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春节社会习俗变迁及思考

来源:www.cc3x.com   时间:2023-02-15 12:30   点击:184  编辑:admin   手机版

1,年前的准备

十二月十六日:尾牙。访谈中,取得老者的描述:“本地有‘初二、十六牙’的说法。每个月的农历初二、十六两天是头家(即雇主)给伙计(即雇工)改善伙食的日子。十二月十六就是一年的最后一个‘牙日’。头家除了给伙计工钱,请伙计吃顿饭之外,还要决定是否继续留用。有些话不方便直接讲,于是头家照样包红包、请吃饭,但是用摆放筷子来暗示。如果筷子头冲里就说明这个人还可以留下来,如果筷子冲外放,那明年这个人就识趣不要再来了。”当然,随着社会的变迁,老人所描绘的场景今天已经不存在了。

十二月廿日:“清船”或“清沌” 。过年之前扫除晦气、弃旧迎新的习俗,小溪镇在这一天进行,闽南其他地区清船的时间不一,但内容基本一致。在这一天,主妇会带着孩子清扫家里的所有角落,除了平时打扫的地方,还要搬动家具,清理卫生死角;刷洗家具、地板、窗户,用特制的长扫帚清扫天花板,把积了一年的灰尘和积垢清洗干净。今天这一活动仍然保持了下来,但笔者在访谈中得知:“以前,清扫完毕后每家每户会在厅堂挂上祖宗像,在春节期间摆放清水、茶酒和鲜果供奉,到正月廿日以后方才撤去。”现在很少有人家在厅堂里长时间供奉祖先,十二月二十日这一天仅仅是彻底清扫卫生的日子了。这时,平和县城已被节日的气氛笼罩住,各单位门前挂着“欢度春节”的横幅,街边巷尾和过年有关的商品越来越多,火红的春联,鲜艳的衣服,小孩子们放寒假了,大人上班也渐渐松散,准备过年了。

十二月廿四日:送神(灶神)上天。民间传说在人间监督了一年的灶神在今天回天庭复命,所以家家户户会摆堂,供上香烛、清茶送神上天,祈祷灶神上天庭时多报好事。供品主要有糖果、饼干、红橘(取吉祥之意)、发@ 、萝卜 等。今天,活动和祭品没有太大变化。

节日准备过程中,除了卫生、祭祀以外,自然少不了食物,现在县城里的居民大多直接从市场购买鱼肉等食物,已不同于传统的做法了,而正像歌谣中所说的,准备节日食品在过去是春节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这里将变迁之前的节日习俗记录如下:

十二月廿五日:戽塘鱼。人们将池塘里的鱼全部捕出,作为年货改善生活。常见的有鲢鱼、草鱼、鲤鱼等。

十二月廿六日:阪子圩。这天当家人去赶集,初步购置年货和礼物,比如春联、甘蔗 、孩子的新衣服等。平和县有这样的民谣:“孙吵要鞭炮,老某要黑裙,媳妇要花粉” ,形容当家人的家事繁多。

十二月廿七日:杀公猪。商品经济不发达时,往往几户人家合养一头猪,到这一天杀猪,每家平分猪肉,春节所需的猪肉便有着落。现在,主妇会在这一天赶集购办春节时需要的食物。

此外,城乡之间亲朋的感情、礼物、文化交流主要在这段时间进行。乡下的亲朋在拜年时会送一些家禽、农产品(冬笋、杨桃、甘蔗等)及自制的食品(如米@、年糕等)作为礼物;而城镇的居民则用年画、挂历、毛巾、茶叶等物品回馈。一来一往时,聊家常,说年景,相互之间的感情得到表达和交流。在平和县,这样的习惯一直没有太多变化。

十二月廿八日:赶尾圩。在以前,这便是这一年的最后一次集市,人们会把春节期间该用到的物品买齐,比如油、盐、菜、肉等,正常的供应会在正月初五之后才陆续恢复。访谈中得到老者的说法:“正月初五之前,只有急用的像鞭炮、香烛这些商品出售。连药店也只会开一个小缝!有一年初几碰到家里半夜有人生病,敲半天门大夫都不出来,急死人。东西也比平时贵很多,有时甚至贵出几十倍。”现今虽然不存在商品短缺的问题,商店从正月初三开始陆续营业,不过营业时间缩短而已,但人们还是习惯在廿八这一天把不易腐坏的食物购买齐全,给自家贴上新春联,到理发店整理妆容,并且准备好第二天要制作食品所需要的配料。

另外,平和县还一个习俗,即欠债的人会在农历廿七、廿八,自觉还债,如果没法还清,要与债主再商议来年还债的时间。无能力还债的人,到了大年三十年关到亲戚或朋友家躲债。

十二月廿九日:杀鸡鸭。春节期间较为重要的食品在这天必须准备停当。包括鸡、鸭、五香杂菜、自灌香肠、炸枣(传统的自制节日食品)等。鸡与鸭是不可或缺的食物,老人说:“解放前由于卫生条件、养殖技术所限,鸡鸭很难养活,但是再穷的人家也会想办法凑足一整只‘鸡’,人们常常会用成活率较高的鹅来代替鸡。”今天,食品丰富,人们只需去商场采购了。

到了大年廿九,外出工作、求学的游子大多已经回到县城。过去住在老房子的人家会在院子里和过道里支起大锅烧热水,设起流水线准备过节食品。有人操刀杀家禽,储鸡血和鸭血;把杀完的鸡、鸭在热水里泡过以后,人们一边围坐着拔鸭毛,一边说自己一年来的故事;有人接着给鸡鸭开膛剖肚,把内脏取出来清洗干净;还有人煮鸡鸭、抹食盐,冷却后挂在通风处保鲜;还有人准备需要用的蔬菜、肉食、海鲜等食物。家人团聚不仅仅是除夕夜围炉时的吃喝,在家务劳动中的分工配合更能体现闽南人对生活的态度,以及教育子女的观点。随着住在独门独户院子里的人渐少,单元房成为人们的主要住所;市场也越来越活跃,年前家人集体劳动的场景也很少见。主妇会从市场买回来杀毕、洗净或者烹煮好的过节食物,对于小家庭而言,这种方式更为干净、省事,远归的家人可以围坐喝茶、谈天说地,当然也很少体会到儿时一起劳动拌嘴的乐趣了。

