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的概念是什么?
康养指的是森林康养,森林康养是依托森林生态资源,开展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的活动。康养最重要的就是养生,因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养生。康养产业也迅速发展。
而且康养小镇的建立必须有良好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康养小镇的产业应该是以健康为主的,将健康疗养、生态旅游、医疗美容、休闲度假、体育运动和文化体验等业态聚合起来,形成生态养生健康小镇产业体系。
扩展资料
康养的基本目的实现从物质、心灵到精神等各个层面的健康养护,实现生命丰富度的内向扩展。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可以分为高原康养、山地康养、丘陵康养、平原康养。康养是在心情愉悦中调理身心、享受健康。
从行为学角度,“康”是目的,“养”是手段。从生命学角度,康养要兼顾生命的三个维度,包括生命长度,精神层面的丰富度,还有生命的自由度。
康养指的是森林康养,森林康养是依托森林生态资源,开展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的活动。康养最重要的就是养生,因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养生。康养产业也迅速发展
未来5-10年文旅规模将达15W亿,未来投资方向康养+文旅?
文旅产业:未来30年中国最好的投资!
1、文旅经济走向
文旅产业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文化行为、体验需求(物质的、精神的)密切相关的领域。主要是以 旅游 业、 娱乐 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为龙头形成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
据美国权威部门预测,文化休闲、 娱乐 活动、 旅游 业将成为移动互联网之后,下一个经济大潮,并席卷世界各地。
文旅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文旅产业对传统产业结构转型起推动作用。文旅产业的发展可以调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在传统服务产业中派生出新的门类,并有利于传统服务产业的升级。
■ 文旅产业的发展对城市消费市场有很强的拉动能力,形成持续不断的消费热点,同时对促进就业也有积极作用。
■ 文旅产业对相关产业资源整合利用、效益增值有促进作用。比如书店和咖啡馆结合而成的书吧,不仅可以整合书店和咖啡店的原有市场,也将带动两者的结合派生新的消费模式。
2、文旅产业红利可观
国家 旅游 局数据显示,2008年国内 旅游 人数20亿人次,2015年达40亿人次,7 年翻一番。2015年共有41.2亿人次国内或出境游,相当于全国人口一年 旅游 近3次。
据国家 旅游 局预计,我国 旅游 度假行业将形成10万亿级支柱产业。毋容置疑,这是大众乐于消费的朝阳行业,预示着文旅产业的投资窗口已然打开。
▲近年国内 旅游 业总收入(单位:万亿元人民币)
难怪,中国战略专家王志纲曾说:在下一个十年,如果错过了“文旅产业”,必将错过一个时代!
3、文旅产业迎“黄金时代”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 旅游 业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我国 旅游 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 旅游 强国水平。
因而,到2020年,是我国 旅游 业发展实现质的飞跃,由 旅游 大国迈向 旅游 强国的关键之年。中国文旅文化发展的时代已然到来。但中国文旅的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需要提升与改进的内容,并需与城市特色和文化发展紧密结合,这已成为中国文旅发展亟需解决的时代课题。
4、文旅产业的八个“注意”
文旅小镇业态调整改造的背后是深刻的 社会 变革
古镇、古村在中国新兴城镇化浪潮的推动下,迎来了一波巨大的变革。不仅仅是传统建筑空间、商业业态的变革,更是其内在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变革、乃至传统文化基因潜移默化的质变。如果只是仅仅就业态而业态,那注定这个小镇的商业是肤浅的,并可能造成业态定位的偏离。
游客需求层次的提升,需要文旅业态同步提升
近20来年 旅游 的大发展,已经从原有的观光 旅游 逐步向休闲和度假游转型,但转型期观光、休闲和度假不同需求的 旅游 形态将会在一段时间内存在,并且不同区域的文旅小镇项目会在 旅游 需求层面方面的侧重点还会不同,不同的 旅游 需求层次所对应服务的 旅游 业态是不同的,在此背景下,不仅原来很著名的古镇古村业态需要进行提升,改造,一些新迈入开发的小镇项目也将更加复杂。
