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腿比较长,直,细穿什么裤子好看?搭配什么衣服、鞋子?
腿细的人很好选择裤子,但是还需要遮住臀部小的缺点,下面介绍几种搭配:
1、尽量避免穿紧身裤,这样会把臀部小的缺点崭露无遗,所以除非上衣是长款,可以遮住臀部以外,最好不要穿紧身裤。
2、可以穿淡色系的牛仔裤。由于腿细,所以颜色完全不会影响身形,只会把腿细这个特点崭露无遗,给别人一种身材好的印象。
3、也可以考虑休闲裤,颜色最好不要选黑色,也不要选直筒的,可以选类似哈伦裤版型的。配一双细的高跟鞋,可以起到提臀的效果。
4、如果可以选出裤子以外的其他装扮的话,希望最好穿裙子,短裙既可以表现腿细的特点,还能掩盖臀小,一举两得。
调查报告的范文 关于中学生乱花钱的现象
我们同学们生活的学校是一个小社会,它必然也会受到大社会的影响。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攀比现象更是如此。攀比现象在各个班级在我们每一个同学的身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严重有碍现代中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攀比是一种很不好的风气,它不是比学习、比勤奋、比文化素质,比团结友爱,而是变着法儿比吃、比穿、比打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不良的攀比之风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令人担忧。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有必要对此现象有所了解。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讲解攀比现象对中学生的危害。
一、攀比现象的表现形式
一是比吃喝。这次你吃麦当劳,下次我就吃肯得鸡,你吃一次,我就吃两次。你喝一元的矿泉水,我就喝三元的冰红茶。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家长给的一个月的生活费不到一个星期全部花光。远远超出一个中学生和一般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于是向同学到处借钱。但借钱毕竟是要还的,久而久之就发展为偷,成为一个品德败坏的学生。这种现象在同学之中是有发生,最后还得有老师来处理,家长来买单。有害自己,有害家庭。
二是比穿戴。当今的中学生从头到脚可谓是被名牌全副武装,穿“李宁”,我就要穿“耐克”,弄了一身“华伦天奴”,我就弄身“船王”。其实这样的名牌与我们中学生的身份和年龄很不相符,名牌在身很容易招来别人的嫉妒,中学生身体长得快,今年的衣服明年就不能穿了,浪费极大。
在一个班级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名家境不太好的同学,母亲在工厂里当后勤工人,父亲在外地打工,但突然她却穿着一身的名牌服装。问其原因她承认是虚荣心在作怪。这名女孩子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她也觉得那些衣服太昂贵了。但她觉得如果不跟上名牌的潮流就太落伍了,但是当她一身名牌出现在同学们中间的时候,他自己倒觉得很不自在。
三是比时髦。很多中学生都有手机,而且是一个比一个新潮,一个比一个高档。据我的了解很多学生并非完全看中手机的方便,更重要的是因为拥有手机是一种时尚。不是用来打电话,更多的是用来做mp3和mp4,更为严重的是用作考试作弊的工具。还有将头发染成花的,自以为时髦。
四是比排场。主要是比过生日的排场,张三同学过生日花了三百元,请了一桌,七八个同学吃了一顿;李四同学过生日就请两桌,大吃大喝后还要请同学唱卡拉OK;王五同学过生日时,就更不得了了,反正谁也不愿输给谁。其实生日不是庆祝自己,应该是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特别要感谢自己的母亲在这一天将你带到这个世界。
五是比玩乐。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不少人总是把玩字放在第一位。比着上网吧,比着去蹦迪,比着上歌厅。还有,比外出旅游,你到武当山,我就到张家界,你到张家界,我就到九寨沟,你到九寨沟,我就到新马泰,反正一定要比个赢。最后不堪负重的是自己的父母。
攀比现象的表现形式还有很多,以上是在中学生中的五种形式。还有一种更为荒唐的攀比---吃安眠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下面我们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
二、攀比现象的心理学分析
心理学认为人的任何一个行为都有一定的心理基础,攀比也是如此。而比是人近乎本能的活动,人是在不断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也是在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的。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比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时刻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但怎样使这种比指向积极的方面,避免其中的负面影响,这是我们每一位同学必须思考和弄清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一位老师的职责和义务。
攀比心理通常是以“自我”和“虚荣”为基础,追求的是“别人有的我要有,别人没有的,时尚的东西我也要有”,以显示我和你有“公平”的待遇,甚至我比你好,从而获得心理满足。中学生处于人生的特殊阶段,身体迅速发展,对身边的新生事物天生好奇,由于思维能力的缺欠,往往作出错误的选择。若不加以正确引导,虚荣心会逐渐膨胀,心理产生价值偏移,必然导致缺少理性的盲目攀比。