春节前的最后几天,人们在期待的热情和劳动的疲惫中度过。

2、节日的仪式与活动

十二月三十日:过年。准备了十余天,终于到了大年三十。因为闽南人对说话的“彩头”与禁忌 很是重视,因此,年夜饭前,大人总会一边给小孩洗澡,一边再三叮嘱小孩不能乱讲话,不能骂人,要说好话;大人在春节期间也很少骂孩子了。

询问老者得知:“以前在年三十会有一个祭祖的仪式,或者去祠堂,或者就在家中祖宗像前祭拜,全家按长幼给祖宗行礼。一方面表示对祖先的尊敬,不要忘本,希望祖先有灵佑护晚辈;另外,我们小时候关于礼节、长幼秩序、待人接物的观念就在这样的仪式中得到教育和巩固。”现在,在平和县城有人家在团年之前会到土地庙里祭拜、放鞭炮 、烧纸钱等,然而祭祖的景象已经较少见了。

年夜饭对中国人来说相当重要,在闽南地区也不例外。不同于北方地区的合家包饺子,平和县有其他的习惯与讲究。从前“祭祖完毕撤走供台和供品以后,放过鞭炮,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个崭新的红泥火炉,用木炭生起红旺的炉火,全家人团坐在桌边吃饭,又团圆温暖,又表达财气旺的愿望。饭桌上,再穷的人家也会想办法凑足十二道菜,前一天做的五香杂菜、香肠都会上桌,鸡更是不可或缺的一味。有条件的家庭在拼盘上有讲究:鸡头、鸡尾、鸡翅、鸡爪都不能缺,其他部位的肉也要整齐码放,就像一只完整的鸡放在盘里。而穷人会用鸭肉或鹅肉摆成整只家禽的形状,加上从邻居家借来的鸡头拼成一只鸡,称作‘凑鸡头’。他们常常要为保存鸡头费尽心思,借来的鸡头在每一餐围炉之后都要放在腌菜缸里,有客人来时才重新拿出来摆放。”

现在,摆火炉的习惯已经不见了。以目前的生活水平,也不用“凑鸡头”了。但是,饭前放鞭炮,饭桌上拼盘保持鸡鸭原来形状的习惯保留了下来。小孩和成年男子到室外燃放一挂鞭炮,说明开始围炉。主妇在开饭前盛出一整碗米饭,留待第二天食用;或者会故意多做米饭,年夜饭时吃不完,这都是“春饭”、“年年有余”的意思。全家人团坐在饭桌前吃喝说笑,小孩在这一天被允许喝一点酒,敬酒时互相祝愿,长辈对晚辈提新一年的要求,气氛很是热烈。本县近海,血蚶是很重要的一道菜。蚶洗净后用刚烧开的水烫过,半熟便可食用。 “以前,蚶壳很少扔掉,而是放在门后、地上,俗称‘蚶壳钱’,走路时踢到蚶壳有来年赚大钱的好兆头。吃完年夜饭后,全家人围坐在厅堂,由老人讲家事、传家谱,老人一般会给儿孙讲祖上艰苦创业、行善积德的故事。饭后,小孩到外头群聚放鞭炮玩耍。而大人则围坐在桌旁,品茗谈天,‘守岁’ 至凌晨,祝愿父母长寿。”调查者听过自家的一个故事:祖上家里穷,作佃户租地主的田。端午节地主来家里收租,当家的连忙给地主端上粽子和红糖,请地主食用,求地主暂时缓债。自家的孩子在厨房里用粽子蘸盐吃,地主看见了,误以为孩子吃的是白糖,佃户故意怠慢自己,于是地主大怒,逼债更紧。当家的交完租,教育孩子一定要出人头地,不当佃户受人压迫。后辈果然发奋图强,到他的子辈就把没落地主的田地买过来。这样的故事传承下来,提醒孩子珍惜现在的生活,又鼓励晚辈继续奋斗。

然而,随着大众传播的普及,旧习俗受到现代娱乐方式冲击渐渐衰落。除夕夜合家聊天、长辈传家谱的惯例如今已被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所代替,人们吃完年夜饭便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晚会,家族内文化传承活动的机会变得很少。老者感慨:“我讲的过节习惯,你父亲那辈人都不一定经历过,可能会有一点印象。你们就更不知道春节该怎么过了,吃的玩的也不一定非等到春节,平时都有。可能就是回家休息一下,看看亲人。现在不讲传统礼节、家族传统,这些习惯也越来越淡了。”

到了午夜十二点,平和县城里鞭炮、烟花大作,把整个夜空照得白昼一般。新的一年在烟雾缭绕和隆隆的鞭炮声中到来,守岁的人也陆陆续续休息去了。由于平和县没有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习俗也延续至今。

正月初一:旧俗规定这一天应该早起。特别是当家人,需要在寅时至卯时(凌晨3点至7点)“进头香”,即敬天、敬神、敬祖宗,祝愿新的一年合家平安、万事如意,过后大放爆竹迎接新年的第一天。因为大年三十人们熬夜看电视,初一早起、“进头香”的风俗也渐渐变成午夜临睡前进香,早晨睡觉。老人对这种现象颇为不满,“现在的人好命,过去哪能一觉睡到初一中午,都要早起进头香。起的早这一年才勤快,赚大钱。”

早饭时,旧俗规定要吃“长年菜”,即将整株青菜用盐水清煮素食。人们认为初一早晨素食会保佑一年出门不会淋到雨。今天这个习惯仍然沿袭下来。

饭后,大人小孩穿着新衣服,到亲戚朋友家拜年,小孩常会得到“红包”(压岁钱)。长辈给红包时祝愿小孩身体健康,听话,学习进步等;小孩收下红包除了道谢之外,也会说一些祝愿的话。虽然没有规定,但在给、受红包的两家互相之间得保持平衡,也就是说收下红包的家长要给对方子女相近数额的红包。因此,红包的数额不一定,具体看给、受两家的经济水平,但数额一定要是双数。另外,也有参加工作或事业有成的晚辈给老者红包的习俗。现在仍然保留了下来,只是对象和范围都有所变化。