移动 社会 、智慧 社会 的到来带来文旅业态的改变
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打破了城市办公人员固定办公的工作形态和地域界限,可以随时随地办公与他人开展工作合作。 旅游 小镇因为其浓厚的文化环境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可以引来很多大城市的人群前来创业办公、边度假边办公。这些会促使对住宿以及休闲 娱乐 业态需求的提升,而移动时代网络购物的方便,也会造成对单调零售业态需求的减少,对体验型零售业态的增加。
旅游 业态和城镇化业态的融合
旅游 小镇配套设施无论是从种类还是数量,都高于普通小城镇的标准,因此服务设施指标的选取不能完全按照《镇规划标准》确定,要综合考虑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包括 旅游 人口及因 旅游 发展吸纳的外来就业人口等),进行科学的计算。 旅游 小镇生态为基,小镇 旅游 人口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到小镇的生态承载能力, 旅游 设施的配置科学合理,适当留有余量,杜绝浪费。
并且从实际的众多案例来看,文旅商业业态的面积不宜过大,要根据游客量的消费结构进行缜密核算,才比较合理的结果,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小镇业态面积往往过大,其后果就是在运营中产生很多空铺,死铺。
传统 旅游 六大要素的提升
长期以来, 旅游 业已经形成了基于 旅游 服务的“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文旅小镇的商业业态也基本是按照这几个方面进行构建的,但是随着 旅游 市场的变化,一些创新的业态开始呈现,或者说需要对原来的六大要素进行重新创新性认识和阐释。比如从原来简单的吃饱、睡着,购物等变成对当地 美食 文化、居住文化、当地手作文化的深度体验。这对业态定位的面积、量级等都会产生重要的改变。
文旅小镇的商业是文化风景
未来的文旅小镇的商业设施除了承担基本的吃饭、购物、住宿功能,还承担文化展示、文化体验、互动交流、游览体验等复合的功能。每一个店铺,都是一个风景点,每一个店铺都是文化体验点,纯碎的商业功能会弱化, 旅游 价值和文化价值逐步凸显,让游客在闲逛中产生消费欲望,在欢乐中产生消费行为,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文旅商业业态。当然,这些会对前期招商、商户的引进培育、商业的运营要求很高。
文旅小镇的商业业态招商需要具有“个性”的商户
文旅小镇的商业招商对象不是普通的商户,甚至不是连锁的商户。除了立足本地化之外,还要招一些对吃、住、购、娱、文等有特殊研究和追求的“发烧友”。特别是有文化情怀的发烧友,最好是在某一行业有一定影响力,比如可以让一些文化人过来开茶馆、开特色客栈,让著名的烹饪师傅过来经营文化餐馆等等。特色化招商、不走寻常路的招商这就是未来文旅小镇的招商趋势之一,也是考验一个文旅商运营服务商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准。
文旅小镇的商业业态需要考虑淡旺季、周末与工作日等特性
旅游 商业的一大特点是经营的季节性,即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季节性是大多数 旅游 地的典型特征,旺季欣欣向荣,淡季门可罗雀。中国大部分景区,冬季的几个月,几乎无游客来访,商铺开业率不足50%。这就要求 旅游 产品的设置和后期运营尽量延长 旅游 旺季,并设置可行的四季 旅游 产品和 旅游 服务。
还有一个显著的问题是周末人气很旺,周一到周四人气不济,怎么办?这些问题都需要从业态规划定位就开始研究设置能够吸引游客淡季 旅游 的 旅游 产品和 旅游 服务,并且在商业业态中如何呈现落地,这样就把商业业态―― 旅游 产品体系―― 旅游 淡旺季一条线的进行整体解决。
文旅小镇及文旅商业业态的规划定位是一个复合性的,系统性的工作,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涵盖 旅游 、文化、商业、地产,涉及到 旅游 产品、 旅游 线路、 旅游 活动,包括 美食 、酒店、民俗、活动等丰富内容。
2020年文旅产业:下一个亿万级“超级独角兽”正在崛起
“上承庙堂之期,下接人民美好生活之望,文旅产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从量向质转变的一个缩影,撬动万亿级的资本市场。”
从战略布局来看,文化和 旅游 业是国家发展规划的重头戏。十三五期间,文化产业和 旅游 产业将成为我国支柱产业,“文化+ 旅游 ”产业在未来5-10年将达到15万亿规模,占国家经济总量的15%―18%。
“
这一虚拟的数值正在转化为现实。今年三月,国家组建文旅部,推动文旅产业的融合;文旅部发布了《关于在 旅游 领域推广政府和 社会 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提出:
“将重点支持 旅游 景区、全域 旅游 、乡村 旅游 、自驾车旅居车营地、 旅游 厕所、 旅游 城镇、交通 旅游 、智慧 旅游 和 健康 旅游 等新业态领域的项目发展。”
