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勒提出的阶段发展顺序正确的是?
自闭-共生-个体分离-客体永恒。
马勒提出的阶段发展顺序是:
0-2个月是自闭期。
2-6月是共生期。
6个月-2岁是个体化分离时期。
个体化分离时期的第一个亚型:6-10个月-孵化期。
个体化分离时期的第二个亚型:10-16个月-实践期。
个体化分离时期的第三个亚型:16-24个月-整合期。
二、马勒提出的正确四个阶段发展顺序?
马勒描述过三大发展阶段:即正常的自闭期,正常的共生期,分离与个体化阶段。在分离与个体化期间,又分为四个亚阶段。这些不同的发展阶段中,会有很大的重叠产生,没有任何一个阶段是可以由后一个阶段所完全取代。
1. 正常的自闭期:
正常自闭期是从一出生就开始,持续大约一个月。在此期间,婴儿绝大部分时间是花在睡眠上,似乎是处在一种原始的,幻觉性的定向感不清的状态。马勒用一个鸟蛋的意象来比喻婴儿的封闭的心理系统的模型。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新生儿在子宫外完成生物性的内环境平衡。在这个早期阶段中,婴儿无法分辨到底是它本身想要降低紧张(通过排泄,调解和蠕动),抑或是母亲想要减轻饥饿或其他的紧张与需求。这时候,是一个真正的未分化阶段。
从客体关系的角度来讲,这一阶段是无客体的。婴儿逐渐有了一个朦胧的感觉:需要的满足不能由自己完成,而必须是来自他自身之外的一个什么人。
2. 正常的共生期
大约在出生后的第二个月,自闭的壳开始破裂,而另一个不同的,积极的心理外壳或膜开始形成。这个保护膜从心理层面上包住了母亲和孩子间的共生窝。并视其为一个二元实体。从第二个月开始,婴儿朦胧的意识到了一个满足他需要的客体的存在,而这就是“正常共生期”的开始。在这期间,婴儿以一种“婴儿和母亲一起似乎是一个全能系统—一个二元单位”的感觉活动和运转。在共同的边界内,婴儿好像具有一种海洋般的无垠的广阔感受。而这个状态似于其他人(例如科胡特)所描述的原始自恋状态。
共生的基本特征是,与母亲的表象形成幻觉或妄想式的全能融合,特别是两个有一个共同边界的幻想。严重受扰的孩童会保护性的退化到这样的融合状态。
母亲好的照顾,可以把婴儿从消极的推行倾向拉向一种对环境上午感管觉察方面的逐渐增强。力比多的投注,有一个从体内,尤其是从腹部向外围的转移。在体内,紧张性体验是通过排便,呕吐等方式得到释放,而身体外围,则伴随着力比多的触觉,近距离视觉和听觉上的觉察。这种由体内向身体外围的转移,发生在出生后的第三或第四周。
婴儿逐渐能区分出愉悦,好的体验与痛苦,坏的体验。对子宫外生命最初的取向,是好的愉悦刺激对照坏的痛苦刺激。小小的婴儿被暴露在有规律的需要(如饥饿)的紧张之中。这些内在张力超过一定的限度之后不能被减轻,除非通过自体之外的什么东西来减轻。这种由外在资源来满足需要的好的经验的不断重复,最终传达给婴儿一种自体与非自体之间模糊的情感区辨力。对于来自外界或内部的“坏的”刺激,婴儿通过投射机制来做出攻击性反应。
对于来自内部或外界的“好的“刺激,婴儿感觉到狂喜和接纳。在这样的分化水平上,明显是好的记忆岛或焦点,被归于自体,明显是坏的记忆片段,则被归于非自体—尽管论证这一点很难。产生愉悦或担负痛苦都是与母亲结合在一起的。通过婴儿身体内所来的愉悦或不愉悦感觉,形成的原始记忆岛,也充当着分散的客体和身体自身的部分意象。在这个发展阶段,婴儿倾向于通过嘴的摄取尽可能多的吞噬外界客体,并与摆脱和投射倾向交替进行。
