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刘魁立的简介
刘魁立,汉族,1934年9月4日生,民间文艺理论家。河北静海(今属天津)人。
1953年毕业于哈尔滨外国语学院。1961年获苏联莫斯科大学语言文学副博士学位。历任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主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理事长。著有《民间文学的搜集工作》、《俄国农奴制时期民间文学的幻想与现实问题》、《民俗学:概念、范围、方法》,译有《列宁年谱》等。 1950--1953 在哈尔滨外国语学院学习。
1953--1955 在哈尔滨外国语学院任外语语法教员。
1955--1961 在莫斯科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学习,后转入研究生院,专攻民俗学,1961年获语文学副博士学位;1997年获俄罗斯哲学博士学位。
1961--1979 在黑龙江大学中文系任副教授斗升。
1979--1985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
1985--1994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任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
1990--2001 《民族文学研究》杂志主编。
1999--2000 在日本国斯拉夫研究中心,任客座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早差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空睁老究员,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新疆大学客座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民间文学论坛》杂志主编;全国社科基金评审组成员(1986--1995)等职。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亚洲民间叙事文学学会(AFNS)会长,世界民俗学者组织(FFN)全权通讯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俄罗斯科学院民间文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顾问。 主要从事中国民俗学及民间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欧洲民俗学的研究。
二、非遗如何彰显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主体内容,是文化传承之脉、文艺创作之源、文创设计之魂。提高核御非遗传承发展水平,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非遗,特别是传统工艺类非遗联系千家万户、遍布城镇村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就近游雀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是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司长陈通介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总体部署,进一步推进文化扶贫工作,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以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改磨岩为重点,兼顾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国家级贫困县,选取确定了第一批“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非遗扶贫,充分依托传统工艺带动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的独特优势,发挥文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的作用,帮助深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学习传统工艺,激发内生动力,有效促进就业,持续增加收入,助力精准扶贫。”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教授认为,非遗扶贫是在进行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扶贫攻坚的战略目标相契合。
“非遗+扶贫”能让更广大的群众受益,增强手艺人的荣誉感、成就感,提高其品牌意识和再创造意识,更有利于形成全社会热情参与保护非遗的良好氛围和大好局面。此外,非遗扶贫的重点在少数民族地区,有利于各民族同胞相互尊重、欣赏,紧密联系、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三、如何发挥非遗在扶贫中的作用?
.非遗正在以实际行动参与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
光明智库: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都会如期举办,提升全社会对非遗的关注度。从全国范围来看,非遗发展对于乡村振兴及脱贫攻坚发挥了哪些作用?
刘魁立:当前,我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边远乡村,这里是脱贫攻坚的主阵地。这些乡村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非遗在这里有着天然和深厚的基础。很多人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或者过往记忆里,仍然并迹保留着许多传统手工艺的智慧和技能,能编织、会刺绣,擅长对农业、激扰林业等各种资源进行加工。这类非遗的物质化成品,仍然为广大民众所喜爱,有广泛的需求和很大的市场。在脱贫攻坚的十大工程中,虽然没有明确非遗扶贫这一项,但是农村贫困人口通过掌握非遗技艺开展生产活动,的确可以为脱贫致富提供推力。
近年来,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日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非遗保护传承之中,非遗也越来越积极地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保护自然环境、构建安定社会生活、繁荣市场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不仅体现为传承人的个体行为,更体现在以无数生动有力的实际行动参与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
陈岸瑛:非遗扶贫是文化扶贫的一种。文化之所以能扶贫,是因为随着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对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非遗作为本土、活态、优质的文化资源,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包括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公开课”“云游非遗・影像展”等在内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可以使非遗的价值和内涵为更多人所知,使非遗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文化和旅游部及各级非遗管理部门组织策划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示推广活动,年年主题不同、年年都有新意。可以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既是非遗传承人和非遗工作者的一个盛大节日,也是非遗界面向公众的一次集体亮相。今年受新绝铅并冠肺炎疫情影响,在线传播格外重要,集合各大网络平台优质资源的“非遗购物节”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推出,受到了传统工艺传承人、特别是贫困地区传承人的热烈欢迎。
我们要充分发挥非遗的作用。
这就是充分发挥旅游资源在扶贫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