而在新一轮消费升级中, 旅游 的内涵扩展成多样化、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并以 旅游 目的地为核心,以 体育 、户外、文化、 娱乐 、游学等为外延,逐步构建文旅大消费产业。
文旅产业的新变化
文化和 旅游 部发布的2018年“五一”假日 旅游 市场信息显示,“五一”期间,全国假日 旅游 消费旺盛, 旅游 市场持续增长。经中国 旅游 研究院综合测算,“五一”假日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1.47亿人次,同比增长9.3%,实现国内 旅游 收入871.6亿元,同比增长10.2%。
近年来,人们对于文旅的需求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个性化、差异化,前往同一目的地,消费者会选择不一样的行程路线,居住不一样的特色酒店或民宿,同样人数的游客可能产生数百种不同的消费需求。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升级,是各种文旅供给侧形态产生的核心动因,它直接催生了多样化的 旅游 产品,致使 旅游 产品的最上游――资源端产生了重大变化,也对文旅产品的研发、营销、运营环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应对用户群的变化,文旅产业越来越重视对 旅游 目的地内容、IP和场景的开发,以期用多样的产品品类满足规模化人群的需求,刷新人们的文旅体验。例如,在 旅游 目的地引入户外教育、文艺演出、 体育 赛事等项目,为不同兴趣爱好的消费者带来个性化体验。
这就意味着,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不同的消费场景,把单一的规模化的产品内容,变成多样的个性化的生活方式。这个过程使 旅游 资源得以开发,项目设定的IP和内容也得到了共同的成长。
文旅产业有哪些机会
之前乐视影业披露将进军文旅实景市场。跨界时代,我们无法预测下一步谁将进入大 旅游 行业。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国 旅游 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支强劲动力。
01 政策性热点驱动 旅游 特色小镇成投资热点
特色小镇依然是文旅行业最为追捧的投资项目类型。
PPP模式是特色小镇的主要投融资方式。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国特色小镇PPP投资项目共计 34个 ,项目总投资额为952亿元 ,单个项目平均投资额为 28亿元。
02 旅游 投资新蓝海:低空 旅游
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2018年低空 旅游 必将成为 旅游 投资领域的新蓝海。适宜开发低空 旅游 城市TOP20为:无锡、武汉、天津、长沙、南京、重庆、西安、郑州、杭州、温州、广州、济南、青岛、中山、北京、上海、舟山、烟台、珠海、厦门。
03 旅游 投资热点区域:京津冀地区
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再加之冬奥会、第二机场、通武廊等政策的发酵,京津冀地区成为近期市场追捧的热点。
大型文旅企业纷纷将资金投向文旅项目,跨行投资态势明显。经不完全统计,在京津冀106个重点 旅游 投资项目中, 旅游 企业投资商仅有27个,占比26.7%,其余均为非旅企业投资商,占比73.3%。
进入大资本时代,百亿 旅游 投资项目占33.3%。在京津冀106个重点 旅游 投资项目中,百亿元以上 旅游 投资项目有28个,其中千亿元以上有3个。
旅游 综合体项目已成为 旅游 大资本项目的主要形式。经不完全统计,京津冀地区106个重点 旅游 投资项目中, 旅游 大型综合体项目有38个,占比35.85%;投资总额5828.26亿元,占全部项目投资总额的43.64%。其中31个百亿元以上 旅游 投资项目中, 旅游 综合体项目为15个,占比近50%。
04 旅游 投资热点市场:新中产阶级崛起
根据《2017年新中产白皮书》,我国目前拥有2.4亿的新中产阶级群体,约占总人口数的17.3%,数量庞大。他们具有消费能力高、消费意愿强烈、对 旅游 要求高等特点,是未来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新中产的消费逐渐升级,实物类的消费逐渐减弱,体验类、服务类的消费大幅度提升。旅行,是新中产排名第二的消费领域。未来一年,93.3%的人有出游计划,86%的人倾向于自由行。旅行已成为新中产标配。
2020年,中国消费总量增长的81%将来自中产阶层,因此新中产阶层的消费市场充满巨大的商业潜力,未来针对新中产的 旅游 投资开发更应注重体验和服务。
05 旅游 是PPP模式投资的热点领域之一
2019年全国PPP项目总数量为24059个。 旅游 PPP项目数量为862个,排名第4,占PPP项目总数的6%。这个比例远高于 旅游 投资在资本市场的比例,而且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