爱的客体意象,和身体与心理的自体的意象,从愈来愈增加的愉悦(好的)和不愉悦(坏的)的本能与情绪性体验中浮现出来。婴儿逐渐发展出一种身体意象,这形成了自体的核心。这些感觉,是自体感觉的结晶点(具体成形点),围绕着它而形成一种自我认同的意识感。从生物性自体转向心理性自体,很可能发生在第三个月,当时,记忆痕迹的存在允许心理形式的学习的开始,而不仅仅是条件反射。在这个早期阶段,仍然没有“内—外“,”自身—他人“的分化。
“我“还不能与”非我“区分开。客体关系的水平仍然是”前客体的“。但是,由于有着模糊的与母亲的二元统一性,婴儿向母亲的投注是重要的起点,以这一起点为基础,从这里乃形成所有接下来的人际关系,这一阶段的痕迹,将伴随我们一生。
微笑,作为一种对母亲的反应,是一个重要的征兆,那表明母婴之间的特殊结合已经建立起来了。在一岁的后半段,对婴儿而言不再可能去改变那共生的伴侣关系了,因为婴儿已经建立起和它母亲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共生关系了。如果婴儿有一个理想的与母亲的共生性结合,婴儿可以平缓地进行与母亲的心理分化,进行进一步的超越共生状态的心理扩展。
3. 分离个体化
有两种发展道路在同时展开,一种是个体化的发展—---意味着发展内心的自主性;另一种是分离—包括与母亲从心理上分化,拉开距离,解放(解脱)出来。
分离与个体化的过程包括,在母亲的情感性存在下,完成分离功能的发挥。儿童在分离功能发挥时获得快乐,可以使儿童克服分离性焦虑,分离性焦虑通常在迈入新的分离的时候出现。婴儿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增加自体与他人的分离意识,这是和自体感,真正的客体关系的起源,以及对外在世界实体的觉察等不谋而合。在这个过程当中,自我以一个退化残留的(rudimentary)结构浮现出来。
注解:情感性存在在 ----还在在有母亲临在及母亲在情绪上随时可供利用的情况下,其面对分离所产功能的成熟度。
三、语言发展阶段是谁提出的?
马克斯·缪勒对印欧比较语言学有深入研究,在希腊、罗马、北欧神话与印度神话的比较中,他提出了神话的产生是由于语言的疾病(the diseases of language)所致这一看法——由于语言存在多义词(polyonymy)、同义词(synonymy)、“诗性隐喻”(poetical metaphor)等特点,随着时代变迁与人性健忘,这些词义逐渐发生混乱和误解,于是神话就产生了。换言之,是语言有了故障,才产生的神话。缪勒有一句名言,“神话是语言有病的结果,犹之珍珠是蚌有病的结果。”
马克斯·缪勒曾提出语言发展的四个阶段:词根和原始语法阶段、方言阶段、民族语言阶段和神话阶段。原始根词和语法形成阶段并无神话,随着闪含语、印欧语、阿尔泰语等几大语系分化,形成了方言阶段。神话阶段时雅利安民族还没有分化,因此他们有各民族共同的神话故事。最后才是各民族语言形成阶段。
四、马勒阶段发展顺序?
0-2个月是自闭期
2-6月是共生期
6个月-2岁是个体化分离时期
个体化分离时期的第一个亚型:6-10个月-孵化期
个体化分离时期的第二个亚型:10-16个月-实践期
个体化分离时期的第三个亚型:16-24个月-整合期
五、人类发展的最终阶段是谁提出的?
马克思提出
马克思在历史阶段划分理论中运用典型形式方法,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共产主义五个阶段。就所运用的典型形式方法而言,黑格尔把世界历史行程划分为东方世界、希腊世界、罗马世界、日耳曼世界,与马克思的历史阶段的划分,有着形式上的相似性,但实质上却完全不同。差别的根源在于:黑格尔是以逻辑框架规定历史,而马克思则认为逻辑的抽象是从经验的历史中得出的。典型形式方法有其自身的优长和局限性。
六、马勒提出的发展顺序正确的是?