正月初二:闽南多数地区都有“女婿日”的习俗,即已婚妇女带着夫婿、孩子回娘家拜年。当地有民谣:“有孝女初二三,不孝女月半担”,即孝顺的女儿正月初二、初三就带着夫婿回娘家做客,给父母拜年;不孝的女儿到正月十五才回娘家。结婚头一两年的女儿回娘家必须准备8样礼物:鸡、鸭、猪肉、香肠、红柑、发糕、烟、酒。丈母娘把“女婿”送来的礼物收一大部分,鸡、鸭要切一半给女婿带回。岳家摆一桌酒菜请新女婿,请客时对座位顺序和菜肴都有所规定,新女婿和女儿在初二这一天要坐“大位”(重要的位置),桌上要有鸡肉、鸡头。做客时,女婿、女儿要给父母红包。如果是结婚若干年且生有小孩的女儿在正月初二、初三照样要回娘家。早上女儿全家到岳家做客,带些礼品(不是很严格),丈人也会设宴款待女婿一家,但没有座位次序的要求;女儿、女婿给父母红包;丈人有红包给外孙,到黄昏时回家。而不同家庭之间在这一天一般很少串门,以免打扰其他人的团圆气氛。今天,这一习俗也仍然保持着。

正月初三这一天俗称“赤狗日”,即不吉利的日子。人们很少做客,也不喜欢有客人来。睡醒后在家里拿起好几天没动过的扫帚扫地,在芦溪乡还有把扫帚和垃圾一起丢掉的风俗,有“送穷日”之说。关于这一天,没有太多的习俗规定,其实经过十几天的酝酿准备和新年两天的狂欢高潮,人们从肠胃到精神都需要有时间休息和放松,也逐渐需要从节日的气氛中过渡到工作和日常生活当中。

到了正月初四又得早起,人们接回在天上休息了十天的灶神,供品和拜祭过程都没有多大变化。

初五日俗称“隔开”,日常的生活劳作开始步入正轨,农户开始准备春耕。

接下来几天民俗上没有具体的规定,访谈中得知:“解放后到七十年代以前,在正月里会有猜灯谜、说书、球类比赛等文体活动,都是民间举办的。大、中专学生假期返乡也会组织一些文化活动,比如话剧公演之类的,传播文明思想。这样的活动在近十几年慢慢没有了。这几年,人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看电视、上网等,对具体的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不是很热心。

不过现在在农村,仍然保留着举行座谈会的习惯。参加座谈会的大多是外出创业有成、学业有成的本乡人。在会上,由主持人表彰努力拼搏的先进者,有一定财资的人也会捐资公益事业,像修桥、修祠堂这一类,回报乡亲。这些座谈会的主要是为了鼓励乡民继续发奋,创造更加进步文明的生活。”

初九日是“天公生日”,各家各户都准备好年糕、水果、清茶祭拜。旧俗规定,祭拜应当在凌晨四五点钟进行,供桌上摆放有鲜果、鲜花、炸枣、素菜、清茶等供品,主妇分三次将茶斟满,祭拜完毕后烧纸钱祭天,放鞭炮以示仪式的结束。整个过程大致要有半个小时。但是现在人们更容易接受初九凌晨拜完天公再睡觉的习惯,午夜祭拜天公时燃放的鞭炮很集中,大家心照不宣地将热闹的时段调整在一起,过后安心睡觉。

初九过后,在外地工作、学习的人们要陆续回到岗位上,县城居民也渐渐安心进入日常生活。但传统的年还没有过完,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闽南称为“过小年”。

访谈得到的信息:“以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各姓祠堂都会张灯结彩,由新婚或添了男丁的家庭负责在祖祠内点灯。”平和县城里已经很少见这样的做法,反而可以见到比除夕夜丰富得多的娱乐活动。家家户户门口高悬红灯笼,县城有舞龙、舞狮、龙艺等活动。舞龙、舞狮与常见的龙狮队没有多大差别,这里不赘言。龙狮队伍会进到巷子里每家每户门前表演,每到一户,民众都放鞭炮迎接,并给龙狮队的小伙子“红包”。

龙艺是平和县县城特有的民间娱乐项目,费用一般都由县里经济情况较好的乡、镇负担。“龙”的每一节用木版搭出底座和顶棚,底座上面放有竹椅,可供人坐;底座两边有木棍支出,用来扛在肩上;棚子上披着塑料薄膜。整条“龙身”都用塑料花、彩带、彩灯加以装饰。每一节有一个四、五岁小孩打扮成古代才子佳人的模样端坐其中,他们手执小伞,浓妆淡抹。到了元宵夜七点多钟,小伙子扛着龙艺在县城的主要街道游历,龙身上彩灯闪烁,孩子们装扮精致,每到一处,总有万人空巷的景观。在元宵夜的绵绵细雨中,马路边树上的彩灯,龙身上的花灯,临街的住户燃放的烟花爆竹,五彩缤纷,龙艺将春节活动推向高潮。

近几年,县政府组织县内的各企事业单位在各主要街道上摆摊设棚,举行元宵灯谜活动。男女老少晚饭后结伴而出,从这个摊点逛到那个摊位,猜完谜再做游戏,边看烟花边聊天;而每个单位都会准备一些牙膏、洗发水、香皂、文具等奖品,送给优胜者。居民从前一阵的美食与忙乱中活动起来,到街上看人看景,收拾心绪,准备投入新一年的生活和工作。

正月廿日俗称“天穿 ”。“传说女娲炼石补天就在这一天。民间吃甜、咸饭 来‘补穿’。妇女们打扮一番,到田间地头‘走穿’,实际是踏青去了。”传统春节活动也在今天正式结束,新一年的生活到来。

