耳中之后,此人下令将这些文物全部运送到了开封,然后对它们进行了统一保管。
等到了1927年,为了更为系统且妥善地对这批文物进行管理,郭须静、徐金泉、何日章在省政府的委派之下开始筹建河南博物馆。此时的河南博物馆录属于省教育厅,后来于1928年改由省政府直接负责。与此同时,这一博物馆的名字也被更改为“民族博物馆”。而就在这一年的十月十日,该博物馆成功举办了第一场对外展览。等到了1930年,民族博物馆又重新改回河南博物馆,领导部门也跟着变回省教育厅。
1931年抗日战争爆发,不过由于这一时期的抗战还未扩散至全国,所以河南博物馆尚未受到太大影响。而待“卢沟桥事变”发生之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阶段。这一阶段到来之后,国民政府为保护河南博物馆馆内所收藏的五千余件文物,将它们全部转移到了汉口的法租界处。但是后来随着战争的进行,就连法租界也变得不再安全。1938年的九月,就在汉口马上就要沦陷的时候,这批文物又被转移去了重庆。
在这之后,河南博物馆这些文物便一直存放在重庆。而待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相继告一段落之后,这些被存放在重庆的文物却没能全部重新回到河南博物馆,而是有部分被国民政府带去了台湾,同时一同被带走的还有部分原故宫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这些文物现如今大都被收藏在台北历史博物馆之中。虽然这些文物没能重回河南博物馆,但是相比起被外敌掠夺,继而流失海外的结局总归是要好一些的。
话说河南博物馆原本只是地志性博物馆,后来在1998年的时候才被定义为国家级博物馆。目前河南博物馆馆内收藏着十多万件文物,其中被评选为国家一、二级文物的文物多达五千多件。
在河南沦陷之前,将文物转移到了武汉,后来武汉沦陷之前转移到了重庆,最后又将文物运到了南阳,这才得以保留文物不被争夺。
当时河南的博物馆搬迁到了武汉,收到了保护,然后这些文物又搬迁到了南阳,几经辗转,才没有被掠夺。
这些博物馆在当时的时候进行了转移,转移到了汉口法租界,所以才可以保护好相关的文物。
三、博物馆馆长为国家收购了一件文物,发现是赝品。是否可以定国家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你好,如果所购文物金额巨大,可以定渎职罪。
有前提的,需要因为严重不负责任的才能定本罪,此外,被骗数额巨大,直接经济损失30万以上。
四、民俗博物馆可以放出土文物吗
民俗博物馆不可以放出土文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3修订版)》第三十四条:“考古发掘的文物,应当登记造册,妥善保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移交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或者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指定的国有博物馆、图书馆或者其他国有收藏文物的单位收藏。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或者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批准,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可以保留少量出土文物作为科研标本。”“考古发掘的文物,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本条规定:考古发掘单位应向文物收藏单位移交出土文物。
五、马未都:我的新博物馆建成后,将捐出名下文物,儿子会支持吗?
马未都的博物馆目前已知有五家,北京、上海、厦门、杭州、天津等。其中,北京是本馆,其他几家是分馆。但是马未都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他本人对于自己的新博物馆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按照他早年的说法“我的新博物馆建成后,将捐出名下文物,还获得儿子的支持”,可见马未都是下了一个非常大的决心。那么,马未都的新博物馆钱从何而来?捐了之后又如何运转?
其实,马未都娟自己的博物馆,事先已经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制度。在马未都的发展过程中,这个制度早已成型,就是以观复博物馆为主体建立的基金会,类似于应该的大维德基金会。这个基金会有一个特点,不属于国家但是属于社会,很大程度上是用于了公益事业。这种思路还是比较完善的,在西方已经是非常的成熟。马未都依靠自己设置的这个基金会,筹得资金,建立自己的新博物馆。
马未都做出这个决定,心里也是非常舍不得啊!毕竟从1996年开始,马未都就经营自己的博物馆,还是新中国头一家私人博物馆。在我国所有的私人博物馆中,马未都的博物馆是唯一一家不赔钱的博物馆,每年还向国家缴纳不少税。其实,这些倒是其次,关键是观复博物馆的文物是马未都的毕生心血,名下文物全部捐出,让人非常佩服。
既然马先生这么说了,那么这个新博物馆长啥样?按照马未都的说法,新博物馆有三万平方米,并且各项设施一流。马未都还曾表示,自己要在新博物馆里头建立一个读书角 ,里边放上自己在不同时期的手稿,让大家伙看看一本书是如何形成的。可见,马未都对于新博物馆那是用心颇多。大家伙可能还有一个问题,这马未都唯一的儿子会支持吗?儿子非但没有阻碍,还获得了儿子的支持。
这就有的一说了,观复博物馆与马未都儿子那是有着非常深的渊源。观复博物馆建立之前,正是马未都儿子马天提议,在建立博物馆的过程中出力不少。从法理上来说,马未都儿子对于博物馆有继承权无可厚非,但是马未都没有这样做。他在很早之前,就跟儿子商量了。马未都表示你爹把你送到英国读书,已经尽到当爹的份了。这以后的美好生活,还得靠你自个儿啊!
马未都儿子毕竟常年在西方环境中,讲究独立自主。马未都说新博物馆建成后将捐出名下所有文物,马天就当即答应捐了就捐了吧!一个有眼光的父亲,一个有大局的儿子,马未都父子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刻。曾几何时,有不少人在质疑马未都为何不把文物给捐了?反正,围绕这个话题如何如何说的比较多。其实,马未都没有我们大家伙想的那么狭隘,他早就把这个问题想好了。从这个角度来说,马未都担得起一声“马先生”!
我觉得会支持,因为这样的做法是可以很好地帮助国家研究历史的行为,在大义面前他应该明白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