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文成语 急急!!
【名士风流】①指名士的风度、气韵。②魏晋文士尚玄学鄙礼法,故后世多以“名士风流”指文人放达潇洒的风貌。
【名下无虚】犹言名不虚传。
【名山大川】著名的大山大河。
【名山事业】藏之名山的事业。指不朽的著述。
【名山胜川】亦作“名山胜水”。风景优美的著名山川。
【名山胜水】见“名山胜川”。
【名不正,言不顺】谓名分不正或名与实不相符,话就不顺理。
【名不副实】亦作“名不符实”。名声与实际不相符合。
【名不虚立】谓宜有此盛名,果然不虚妄。
【名不虚得】谓盛名非凭空取得。
【名不虚传】谓所传的名声与实际相符。
【名不符实】见“名不副实”。
【名公巨人】亦作“名公钜人”。谓有名望的显要人物。
【名公钜人】见“名公巨人”。
【名公巨卿】亦作“名公钜卿”。指有名望的权贵。
【名公钜卿】见“名公巨卿”。
【名公钜人】见“名公巨人”。
【名公钜卿】见“名公巨卿”。
【名正言顺】①谓名分或名义正当,说起话来便顺理,道理也讲得通。②泛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名正理顺】谓名义正当,合乎道理。
【名存实亡】名义尚存在,实际已消亡。
【名列前茅】《左传?宣公十二年》:“?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左追蓐,前茅虑无,中权,后劲。”按:春秋楚国军队行军时,前哨如遇敌情,则举茅草以示警。后以“名列前茅”谓名次列在前面。
【名同实异】名称相同,而实质不一样。
【名垂青史】名声永留史册。
【名垂万古】谓名声永远流传。
白话八股
成语释义:用白话写的类似旧时八股式的文章。比喻指应命而写的刻板文章。
成语出处:鲁迅《南腔北调·“论语一年”》:“ 说是《论语》办到一年了,语堂先生命令我做文章。这实在好像出了‘《学而》一章’的题目,叫我做一篇白话八股一样。”
悬梁刺股
成语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肤粟股栗
成语释义:皮肤上起疙瘩,大腿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成语出处:梁启超《新民说·论私德》:“夫至以行恶为荣,则洪水猛兽,足喻斯惨耶?君子念此,肤粟股栗矣。”
耳目股肱
成语释义: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起到耳朵、眼睛、手臂的作用。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也比喻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成语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然耳目股肱,寄于卿辈……事有不安,可极言勿隐。”
刺股读书
成语释义:比喻刻苦攻读。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心膂股肱
成语释义:膂:脊骨。股:大腿。肱: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心、膂、股、肱都是人体的重要部分,比喻亲近得力之人。
二、“名山事业” 出自哪本书?
“名山事业”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
原文为:“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这就是“名山事业”一词的出处所在。
三、名山事业是什么意思?
[释义]指著书立说,写不朽作品。
四、用名山开头的有哪些成语?
名山大川、名山胜川
汉语成语,拼音是míng shān dà chuān,意思是泛指有名的高山和源远流长的大河。也作“名山胜川”。出自《尚书·武成》
近义词:名胜古迹 三山五岳 福地洞天 名山胜水 洞天福地 名山胜川 锦绣河山
反义词:穷山恶水
成语接龙:
名山大川—川流不息—息迹静处—处之晏然—然糠照薪—薪桂米珠—珠槃玉敦—敦世厉俗
【成语】: 名山事业
【拼音】: míng shān shì yè
【解释】: 名山:古代帝王藏策之府。世故在帝王藏策之府的事业。多指不朽的著作。
【出处】: 《史记·太史公自序》:“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
名山什么什么成语:
名山大川、
名山事业
名山大川[míngshāndàchuān]
基本释义
泛指有名的高山和源远流长的大河。
褒义
出处
《尚书·武成》:“厎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