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原因及方法?
是人类根据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和生活实践经验的智慧总结。
二、二十四个节气是怎样定出来的?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直射到地球上的某些纬度为出发点制定出来的。所以它属于阳历的范畴,每个节气的开始与阳历的一定日期基本上可以对应,最多相差一两天。
地球每365天5时48分46秒围绕太阳公转1周,每23小时56分4秒还要自转1次。由于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以北半球来讲,太阳直射在北纬23.5°时,天文上就称为夏至;太阳直射在南纬23.5°时称为冬至;夏至和冬至是指已经到达夏、冬两季的中间了。一年中太阳2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称为春分和秋分;春分和秋分是指春、秋两季的中间;这两天的白昼和黑夜一样长。这样,一年就可以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划为4段。如将每段再分6小段,每小段约15天左右,全年就可分为24小段,于是就产生了二十四个节气。
我国秦汉时代就把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定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从二十四个节气名称的含义,可以看出反映四季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叫做“四立”,是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但由于各地气候不同,所以四季起始的时间和长短各地也不完全一样。反映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4个节气。
而有关气候、天气和物候的现象往往带有地区性的色彩,如其中的“霜降”节,在阳历10月23日左右,意思是指这一节气的来临,大地将产生初次结霜的现象,但我国南方的福建省南部、台湾省、海南省等地区,全年无霜;相反,东北的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北方地区的初霜,又较此时期为早。这是因为我国人民在秦汉时代比较集中地居住在黄河流域一带,二十四节气主要是根据那时黄河流域的气候与农事活动的关系而定出来的。由于秦汉到现代我国气候变化很大,目前长江流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应用。同时15天一个段落,在安排农业生产时较为方便,因此,我国农村各地都习惯用它。可是,我国地域广大,各地气候不同,有的地方安排农事活动,实际上并不是只按节气的字面意义,而是把它作为一个时段来应用的。具体地说,各地安排农事活动,还是要按照各地气候、农作物的特性和土壤的不同来决定的。例如,黑龙江省和广东省要想按节气的字面意义来安排农事活动,那就根本不合适了。
三、二十四节气是谁定的?
24节气是颛顼研究出来的。颛顼帝二十岁登帝位,在位七十八年,寿九十八岁,在位期间创制九州,使中国首次有了版图界线,建立统治机构,定婚姻,制嫁娶,研究男女有别,长幼有序。颛顼改革甲历,定下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后人推戴他为历宗。
24节气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24节气的划分。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依次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四、二十四节气是依据什么制定的?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所定的,也就是太阳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的位置所制定的,也就是每15°制定一个节气。因为二十四节气是农历中的阳历部分,所以与月亮无关。
希望能够帮到LZ。回答完毕,望采纳。
二十四节气是什么
五、二十四节气,是古人依据什么而制定的?
到秦汉时期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方法一般是测出两次冬至之间的时间然后24等分。叫做平气法的。
所以这种方式事实上是依据正午日影长短,或者说,正午太阳高度。
清代已经是西洋的天文学了。
采取另外的方式来算节气,就是根据太阳的黄道坐标。
如果以地球公转的角度来看,就是这样(明、清代引入的西方天文学是地心体系)。
二十四节气是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祖先在历法上的一个独特创造。在外国的历法中只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分别作为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开始。而我国历法中是“四立”作为四季的开始,即春季始于立春,夏季始于立夏,秋季始于立秋,冬季始于立冬。二十四节气在我国是逐渐确定和完整起来的。
从天文学意义上来讲,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的轨道(黄道)360°,以春分点为0点,分为24等分点,两等份点相隔15°。每个等分点设有专名,含有气候变化、物候特点、农作物生长情况等意义。
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
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淮南子》一书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依据什么而制定的?
具体来说,开始是一个规则,它是由我们国家某个地区的居民通过观察每年的气候周期性变化来总结的。它也逐渐建立起来。几年前,在楚国的丝绸书中发现,有传说说两个神马生了四个儿子,每个儿子控制两个到两个。关于其他节气没有什么可说的。可以看出,春季和秋季的春分点和冬季和夏季的溶胶点很早就建立了。毕竟,这个太阳术语几乎可以用肉眼看到。
而且,我国的极点测量方法和技术也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冬至中午的太阳阴影最长,夏至中午的阴影最短。这显然是可以观察到的。到秦汉时期,已经有完整的二十四个节气。该方法通常是测量两个冬至之间的时间并将它们分成24个相等的部分。这就是所谓的“平气法”。因此,此方法实际上基于中午太阳阴影的长度或中午太阳的高度。
当然,清朝已经是西方的天文学了。
计算太阳项的另一种方法是基于太阳的黄道坐标。
人们根据古代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即围绕太阳的地球轨道)来制定二十四个太阳术语。每个太阳项对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15°到达的某个位置。制定气候法。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被古人称为“黄道”,也称为“太阳路径”。黄道被等比例分成24个部分,相隔15°,形成24个太阳节。 24个节气实际上是24个季节性点,每月2个。 24个太阳学术语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周期,从根本上总结了一年中不同时间太阳在黄道上的不同位置,确切的冷热时间,自然现象的规律,例如降雨和降雪,并且记录了自然界中一些物候现象的时刻。
二十四节气古人是根据农时来制定的,可以依靠二十四节气,什么时候种什么东西,这样在古代也有种农作物也有了依据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被正式定于历法是在公元前104年,就在由邓平等制定的《太阳历》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是古人根据地球在环绕太阳运行的纬度上所处位置划定的,属于阳历的范畴,是中国历法的独创。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