马勒描述过三大发展阶段:即正常的自闭期,正常的共生期,分离与个体化阶段。在分离与个体化期间,又分为四个亚阶段。这些不同的发展阶段中,会有很大的重叠产生,没有任何一个阶段是可以由后一个阶段所完全取代。
1. 正常的自闭期。正常自闭期是从一出生就开始,持续大约一个月。在此期间,婴儿绝大部分时间是花在睡眠上,似乎是处在一种原始的,幻觉性的定向感不清的状态。马勒用一个鸟蛋的意象来比喻婴儿的封闭的心理系统的模型。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新生儿在子宫外完成生物性的内环境平衡。在这个早期阶段中,婴儿无法分辨到底是它本身想要降低紧张(通过排泄,调解和蠕动),抑或是母亲想要减轻饥饿或其他的紧张与需求。这时候,是一个真正的未分化阶段。
从客体关系的角度来讲,这一阶段是无客体的。婴儿逐渐有了一个朦胧的感觉:需要的满足不能由自己完成,而必须是来自他自身之外的一个什么人。
2. 正常的共生期。大约在出生后的第二个月,自闭的壳开始破裂,而另一个不同的,积极的心理外壳或膜开始形成。这个保护膜从心理层面上包住了母亲和孩子间的共生窝。并视其为一个二元实体。从第二个月开始,婴儿朦胧的意识到了一个满足他需要的客体的存在,而这就是“正常共生期”的开始。在这期间,婴儿以一种“婴儿和母亲一起似乎是一个全能系统—一个二元单位”的感觉活动和运转。在共同的边界内,婴儿好像具有一种海洋般的无垠的广阔感受。而这个状态似于其他人(例如科胡特)所描述的原始自恋状态。
共生的基本特征是,与母亲的表象形成幻觉或妄想式的全能融合,特别是两个有一个共同边界的幻想。严重受扰的孩童会保护性的退化到这样的融合状态。
母亲好的照顾,可以把婴儿从消极的推行倾向拉向一种对环境上午感管觉察方面的逐渐增强。力比多的投注,有一个从体内,尤其是从腹部向外围的转移。在体内,紧张性体验是通过排便,呕吐等方式得到释放,而身体外围,则伴随着力比多的触觉,近距离视觉和听觉上的觉察。这种由体内向身体外围的转移,发生在出生后的第三或第四周。
婴儿逐渐能区分出愉悦,好的体验与痛苦,坏的体验。对子宫外生命最初的取向,是好的愉悦刺激对照坏的痛苦刺激。小小的婴儿被暴露在有规律的需要(如饥饿)的紧张之中。这些内在张力超过一定的限度之后不能被减轻,除非通过自体之外的什么东西来减轻。这种由外在资源来满足需要的好的经验的不断重复,最终传达给婴儿一种自体与非自体之间模糊的情感区辨力。对于来自外界或内部的“坏的”刺激,婴儿通过投射机制来做出攻击性反应。
对于来自内部或外界的“好的“刺激,婴儿感觉到狂喜和接纳。在这样的分化水平上,明显是好的记忆岛或焦点,被归于自体,明显是坏的记忆片段,则被归于非自体—尽管论证这一点很难。产生愉悦或担负痛苦都是与母亲结合在一起的。通过婴儿身体内所来的愉悦或不愉悦感觉,形成的原始记忆岛,也充当着分散的客体和身体自身的部分意象。在这个发展阶段,婴儿倾向于通过嘴的摄取尽可能多的吞噬外界客体,并与摆脱和投射倾向交替进行。
爱的客体意象,和身体与心理的自体的意象,从愈来愈增加的愉悦(好的)和不愉悦(坏的)的本能与情绪性体验中浮现出来。婴儿逐渐发展出一种身体意象,这形成了自体的核心。这些感觉,是自体感觉的结晶点(具体成形点),围绕着它而形成一种自我认同的意识感。从生物性自体转向心理性自体,很可能发生在第三个月,当时,记忆痕迹的存在允许心理形式的学习的开始,而不仅仅是条件反射。在这个早期阶段,仍然没有“内—外“,”自身—他人“的分化。
“我“还不能与”非我“区分开。客体关系的水平仍然是”前客体的“。但是,由于有着模糊的与母亲的二元统一性,婴儿向母亲的投注是重要的起点,以这一起点为基础,从这里乃形成所有接下来的人际关系,这一阶段的痕迹,将伴随我们一生。
微笑,作为一种对母亲的反应,是一个重要的征兆,那表明母婴之间的特殊结合已经建立起来了。在一岁的后半段,对婴儿而言不再可能去改变那共生的伴侣关系了,因为婴儿已经建立起和它母亲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共生关系了。如果婴儿有一个理想的与母亲的共生性结合,婴儿可以平缓地进行与母亲的心理分化,进行进一步的超越共生状态的心理扩展。
