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读书,真的是挺惭愧的,工作后的这么多年读的非工具书加在一起都没有高中时读的多。工作当中要用到一些营销类的专业书籍,怀孕生娃要看母婴书,就是没有时间看看其他所谓的“闲书”。
最近,偶然听了一个迟子建的作家访谈,突然对这个女作家感兴趣,又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于是买了一本《烟火漫卷》回来看,感觉被迟子建吸引了。
说说为什么喜欢这本书。
全书分为两部分:谁来署名的早晨和谁来落幕的夜晚。
从名称就可以看出,小说分成了开始和结局。
在这本书里,有非常多和非常长的段落,描写哈尔滨这座东方与西方交融的冰雪城市里的街道、房屋、人们的穿着。你可以从这些弯散桥描写中,勾画出城市的背景,也可以细致的描绘出每一个人物所处环境的细微差别。
开篇的第一句话――为城市破晓的,不是日头,埋猛而是大地卑微的生灵。开篇就告诉我们,这就是一本记录形形色色笃定坚实的普通都市人的小说。
书里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刘建国普通人,他开着一辆二手救护车,在各大医院穿梭,接送那些上不了医院正规救护车的病患。开这种车,心理压力和劳动强度都很大,随时要面临病人的突发情况甚至死亡。
刘建国之所以选择这个职业,跟他多年前的一段往事有关。受好友于大卫之托,将于大卫的孩子送到孩子的奶奶那里,但是这次旅途却是于大卫和孩子的分别,火车还没有到站,孩子丢了。刘建国开启了漫漫寻找之路。开救护车能给刘建国带来一点心理安慰,或者可以说是另一种救赎,同时也能让他接触到天南海北形形色色的人,说不定有一天能找到那个孩子。刘建国无法掘晌放下这份愧疚,自己也没有成家生子,仿佛自己的幸福快乐、阖家团圆是对于大卫的另一种伤害。
刘建国的妹妹刘骄华,是一位从警多年的狱警,见惯了监狱里那些因为家庭矛盾而走上犯罪道路的女犯人,刘骄华总结出了:女人一定要经济独立,男人一定要有事业心,这样夫妻关系才能维持好;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不能总是腻在一起,久而久之会彼此厌倦。因此力排众议的选择了长年在外的考古工作者老李。一个长年在外,一个长期值班,小别胜新婚的夫妻到了退休以后,四目相对的生活反而产生了很多的矛盾。两个长年忙工作的人,因为疏于对子女的关心,刘骄华的儿子也是让她在退休后操碎了心。
刘建国的哥哥刘光复原来是一个企业的负责人,辉煌半生,晚年患癌症,想要留下一些能够让人记住自己的印记,耗尽家财拍摄了一部记录哈尔滨工业起步、跋涉、衰落和振兴的过程,结果因为拍摄水平有限,无法成片。妻子去照顾孙子,留他一人在老房子等待死亡。
还有书中出现的刘建国车上的帮手黄娥,带着的孩子叫杂拌儿;丢了孩子的于大卫最终选择原谅刘建国,于大卫的妻子谢楚薇,因为丢失孩子郁郁寡欢,人到中年因病切除子宫,把中年后无处排解的思子之情转移给杂拌儿等等。
所有的人物都是充满烟火气的,平凡、普通,各有各的开心欢喜,又各有各的不幸哀愁。
我们可以在书中体会到那些失落、郁闷,感受到刘建国的压抑和内心无处安放的痛苦;也对于大卫一家失去孩子后虽悲伤却还能够尽量平和对待刘建国的举动,看到了知识分子的体面和内敛情感。和于大卫相对立的人物是黄娥,一个举止随便的女人,因为和别的男人有染导致丈夫离家出走,却又意外的有着正义感,对怀疑贩卖假酒的邻居毫不犹豫的举报。
每个人物都不是单薄的,不是非黑即白的人,更多的时候在灰色游离。你不能说他是个好人,好人的疏忽大意造成好友全家无尽的痛苦;你也不能说她是个坏人,坏人举报造假、热心照顾邻居等等这些。
正如我们生活中那些熟悉的同学、朋友、同事,总有些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我们总是有所保留,谨慎而克制的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是总有那么一刻会因为这烟火被感动,时刻提醒我们,生活虽然充满苦难,但是还是值得我们负重前行,因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