一个独立的文化区域具有自身的物质和文化特点,但是它同时也是处于范围更广的民族文化背景之中,仍然具有整个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闽南地区作为一个文化区域,由于地域条件的影响,该地区长久以来形成的生活方式具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点。这些差别也明显地反映在节日当中,具体表现为如上所述的节日活动安排,各种民间习俗和禁忌等;然而,在对待生活的基本态度上,闽南地区同样体现出中华民族共同的特征。比如,从上文的描述可以看出,在春节节日过程的后半段,有祭祀神佛、祭拜祖宗,家庭团圆、家庭教育,串门拜年,娱乐休闲等活动,这些活动以及其中包含的种种习俗和禁忌,体现出中华民族共有的期冀未来、趋吉避害、勤劳行善、家族团结等社会心理特点。但是,从上文的描述也不难看出,春节的整个过程面临着变化,传统节日的许多构成因素正在消解,并且从不同侧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二、节日文化与文化变迁

人类学研究表明,世界不同地方的人生物性差别不大,但文化却相距甚远。显然,文化一直是处于一种恒常的变迁之中,变迁是所有的文化和社会制度中的一种永存的现象,文化变迁研究成为人们关心的一个主要课题。在社会物质各方面剧烈变化的今天,以往较少受到现代文明冲击的地区及传统文化,也进入了较为剧烈的变迁过程中。

1、文化变迁及其原因

对于文化变迁及其变迁原因,人类学、社会学的不同学派有不同的解释,但他们大多同意,变迁既可能来自文化内部的发现、发明和长时期的变异,也可能来自外部的接触、传播和涵化。其中,美国社会学家威廉•费尔丁•奥格本认为大多数社会变革都是由物质文化的变革,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变革引发的;一旦物质文化发生变革,非物质文化的制度文化即价值观、规范和意义、社会结构等也发生变化。而克莱德.M.伍兹则认为,变迁一般是由社会文化环境或自然环境的改变引起的,这里的社会文化环境指人、文化和社会;而自然环境指的是某一特定的生态环境,包括天然的和人造的两种。当环境的改变有利于新的思想模式和行为模式时,社会文化变迁的先决条件就具备了。文化是一个整体,文化系统中某一部分的变迁,通常会引起其他部分相应的变迁。物质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要求,会导致传统文化日益卷入现代世界,并与传统的社会、经济和民间信仰日益疏远。

闽南地区天然的自然环境变化不大,但是社会环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本文认为,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是引起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具体而言,在闽南地区的春节过程中,作为生活基础的自然环境和物产没有太大变化,人们继承了传统观念和节日习俗的整体框架,比如节日活动的时间安排和节日食物的组成,大部分生活观念仍然能够适应闽南地区物质环境的要求。另外,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出发,人们不愿意过大地破坏本地区长期习惯的生活方式,使自己都无法辨认,所以具有地方特色的禁忌和民间信仰也延续下来,至今仍在发挥作用。但是,在节日习俗的操作层面,一些不适应现代经济方式和物质生产的习惯被人们放弃,比如“尾牙”的习俗、节日食物准备的安排等。由于与现代的时间安排冲突较大,传统活动中一些比较严格、繁锁的程序被人们减省或改装,以适应逐渐加快的生活节奏和随之普遍的速效心态,例如清晨“进头香”和初九凌晨放鞭炮的习惯。现代因素并非完全取代传统习惯,人们根据自身的社会生活需要对它们进行选择,有时调整传统行为习惯以适应现代生活,有时将现代技术增添到传统操作中,文化便在这样的互动中变化着。在这个变迁进程里,个人从传统的生活方式进入更复杂,技术上更加先进,变化更加急速的生活方式。

但文化变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关变迁的内容、方式取决于各种不同的情况,很难用某种理论简单概括。因此,关于文化变迁的原因,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传统文化需要从其内部进行调整以适应物质技术环境的变化,需要与现代社会经济、政治等各项社会制度的变化相协调。从这个意义上说,春节作为传统社会精神层面的一部分,无法逃避变迁浪潮的冲刷。另外,随着人口流动、现代交通的发展、大众传媒的交流传播,各种现代社会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接触,进而发生互相取代、增添和同化。现代生活和传统文化处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

2、文化变迁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节日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体现出社会文化的特点。不论是一个地区的生活秩序,还是人们的行为特征和社会心理,都可以在节日中表现出来。可以说,节日作为文化的载体,具有独特的内在结构、文化特征和社会功能,同时,也是人们生活方式。春节这个传统节日就正经历着“正在进行时”的变迁,新旧文化的共时存在对比,使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变迁的动态过程和不同文化因素在变迁中的时间规律性。

传统的农业生产以“年”为周期,春节正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节日,在时间上处于承先启后的农闲阶段,人们在这个时段进行休息、消费和祭祀等活动。春节起到了调整生产生活、表达感情的作用。在传统春节的节日过程中,人们主要以家庭和家族为单位,安排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节日文化活动,家庭的休息、教育、娱乐功能得到更明显的发挥。此外,传统节日习俗中还包含着一系列传承文化的活动和仪式,比如上文所描述的节日准备阶段进行的祭祖、拜神、城乡交流、集体劳动等活动,使得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如重视亲情、尊重劳动等),在带有仪式性的节日活动中得到肯定和继承,并在这个传承的过程里将社会成员纳入传统文化之中。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现代化对传统节日的冲击,传统节日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着改变,并且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这在调查地点表现得十分明显。首先,以往家族交流的机会被现代大众传媒取代,在此过程中所进行的传统文化教育也随之减少;其次,随着现代学校教育的普及,传统观念对社会成员的影响逐渐淡薄,人们对文化传承的意识和行为也逐渐减弱;以上种种观念的变化反映在实际行动中,便是节日习俗中传统部分的日渐式微。观念与实际行为的相互作用使得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比如重视家庭结构和秩序、向上进取的精神和为目标付出的决心等等,在循环中渐渐丧失。当然,本文在强调引起节日文化变迁的外部刺激(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现代交通发展,大众传媒普及,标准化教育普及等)的同时,也承认文化内部的发展导致变迁,以及文化变迁的内部整合与调适机制运行的过程。