3. 分离个体化。有两种发展道路在同时展开,一种是个体化的发展—---意味着发展内心的自主性;另一种是分离—包括与母亲从心理上分化,拉开距离,解放(解脱)出来。
分离与个体化的过程包括,在母亲的情感性存在下,完成分离功能的发挥。儿童在分离功能发挥时获得快乐,可以使儿童克服分离性焦虑,分离性焦虑通常在迈入新的分离的时候出现。婴儿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增加自体与他人的分离意识,这是和自体感,真正的客体关系的起源,以及对外在世界实体的觉察等不谋而合。在这个过程当中,自我以一个退化残留的(rudimentary)结构浮现出来。
七、人生发展五阶段是谁提出的?
是舒伯提出的。
1、成长阶段(0~14岁)
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人开始考虑自己的将来,逐渐具备一定的生活控制能力,获得胜任工作的基础,并且在该阶段末期,越来越意识和关心长远的未来。个人所要做的,是通过学校学习、社会活动来认识自我,理解世界以及工作的意义,初步建立起良好的人生态度。
主要任务:认同并建立起自我概念,对职业好奇占主导地位,并逐步有意识地培养职业能力。
萨柏将这一阶段,具体分为3个成长期。
(1)幻想期(10岁之前):儿童从外界感知到许多职业,对于自己觉得好玩和喜爱的职业充满幻想和进行模仿。
(2)兴趣期(11-12岁):以兴趣为中心,理解、评价职业,开始作职业选择。
(3)能力期(13-14岁):开始考虑自身条件与喜爱的职业相符合否,有意识的进行能力培养。
2、探索阶段(15-24岁)
这个阶段是职业认同阶段,个人在这一时期里有了初步的职业选择范围、并且为之准备教育或者实践。该阶段的任务是,深化对职业和工作的人事,将学习成果和实践经验沉淀结晶,具体化自己的职业偏向,并初步实施。
主要任务:主要通过学校学习进行自我考察、角色鉴定和职业探索,完成择业及初步就业。
也可分为3个时期。
(1)试验期(15-17岁):综合认识和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与职业社会价值、就业机会,开始进行择业尝试。
(2)过渡期(18-21岁):正式进入职业,或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培训,明确某种职业倾向。
(3)尝试期(22-24岁):选定工作领域,开始从事某种职业,对职业发展目标的可行性进行实验。
3、建立阶段(25-44岁)
个体在这个阶段开始确定自己在整个生涯中应有的位置,并开始增加作为家庭照顾者的角色。这个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在不断的挑战中稳定工作,并学会在家庭和事业之间合理的均衡。
主要任务:获取一个合适的工作领域,并谋求发展。这一阶段是大多数人职业生涯周期中的核心部分。
(1)尝试期(25-30岁):个人在所选的职业中安顿下来。重点是寻求职业及生活上的稳定。
(2)稳定期(31-44岁):致力于实现职业目标,是个富有创造性的时期。
职业中期危机阶段
职业中期可能会发现自己偏离职业目标或发现了新的目标,此时需重新评价自己的需求,处于转折期。
4、维持阶段(45-64岁)
个体已经找到了适合的领域,并努力保持在这个领域的成就。与前一阶段相比,这个阶段发生的变化主要是职位、工作和单位的变化,而不是职业的变化。个人主要应巩固已有的地位并力争有所提升。
主要任务:这一长时间内开发新的技能,维护已获得的成就和社会地位,维持家庭和工作两者间的和谐关系,寻找接替人选。
5、衰退阶段(65岁以上)
该阶段的重心逐步由工作向家庭和休闲转移。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安排退休和开始退休生活,精神上寻求新的满足点。
主要任务:逐步退出职业和结束职业,开发社会角色,减少权利和责任,适应退休后的生活。
不仅如此,在后期的研究中,萨柏又进一步深化了生涯发展阶段理论,将每个发展阶段同样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五个阶段,提出人生发展按照的是螺旋循环发展模式。
