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苗鼓的缘由

来源:www.cc3x.com   时间:2023-05-11 07:59   点击:180  编辑:admin   手机版

苗鼓的缘由

苗鼓溯源,笔者赞同苗族学者石启贵的观点,石启贵在《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中论述:苗人在环境上,苦于种族、政治、经济之压迫,无以进展,故文化知识较落人后,而所居之地,又在荒山峡谷之间,出作入息,少与汉人接近,坐井观天,孤陋寡闻。若不寻求一种娱乐,则不足以资人生乐趣、提高思想、活跃精神、促进健康,而有裨益于人身者,仅鼓乐一项。此时,苗鼓的社会功利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苗族鼓乐最具有舞蹈特色,因为苗族鼓乐常常伴随着舞蹈,它是音乐、舞蹈的完美结合。在我州,苗族鼓乐称为鼓舞,有很强的地域性。由于苗族文化、历史与审美的因素,苗鼓舞通过叙事性的表演方式,构成了湘西苗族鼓乐的独特个性;它通过一个个生动的舞蹈动作,再现了湘西苗族人民生活、劳动的图画,可以说它是一幅湘西苗族人的历史画卷。

苗鼓是苗家供奉的圣物;是苗族部落的象征,苗族从黄河到西南群山大迁徙的路上,什么东西都丢上,仍保留着一面鼓。

苗家每遇到生死存亡的大事要决策,必举行盛大的“吃牛合鼓”仪典,一面鼓代表苗族的一个系或部落。百面鼓齐响,则象征万众一心,同仇敌忾。

苗鼓节是苗族传统的神圣节日。相传远古的时候,多头魔怪为害苗乡,糟塌妇女,吞食孩子,无恶不作。勇敢的苗族后亚雄率同寨的伙伴们跳下天坑,经过七天七夜的血站,终于杀于杀死了凶残的多头魔怪,救出了美女阿珠。

全寨人扶老携幼围着熊熊的箦火狂欢,庆贺胜利。亚雄等勇士剥下魔怪的皮,蒙成一面大鼓使劲敲打„„据说,这便是苗鼓的起源。

苗鼓从此成了苗家男女老少皆喜欢的一项民俗活动。贵客来了跳迎宾鼓,逢年过节跳四面鼓,婚家迎娶跳猴儿鼓,丧事祭坛跳“老人鼓”„„苗鼓代代相传,辈辈不衰;随着年代久远,花样打法愈来愈多。

为了便于苗家的鼓手们切磋鼓技,交流打法。每年五谷丰登的金秋九月九日就被定为传统的苗鼓节。苗鼓节的这一天,四乡的苗民请出封祭的苗鼓,抬至跳花跳月坪上,击鼓狂欢,通宵达旦。中年鼓手们各施绝技,闪展腾挪,要比个高低;青年男女们则以鼓为媒,击鼓盘歌传情。有缘者,成双成对踏着皎洁的月光走进密密的丛林。

鼓子秧歌产生道具的文化与背景

鼓子秧歌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艺术体现,它是鲁北地域的文化产物,它必须要追随鲁北地域文化的根源,表现其文化的内涵。鼓子秧歌文化也正是以鲁北地域中仍在流传的鼓子秧歌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表现文化的形式,研究它的文化特点与形成因素。鼓子秧歌的文化特点是以鼓为本,随着历史的演变人们以鼓来表现抗争自然灾害的手中工具,以鼓来比作反击战争中的手中武器,以鼓来寄托人们心中的情感,以鼓来体现舞蹈艺术的豪放之气和阳刚之美。在表演队伍中“鼓”的人数最多,表演形式最精彩。“伞”是鼓的引导,起着指挥作用。“棒”、“花”和“丑”则是“鼓”的陪衬,起着烘托“鼓”的作用。乐队更是以大鼓为主,打击出多种快和慢的节奏以助表演阵式的变化催人奋进。它的另一文化特点是鼓子秧歌的组织形式,演出的行程、装饰与表演的图阵如前面所讲到的“迷魂阵”“刀杀四方”“十面埋伏”等都具有军队化的色彩。鼓子秧歌的文化特点是通过舞蹈的形态和神态进行传情表意的,它的艺术形象的形成因素无疑是受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政治、经济与民间风土习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肢体与精神的两个方面,在用肢体表现思想感情的同时,也就体现了鲁北地域民族历史形成的文化特点,即:当人们表演鼓子秧歌时,舞蹈会因表演者对鼓子秧歌的文化素质、艺术修养而有差异,又由于表演者不断融入时代感情而有新意,从而促进了鼓子秧歌的发展。鼓子秧歌是鲁北地域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它由群众创造,在群众中直接进行传承,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发展,是一个永不枯竭的源泉,是舞蹈工作者、教育者采之不尽、用之不绝的素材和教材。