然而,传统休闲方式、生活方式的衰微和传统文化的变迁,并不必然意味着人们对现代生活的适应。而是意味着,要么先前存在的模式必须改变,要么人们必须采纳受到现代化影响较早的社区人群用较长时间所形成的新的生活模式。比如,调查地居民对同处于闽南文化区域内的厦门、漳州等市区居民生活方式的模仿,特别是在春节期间的节日活动安排模式,以及表达感情和信仰的方式。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实际相伴而生的还有社会成员对文化生活空缺的不适应,以及在新的文化生活方式还未建立起来时,人们对休闲、消费方式的盲目选择。比如春节期间县城居民之间互动交流的形式明显减少,人们不再热衷于家庭交流和各种文体活动。而近三、四年来,春节期间大人们赌“”、小孩到网吧玩电脑游戏的现象不断增多,这不能不让我们重新思考传统节日的社会功能,以及传统文化变迁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心理缺失。从节日文化的变迁反映出来的生活方式变迁让我们意识到,由于旧有文化正在瓦解,新的更适应于地区和人群的文化尚未确立下来,这种文化上的断层无法满足社会、居民在现代社会的需要,寻求可行的替换制度显得越来越必要。

传统文化可能成为现代化的阻力,也可能成为现代化的动力,关键在于社会成员对待两者的态度。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引发的社会认同感以及对整个社会的凝聚作用,也即文化的内核部分,长期以来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动力,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引导以使其发挥功用。当社会处于转型时期,需要重新解释和转换人们的生活方式,以适应物质、制度和文化的发展。认识社会中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文化形态的变迁,科学地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使整个社会系统平衡发展,这正是研究者面对文化变迁时需要反复思考的。

传统的春节是一个时间跨度较大的节日,从喝过腊八粥、二十三过小年,到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再到元宵节,总共一个多月的时间;而在当代,城市里过春节主要集中在除夕一正月初六这几天,农村地区也只把大年三十到初八被看作是在过年。半个多世纪以来,黑龙江地区的春节经历了由传统习俗到现代节日的重大转变,从“办年货”、禁忌仪式、走亲访友、心理变化这四个主要方面对这一变化进行分析:

“办年货”

储备过年用品俗称“办年货”。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整体在物质生活上并不充裕,因此“办好‘年货”,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在原料不丰富的情况下,要把食物做得花样繁多且味道可口,才能把过年的气氛烘托起来,这往往依赖于家庭主妇的智慧和手艺,以及全家人的共同参与。

现在,“办年货”更多意味着商家发财机会的到来。无论是原料还是成品都可以在超市里买到,因此省去了“忙年”的许多麻烦。商品的极大丰富方便了生活,满足了食欲,却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忙年”时老少同乐的喜庆和兴致;此外,由于商品标准化的特性,各地各家的“年货”的口味都大致相同,地方特色迅速消失,很多黑龙江地方传统的食品已经消失了。

禁忌仪式

在黑龙江的传统社会,人们相信过年是一个时间转换的关口,大年三十人们往往通过贴门神、春联、放爆竹等方式,以达到驱邪的目的。年夜饭也是一个重要仪式,做好年夜饭后,先要盛出一部分用于祭拜祖先神灵,并点燃香火、焚烧纸钱请其享用。接着全家人按辈分顺序依次团坐,共吃“团年饭”,共话家常理短。饭后,小孩子要依次给长辈们磕头拜年,而长辈分给他们几角压岁钱。除夕夜老人会在院子里点起火堆,等火堆烧旺,每个人都去火堆旁烤烤,一为驱邪,二为祈祷来年红红火火。人们还通过扭大秧歌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排除一年的忙碌和压抑,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难得的狂欢中。

现在,人们不再相信什么禁忌,不再搞烤火的仪式,放爆竹的热情降低很多,并且城市有禁放令,年夜饭已从家庭走向酒楼,“团年饭”丰富却引不起现代人的的食欲,小孩的压岁钱变成大面值的钞票等等。由此可见,传统仪式逐渐被现代消费行为取代,过年更像是全体国民的一个普通假期,远不像从前那样占有主导地位。

走亲访友

与物质、仪式方面的巨大变化相比,黑龙江过年走亲访友的传统一直被完好的保留下来。虽然部分人因工作的原因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但大多数人还是维持着亲属间在春节期间相互走动,借拜年探访亲友联络感情的习惯。他们一般的做法是:除夕和初一在父系长辈家团聚;初二在母系长辈家团聚;初三姊妹间走动或甥侄拜访姑舅;初四开始其他的亲属或朋友之间互相拜访。与过去不同,现在如果两家相隔太远,亲自走访不便,会有各种不同的高科技手段代替直接的问候,如用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同时,借助这种简单易行的方式,拜年的范围比以前扩大了许多,但对对方的影响并不深入,不过相当于一种礼节性的问候。

心理变化

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等同于趋吉行为,人们受信仰所致都是主动参与其中的,无论是吃年夜饭,_还是贴春联,个体本身发挥着巨大的能动性。春联的内容,祝福的话语,都由个体来决定,而不是外在因素操纵。每个人都发自内心,自由地选择、表达与宣泄,以达到满足和愉悦的目的。所以在传统意义上,春节习俗成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源泉,起着维系民众心理、调动来年生产积极性的作用。

近年来,即使是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们也开始抛弃传统的过年的许多习俗,某些方面吸收了商业的因素,如从“办年货”向纯粹的“买年货”的转变。随着商品和市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无孔不人,在一定程度上,个体已不再成为过年的主体,而成为被主流意识形态控制的电视观众,被剥夺了本属于民间、属于自己的文化话语权,人们成为复制消费性商品文化的被动消费者,成为庙会广场和商店马路边的观众和看客。除了亲友团聚仍发挥着相当的社会关系网络的支持作用以外,依靠只剩下一些虚构形式的民俗,人们已感觉不到春节文化对个体的实质意义。连现在的小孩子都表示,除去大量压岁钱所带来的喜悦,他们并不知道过年和一般假期的区别在哪儿,反而大大缩减了他们与同辈群体游戏相处的时间,这与几十年前的孩子们期盼新衣美食,更期盼热闹的心理截然不同。