但所有的发展阶段理论里,萨柏都强调个人重视生涯发展的规律,根据发展阶段安排自己的任务,也要合理塑造生涯发展的过程,使得各个阶段能够如期而至,并符合它们应有的意义。
八、提出职业发展五阶段的人物是?
萨柏以美国白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把人的职业生涯划分为五个主要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确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
1、成长阶段(0~14岁):
主要任务:认同并建立起自我概念,对职业好奇占主导地位,并逐步有意识地培养职业能力。
萨柏将这一阶段,具体分为3个成长期
(1)幻想期(10岁之前):儿童从外界感知到许多职业,对于自己觉得好玩和喜爱的职业充满幻想和进行模仿。
(2)兴趣期(11-12岁):以兴趣为中心,理解、评价职业,开始作职业选择。
(3)能力期(13-14岁):开始考虑自身条件与喜爱的职业相符合否,有意识的进行能力培养。
2、探索阶段(15-24岁)
主要任务:主要通过学校学习进行自我考察、角色鉴定和职业探索,完成择业及初步就业。
也可分为3个时期。
(1)试验期(15-17岁):综合认识和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与职业社会价值、就业机会,开始进行择业尝试。
(2)过渡期(18-21岁):正式进入职业,或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培训,明确某种职业倾向。
(3)尝试期(22-24岁):选定工作领域,开始从事某种职业,对职业发展目标的可行性进行实验。
3、建立阶段(25-44岁)
主要任务:获取一个合适的工作领域,并谋求发展。这一阶段是大多数人职业生涯周期中的核心部分。
(1) 尝试期(25-30岁):个人在所选的职业中安顿下来。重点是寻求职业及生活上的稳定。
(2) 稳定期(31-44岁):致力于实现职业目标,是个富有创造性的时期。
职业中期危机阶段职业中期可能会发现自己偏离职业目标或发现了新的目标,此时需重新评价自己的需求,处于转折期。
4、维持阶段(45-64岁)
主要任务:这一长时间内开发新的技能,维护已获得的成就和社会地位,维持家庭和工作两者间的和谐关系,寻找接替人选。
5、 衰退阶段(65岁以上)
主要任务:逐步退出职业和结束职业,开发社会角色,减少权利和责任,适应退休后的生活。
九、儿童友谊发展阶段谁提出的?
教育心理学中,儿童友谊发展阶段是由塞尔曼提出的。他认为儿童友谊发展分五阶段:
第一阶段(3-7岁)尚未形成友谊的概念,儿童之间的关系只是短暂的游戏同伴关系。
第二阶段(4-9岁)单向的帮助阶段,这个时期的儿童要求朋友能够服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如果顺从自己的就是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
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但不能共患难的阶段,儿童对友谊的交互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特点。
第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儿童认为朋友之间可以相互分享,朋友之间保持信任和忠诚,甘苦与共。
第五阶段(12岁以后)自主的相互依赖的友谊阶段。以双方互相提供心理支持和精神力量,互相获得自我的身份为特征。
十、自我意识发展顺序谁提出的?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他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
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