[编辑本段]缘起商河

鼓子秧歌最初发源于济南商河县,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民间为庆丰收而载歌载舞的一种艺术形式。每年的元宵节,是鼓子秧歌演出活动的高潮日。秧歌队伍庞大,人数众多,角色各异,锣鼓齐鸣,热闹非常。

“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渔婆、装态货郎、杂沓灯术,以博观者之笑。”

――清.吴锡麟:《新年杂咏抄》

[编辑本段]舞蹈奇葩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乐舞文化,尤其是各民族的民间舞蹈,更是源远流长,风采各异,构成了中华民族乐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秧歌是华夏民族乐舞文化史上公认的一朵绚丽多姿的奇葩,在中国民间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山东秧歌具有突出的地域性,从分布情况看,以鲁西、鲁北和胶东半岛流传最盛。据不完全统计,山东省不同种类的秧歌约有30多种,秧歌的总体风格相对统一。表现形式大致分为地秧歌、寸秧歌、跷秧歌三种,其中跷秧歌历史最久、分布最广。

至今活跃在齐鲁大地上的地秧歌最主要的有“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被称为山东“三大秧歌”或者说“三大民间舞蹈”,其总体风格男性粗犷豪放、尽现阳刚之气,女性则是妩媚柔韧、富有含蓄之美,而最具豪情、刚劲火爆、威猛潇洒的则是流传在黄河北岸、鲁北地区的鼓子秧歌……

[编辑本段]劳作生舞

“鼓子秧歌”最早被称之为“打鼓子”或者是“大鼓子秧歌”、“跑秧歌”等。被冠以“鼓子秧歌”之名,不过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的事。它广泛活跃于山东鲁北地区的商河、济阳、惠民、乐陵、阳信、临邑等县市,其衍变发展历史说法很多,源远流长。

源流说归纳起来不外乎如下几种观点:劳作说,外来说,祭祀说与巫傩说……

鼓子秧歌的始发地商河县位于黄河岸边,苍茫浩瀚,沃野千里。然而,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很少给生活定居在这里的民众带来幸福和安宁,原因就在于被称为“中华文明摇篮”的黄河。

黄河那善淤、善决、善涉、暴戾多变的性格使它在历史上不断地肆虐、摧残着两岸人们的生活,导致了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根本无法长治久安,始终在劳作耕耘的同时,不断抵御抗衡着黄河对他们生活的侵袭与蹂躏。

然而,民生的艰难更加激起了这个地域中人们的生存和反抗欲望,面对着黄河水的泛滥肆虐,奋起抗洪抢险救灾,筑堤固坝,导水排涝,用自己的辛劳与坚韧,顽强的使自己的双脚坚实的站立在这片多灾多难但却一直养育着他们的土地上。而灾后的散墒抢种,辛勤劳作,怎能不让他们用自己的特有方式来庆贺丰收喜悦、表达情感呢?

淳朴贫穷的人们随情而动,随意而发,因陋就简,于是,锅碗瓢盆,棍棒簸箕,锨镢镐锄,手帕雨伞等身边的生活工具和用具就成为他们娱乐方式的借助物,聚集在一起唱起来跳起来。

周而复始,循环劳作的生活,逐渐形成了鲁北黄河两岸人民特有的生活、生存和情感表达方式,而民间富有艺术才华艺人们的推波助澜,使着原始形态的秧歌在逐渐的发生变化,舞蹈动作在不断地总结归纳、提炼升华,道具则为了审美上的愉悦而逐渐由瓢盆换成鼓子,雨伞换成平顶伞,即兴、随意发挥、简单的舞蹈动作也开始有目的的形成了组合……这种自然的形成发展方式,是否可以理解为鼓子秧歌的一种由来原因呢?“劳作说”的主要根据也正在于此。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