“礼”和“利”的博弈

中国传统春节本身反映出农业社会的许多特征,如“年夜饭”等各种仪式寄托着劳动人民渴望丰收、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新中国建立以前的数千年,春节的传统之所以从内涵到形式变异程度不大,正是由于稳定的农业生产方式制约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不仅工业和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支柱,就农业而言,也由过去的单一种植发展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这对黑龙江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经济高速的发展引起了人们日常的物质和文化的生活方式、消费心理、价值观念、个体素质等方面的变化,在现代性压迫下的人们不自觉得按照理性和交换的规则追求着在社会生活中“有利于我”的位置。价值观的变化导致对春节的传统期盼的降低,个体素质的发展对春节的现代意义的要求上升,物质基础和消费心理消除了平日和节日在物质上的差别,商业文化以绝对强势侵占了节日市场以及广大群众的心理,对春节的传统向往已不复存在,总而言之,“利”在现代生活中的泛滥强烈压制了人们对传统的春节习俗,即“礼”的恪守。

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对传统春节的影响

旧时人们曾对数千年一贯制的春节期间的舞狮、龙灯、灶火、采莲船感到满足;而今天却不断地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大型春节文艺晚会提出意见。这说明个体文化欣赏对传统春节从内容到形式的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春节文化的形式。首先,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如电视、网络等,使传统春节文化的生活方式由“群聚”变为现在的分散化、家庭化的活动趋势,从而使一些传统的年节文化内容及形式受到一定程度的冷落。其二,现代科技新产品的出现,如电话拜年等改变了拜年方式,削弱了走亲访友的传统。这些形式上的变化并不全然是有益的,它对春节的内容和意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鞭炮”在城市中的坎坷经历

放鞭炮是传统春节的重要祭祀仪式和欢庆活动之一,古代人们过年期间燃放鞭炮是认真、严肃、神圣和喜悦的。爆竹声声,增加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人们兴高采烈,心花怒放,鞭炮声响遍大街小巷,响遍田野乡村,宣泄了人们巨大的心理能量。但由于燃放鞭炮容易造成噪声污染和空气污染,也容易对儿童造成伤害,并引发火灾,许多城市先后通过立法禁放鞭炮,这引起许多人的强烈抵触。近几年来,由于众多民俗专家和传统文化保护者的呼吁和广大群众的强烈要求,大陆的城市逐步取消了全面禁放令,改为限制时间和地点的燃放许可令。而且,环保和技术部门不断着力开发出成本低、污染小的安全鞭炮代替污染严重、危险性强的鞭炮,满足了社会的、文化的以及个体心理的需求来减轻燃放鞭炮的负面效应。这种由无限制到禁止,再到半限制性和半开放性的城市政策的转变,其中蕴涵着传统仪式、理性规则、文化传承、社会心理、现代技术和观念等各种因素之间相互角力以及争取优势互补的过程。

春节的功能解释

中国人的以家为本的传统思想与西方主流社会倡导的人与人之间自由平等的意识形态,在根基上形成鲜明的对比。春节期间家人的团聚能让老人们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有利于中年人之间相互交流信息联络感情,使年青一辈有机会对父母的养育表达感激之情,以及给孩子们提供亲密健康的成长空间。破除了各种禁忌的束缚后,人们相信“年”是来自于一种传说,而它能够不被现代社会生活淘汰而生存到现在的原因在于,春节时家庭团聚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一种普遍的心理需求。虽然其内容不断变化、形式不断丰富,但它旨在满足人们身心回归、给予现代人某种人文关怀的实质意义成为其存在发展的最大理由。

慰藉个体心理的功能

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向世俗化、理性化和功利化方向发展,人们之间的沟通日益困难。春节来临,流动的人们从四面八方回到家里,所有的工作都暂时停了下来,人们聚在一起倾吐真情,享受着“共同体”意义上的皈依。只有这时,人们才在无拘无束中享受到“沟通”和理解。对个体而言,过年与平时最不同的是大家都从功利性或理性的世界里暂时解脱出来,以真诚的情感面对亲人与朋友,相互之间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温馨。大年初一开始,人们便相互拜访,以拜年的形式交流彼此日渐陌生的感情,寻找正式组织生活中难得的生活经历。特别是对于侨居海外的华人华侨来说,春节是他们与国人共享的传统节日,是继承和传播民族文化、维系民族认同感的重要载体。因此,个体及家庭对春节倾注的感情、财力和物力虽然非常巨大,但都产生出一种“值得”的心理反应。

社会功能的整合

春节可以增强现代人的归宿感和认同感。在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出现了两个突出的问题:其一是流动人口日益增加,对社会生活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出现了除农村和城市二元社会以外往返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流动群体;其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物化,利益成为人际关系的中轴,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们越来越感到人际交往中的冷漠、疏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短暂化和功利化。相比较而言,与上述的利益追逐不同,春节期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馈赠与分享。流动着的人们也暂时停下来,多数都要“回家看看”。这些特定时期内社会普遍行为所展示出来的大众心理,形成一种全民族范围内的集体意识,以及一种集体伦理。春节期间,人们还凭着种种活动增进相互间的交流,体会到了个人依附家庭、家庭依附亲属和乡邻、乡邻依附社区、社区依附城市或地方、地方属于中国的情感,并由此产生了差异中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春节对于中国社会和民众精神的意义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发展新传统、促进春节文化转型是处于现代生活中人们的必然要求,也是春节文化传承的必然趋势。(信息来源:《中国民族》)

除夕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

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这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荤。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主人请客以大吉、槟榔(古俗敬槟榔,今用青橄榄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赠上大吉贺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赠,俗谓转敬式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初一早,不少舞狮班及英歌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各户参拜贺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还有手摇万年青叶(俗谓摇钱树)或手执书有“招财进宝”等吉利句小红纸贴于人家门上的;或是吹唢呐、敲竹板、唱歌谣、做四句、说吉利话挨家贺年的,都趁着讨点赏钱。初二、初三日乡村圩镇多组织有庆新春文娱活动,除搭戏棚演潮剧、山歌剧、做皮影戏外,还有大锣鼓队、虎狮队、英歌队、舞龙队等沿街挨村寨游行表演。今还有映电影、赛球、书画展、猜谜语等。白天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一片迎春的热闹喜乐气氛。

