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陕西有几项

来源:www.cc3x.com   时间:2023-06-09 21:55   点击:211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陕西有几项

1046I-102蔡伦造纸传说陕西省汉中市

1115IV-153弦子腔陕西省平利县

1135Ⅴ-111洛南静板书陕西省洛南县

523I-36牛郎织女传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

537I-50木兰传说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

623Ⅱ-124洞箫音乐(高陵洞箫)陕西省高陵县

637Ⅱ-138佛教音乐(楞严寺寺庙音乐、觉囊梵音、洋县佛教音乐、塔尔寺花架音乐)陕西省洋县与其他三省县并存

315Ⅶ-16剪纸(包头剪纸、新干剪纸、延川剪纸、旬邑彩贴剪纸、会宁剪纸)陕西省延川县,陕西省旬邑县,与其他四省县并存

就是以上这些了,现在,第四批国家级非遗已经出台了。

二、二人台属于以下哪个类别 A歌舞音乐 B说唱 C戏剧戏曲 D民歌

c戏剧戏曲

二人台俗称双玩意儿,二人班。起源于山西,成长于内蒙古,是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及山西、陕西、河北三省北部地区的传统戏曲剧种。

因为其剧目大多采用一丑一旦二人演唱的形式,所以叫二人台。各地的二人台,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以内蒙古呼和浩特为界,分为东西两路。

2006年5月20日,二人台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请提供一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参见: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a.口头传统和表述;

b.表演艺术;

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申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创造力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宽容、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于1998年通过决议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这个项目的申报有三个基本条件,一个是艺术价值,一个是处于濒危的状况,还有一个是有完整的保护计划。而每两年才审批一次,每次一国只允许申报一个。从2001年开始,该评选已进行了两次,共批准了47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括我国的昆曲和古琴。

四、春肖是哪几个生肖?

兔;虎;龙

十二生肖春肖有兔、虎、龙。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

中国农历上把十二个月份对应到十二生肖地支上,从这里就能知道,正月-寅(虎),二月-卯(兔),三月-辰(龙)是春肖。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

兔是中国的十二生肖之一,排名第四,对应地支中的卯。卯年生人,性格温和而事业有成,好静不好动,缺乏思虑决断,容易失去好机会,虽富有背叛心但重友情。常浪费金钱,也因事业上多情屡次失败,此人有色情之念易误招一生的不幸,宜谨慎相处。兔年生的人敏感 ,记忆力强,有慈悲心。守秩序,坚强、谦让、沉静独立、审美有渐渐衰微之兆,所以前运应积俭,以待老年之用。

虎为十二生肖之一,排行第三,称为寅虎。《跳於菟》(就是《跳老虎》)传统民俗仪式,是古羌部族虎图腾崇拜的一种遗俗,目前仅存于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年都乎村,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五至二十日,都要进行驱魔逐疫的《跳於菟》(wu tú)—— 即“跳老虎”活动。2006年5月20日,土族於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虎的崇拜应源自楚文化中对虎的图腾崇拜。虎一直受到汉民族的崇拜,是正义、勇猛无适度、威严的象征。据考证,虎的形象在古羌戎族也有出现,但在我国西南地区最为流行。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的兽面和殷商青铜器上的兽面都与虎的形象相似,直到今天我国的彝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等民族仍称虎是其祖先。汉代人把虎看作是百兽之王。白虎是五百年才能变白的虎,是神物,而且仙人往往也乘虎升天。是镇西之兽。 自汉代以后虎一直成为劳动人民喜爱的保护神,而没有成为帝王的象征,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与发展,崇虎的文化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观念。

龙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五,与十二地支配属“辰” 一天十二时辰中的“辰时”,上午七时至九时又称“龙时”。公元除以12余数是8的年份年号,都是龙年。虽然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虚构的动物,但国人对它却是又敬又怕,有一种特殊感情,龙的地位之高任何动物也无法与之比较,中国人心中,它是一种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的神物。帝王自称自己是真龙天子,百姓自己是龙的传人。人们发挥出无穷的想象力,将龙说得神奇而伟大,把各种动物的形象聚于龙一身、有兽的野性、人的悟性、神的灵性,并创造了许多龙的传说,这些传说经过民间的加工和文人的润色后,更加令人神往了。人们敬龙、爱龙的心理更升华为一种崇拜。也许,这也是龙成为生肖的文化因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