吃团年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 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 首先必须“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场,必须用松枝掇草扫刷。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斋菜。 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这时,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拜年,送大桔

拜年,又称为“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送他们这种祝语,他们会对你十分友善。落座后,主人会殷勤沏上闻名遐迩的潮汕工夫茶待客。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有好诣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因此,民间有善诣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回娘家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传统的春节是一个时间跨度较大的节日,从喝过腊八粥、二十三过小年,到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再到元宵节,总共一个多月的时间;而在当代,城市里过春节主要集中在除夕一正月初六这几天,农村地区也只把大年三十到初八被看作是在过年。半个多世纪以来,黑龙江地区的春节经历了由传统习俗到现代节日的重大转变,从“办年货”、禁忌仪式、走亲访友、心理变化这四个主要方面对这一变化进行分析:

“办年货”

储备过年用品俗称“办年货”。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整体在物质生活上并不充裕,因此“办好‘年货”,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在原料不丰富的情况下,要把食物做得花样繁多且味道可口,才能把过年的气氛烘托起来,这往往依赖于家庭主妇的智慧和手艺,以及全家人的共同参与。

现在,“办年货”更多意味着商家发财机会的到来。无论是原料还是成品都可以在超市里买到,因此省去了“忙年”的许多麻烦。商品的极大丰富方便了生活,满足了食欲,却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忙年”时老少同乐的喜庆和兴致;此外,由于商品标准化的特性,各地各家的“年货”的口味都大致相同,地方特色迅速消失,很多黑龙江地方传统的食品已经消失了。

禁忌仪式

在黑龙江的传统社会,人们相信过年是一个时间转换的关口,大年三十人们往往通过贴门神、春联、放爆竹等方式,以达到驱邪的目的。年夜饭也是一个重要仪式,做好年夜饭后,先要盛出一部分用于祭拜祖先神灵,并点燃香火、焚烧纸钱请其享用。接着全家人按辈分顺序依次团坐,共吃“团年饭”,共话家常理短。饭后,小孩子要依次给长辈们磕头拜年,而长辈分给他们几角压岁钱。除夕夜老人会在院子里点起火堆,等火堆烧旺,每个人都去火堆旁烤烤,一为驱邪,二为祈祷来年红红火火。人们还通过扭大秧歌等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排除一年的忙碌和压抑,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难得的狂欢中。

现在,人们不再相信什么禁忌,不再搞烤火的仪式,放爆竹的热情降低很多,并且城市有禁放令,年夜饭已从家庭走向酒楼,“团年饭”丰富却引不起现代人的的食欲,小孩的压岁钱变成大面值的钞票等等。由此可见,传统仪式逐渐被现代消费行为取代,过年更像是全体国民的一个普通假期,远不像从前那样占有主导地位。

走亲访友

与物质、仪式方面的巨大变化相比,黑龙江过年走亲访友的传统一直被完好的保留下来。虽然部分人因工作的原因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但大多数人还是维持着亲属间在春节期间相互走动,借拜年探访亲友联络感情的习惯。他们一般的做法是:除夕和初一在父系长辈家团聚;初二在母系长辈家团聚;初三姊妹间走动或甥侄拜访姑舅;初四开始其他的亲属或朋友之间互相拜访。与过去不同,现在如果两家相隔太远,亲自走访不便,会有各种不同的高科技手段代替直接的问候,如用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同时,借助这种简单易行的方式,拜年的范围比以前扩大了许多,但对对方的影响并不深入,不过相当于一种礼节性的问候。

心理变化

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等同于趋吉行为,人们受信仰所致都是主动参与其中的,无论是吃年夜饭,_还是贴春联,个体本身发挥着巨大的能动性。春联的内容,祝福的话语,都由个体来决定,而不是外在因素操纵。每个人都发自内心,自由地选择、表达与宣泄,以达到满足和愉悦的目的。所以在传统意义上,春节习俗成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源泉,起着维系民众心理、调动来年生产积极性的作用。

近年来,即使是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们也开始抛弃传统的过年的许多习俗,某些方面吸收了商业的因素,如从“办年货”向纯粹的“买年货”的转变。随着商品和市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无孔不人,在一定程度上,个体已不再成为过年的主体,而成为被主流意识形态控制的电视观众,被剥夺了本属于民间、属于自己的文化话语权,人们成为复制消费性商品文化的被动消费者,成为庙会广场和商店马路边的观众和看客。除了亲友团聚仍发挥着相当的社会关系网络的支持作用以外,依靠只剩下一些虚构形式的民俗,人们已感觉不到春节文化对个体的实质意义。连现在的小孩子都表示,除去大量压岁钱所带来的喜悦,他们并不知道过年和一般假期的区别在哪儿,反而大大缩减了他们与同辈群体游戏相处的时间,这与几十年前的孩子们期盼新衣美食,更期盼热闹的心理截然不同。

“礼”和“利”的博弈

中国传统春节本身反映出农业社会的许多特征,如“年夜饭”等各种仪式寄托着劳动人民渴望丰收、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新中国建立以前的数千年,春节的传统之所以从内涵到形式变异程度不大,正是由于稳定的农业生产方式制约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不仅工业和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支柱,就农业而言,也由过去的单一种植发展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这对黑龙江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经济高速的发展引起了人们日常的物质和文化的生活方式、消费心理、价值观念、个体素质等方面的变化,在现代性压迫下的人们不自觉得按照理性和交换的规则追求着在社会生活中“有利于我”的位置。价值观的变化导致对春节的传统期盼的降低,个体素质的发展对春节的现代意义的要求上升,物质基础和消费心理消除了平日和节日在物质上的差别,商业文化以绝对强势侵占了节日市场以及广大群众的心理,对春节的传统向往已不复存在,总而言之,“利”在现代生活中的泛滥强烈压制了人们对传统的春节习俗,即“礼”的恪守。

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对传统春节的影响

旧时人们曾对数千年一贯制的春节期间的舞狮、龙灯、灶火、采莲船感到满足;而今天却不断地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大型春节文艺晚会提出意见。这说明个体文化欣赏对传统春节从内容到形式的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春节文化的形式。首先,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如电视、网络等,使传统春节文化的生活方式由“群聚”变为现在的分散化、家庭化的活动趋势,从而使一些传统的年节文化内容及形式受到一定程度的冷落。其二,现代科技新产品的出现,如电话拜年等改变了拜年方式,削弱了走亲访友的传统。这些形式上的变化并不全然是有益的,它对春节的内容和意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鞭炮”在城市中的坎坷经历

放鞭炮是传统春节的重要祭祀仪式和欢庆活动之一,古代人们过年期间燃放鞭炮是认真、严肃、神圣和喜悦的。爆竹声声,增加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人们兴高采烈,心花怒放,鞭炮声响遍大街小巷,响遍田野乡村,宣泄了人们巨大的心理能量。但由于燃放鞭炮容易造成噪声污染和空气污染,也容易对儿童造成伤害,并引发火灾,许多城市先后通过立法禁放鞭炮,这引起许多人的强烈抵触。近几年来,由于众多民俗专家和传统文化保护者的呼吁和广大群众的强烈要求,大陆的城市逐步取消了全面禁放令,改为限制时间和地点的燃放许可令。而且,环保和技术部门不断着力开发出成本低、污染小的安全鞭炮代替污染严重、危险性强的鞭炮,满足了社会的、文化的以及个体心理的需求来减轻燃放鞭炮的负面效应。这种由无限制到禁止,再到半限制性和半开放性的城市政策的转变,其中蕴涵着传统仪式、理性规则、文化传承、社会心理、现代技术和观念等各种因素之间相互角力以及争取优势互补的过程。

春节的功能解释

中国人的以家为本的传统思想与西方主流社会倡导的人与人之间自由平等的意识形态,在根基上形成鲜明的对比。春节期间家人的团聚能让老人们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有利于中年人之间相互交流信息联络感情,使年青一辈有机会对父母的养育表达感激之情,以及给孩子们提供亲密健康的成长空间。破除了各种禁忌的束缚后,人们相信“年”是来自于一种传说,而它能够不被现代社会生活淘汰而生存到现在的原因在于,春节时家庭团聚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一种普遍的心理需求。虽然其内容不断变化、形式不断丰富,但它旨在满足人们身心回归、给予现代人某种人文关怀的实质意义成为其存在发展的最大理由。

慰藉个体心理的功能

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向世俗化、理性化和功利化方向发展,人们之间的沟通日益困难。春节来临,流动的人们从四面八方回到家里,所有的工作都暂时停了下来,人们聚在一起倾吐真情,享受着“共同体”意义上的皈依。只有这时,人们才在无拘无束中享受到“沟通”和理解。对个体而言,过年与平时最不同的是大家都从功利性或理性的世界里暂时解脱出来,以真诚的情感面对亲人与朋友,相互之间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温馨。大年初一开始,人们便相互拜访,以拜年的形式交流彼此日渐陌生的感情,寻找正式组织生活中难得的生活经历。特别是对于侨居海外的华人华侨来说,春节是他们与国人共享的传统节日,是继承和传播民族文化、维系民族认同感的重要载体。因此,个体及家庭对春节倾注的感情、财力和物力虽然非常巨大,但都产生出一种“值得”的心理反应。

社会功能的整合

春节可以增强现代人的归宿感和认同感。在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出现了两个突出的问题:其一是流动人口日益增加,对社会生活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出现了除农村和城市二元社会以外往返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流动群体;其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物化,利益成为人际关系的中轴,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们越来越感到人际交往中的冷漠、疏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短暂化和功利化。相比较而言,与上述的利益追逐不同,春节期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馈赠与分享。流动着的人们也暂时停下来,多数都要“回家看看”。这些特定时期内社会普遍行为所展示出来的大众心理,形成一种全民族范围内的集体意识,以及一种集体伦理。春节期间,人们还凭着种种活动增进相互间的交流,体会到了个人依附家庭、家庭依附亲属和乡邻、乡邻依附社区、社区依附城市或地方、地方属于中国的情感,并由此产生了差异中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春节对于中国社会和民众精神的意义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发展新传统、促进春节文化转型是处于现代生活中人们的必然要求,也是春节文化传承的必然趋势。(信息来源:《中国民族》)

除夕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

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除夕前一二天,家家户户制作各式@品,以备过年之用。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过年夜守岁之俗十分普遍。守候新春来临,新年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桔,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这天多数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荤。早餐后大人携小孩带上大吉到亲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贺发财添福等吉利话;主人请客以大吉、槟榔(古俗敬槟榔,今用青橄榄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赠上大吉贺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赠,俗谓转敬式换吉,意在回敬美好祝愿。

初一早,不少舞狮班及英歌队敲锣打鼓到各村各户参拜贺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还有手摇万年青叶(俗谓摇钱树)或手执书有“招财进宝”等吉利句小红纸贴于人家门上的;或是吹唢呐、敲竹板、唱歌谣、做四句、说吉利话挨家贺年的,都趁着讨点赏钱。初二、初三日乡村圩镇多组织有庆新春文娱活动,除搭戏棚演潮剧、山歌剧、做皮影戏外,还有大锣鼓队、虎狮队、英歌队、舞龙队等沿街挨村寨游行表演。今还有映电影、赛球、书画展、猜谜语等。白天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尽兴游赏观看,一片迎春的热闹喜乐气氛。

吃团年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 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 首先必须“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潮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场,必须用松枝掇草扫刷。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斋菜。 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这时,家中若有客人,女主人就会献上新炸斋菜一盘,再泡上香醇的工夫茶,让你尝尝遐迩闻名的潮汕小食的美味。

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

拜年,送大桔

拜年,又称为“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送他们这种祝语,他们会对你十分友善。落座后,主人会殷勤沏上闻名遐迩的潮汕工夫茶待客。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有好诣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因此,民间有善诣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回娘家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这习俗,潮汕人称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中午饭而已,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