心理学认为,中学阶段是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过程实质上是个体反映社会现实的过程。在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就得与社会与人广泛接触。大量好的和不好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地输入同学们的大脑,而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学生往往缺少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能力,而好奇成为第一需要。社会上的攀比之风必然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社会上很多明星的作秀成为学生攀比的榜样。于是有的同学将头发染成花的,有的同学好好的牛仔裤挖几个窟窿。所以从众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导致中学生相互攀比的重要原因之一。
显然,盲目攀比对个体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不利的,而理性的比较才是我们中学生真正应该提倡的心理模式。
三.攀比现象对中学生的危害
中学生多数在学校住读,相比之下有了更多的可供自己支配权利,而中学生的自制能力还很欠缺,因此,就造成了中学生盲目的的乱花钱,与身边的同学进行攀比的不良现象。
生活攀比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贫富差距逐渐拉大。从而使的学生的日常消费有了较大的差别。一些家里贫穷的学生追求富家孩子的穿着打扮,攀比使得在家中务农的父母不堪重负。来自农村的同学都知道,大多数的农民仍然依靠种地和外出打工来维持基本生活费用。一年四季忙于种地打工的父母往往是一分一角地将钱积攒下来供我们读书。我们挥霍的不是纸币,而是父母的生命。盲目的攀比使中学生丢掉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古人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最大的孝道。来自农村的中学生很容易走两个极端,一部分学生着力于通过努力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改善自身的生存状况,另一部分则开始追求物质上奢华的享受,经常逃课跟一群狐朋狗友混在一起。什么远大抱负、崇高理想就会被抛在脑后,变得麻木。最后必然是不学无术、走上歧途、违法犯罪、危害社会、危害家庭。
衣着攀比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中学阶段刚好是一个人在长身体的关键时期。有一些衣服,如紧身衣,牛仔裤……过紧的束缚身体,从而影响了身体的正常发育。另外,不符合中学生的穿着也容易遭受不必要的意外伤害,说不定就会有不良分子看到你的这身昂贵的或充满诱惑力的装束而起了歹心,不仅我们的人身受到威胁,也可能给自己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那么,中学生应该有怎样的衣着形象呢?首先是要注意衣着美。中学生的衣着美,应该表现为整洁、得体、协调和宽松。提倡穿校服,以充分体现人人平等。除了穿校服外,无论穿什么衣服,都要经济实惠,量力而行,不要给家里带来过分的经济负担。大家都看过不少香港、台湾、新加坡和民国时期的电视剧,里面的中学生从早到晚,一年四季都是一身校服,活泼大方,非常可爱。电视剧《李小龙》就是如此。我们看电视剧不能只是追求故事情节,更多的应该是受到教育。
盲目攀比影响健康、荒废学业。校园攀比之风有害身心健康,影响中学生健康成长。将心思花在攀比上造成学业荒废。比如说,送贺礼、办生日宴会容易滋生攀比心理,养成大吃大喝、吸烟酗酒的恶习。再如,有的学生吃罢生日宴后找乐,要么聚众赌博,要么去歌厅,过早涉足成人的领域,染上社会不良习气,很容易误入歧途。有的同学将头发染成花的,以为时髦,其实染发剂都含有致癌的成分,长期染发容易得皮肤癌。有的同学上课无心听课,总是在那里摆弄小梳子和小镜子,将学业忘得一干二净。
四、中学生应有怎样的消费观念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把握好四个字:“适度消费”。该花的钱,父母不会吝啬;可花可不花的钱,不妨适当节制,把钱花到“刀刃”上;不该花的钱,要坚决不花。把握住这样的原则,就能远离攀比,杜绝不正当消费。
首先是不要盲目攀比。要正确地认识自己也要正确地看待别人,不要受表面现象影响。比较是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方式,然而比较要得法,知己又知彼才能知道是否具有可比性。知己知彼后,心理失衡现象就会大大减低,也就不会产生那些心神不宁、无所适从的感觉。保持平常心。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常心是非常重要的,要时刻清醒地认识自己、控制自己,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虽然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只要下定决心去做,就一定能够成功。以平常心对待一切,还自己一片宁静。从实际出发 。要培养自己的务实精神,以“实事求是”为精神准则,没有务实精神,考虑问题从现实出发,不要跟着感觉走,目标要实际,做一个真正务实的人。 学会思考 。遇到事情首先要仔细思考,不要盲目地跟着感觉走或者随大流。看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
二是树立正确的服饰观念。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服饰观念,使自己的形象更加符合一名中学生。中学生都是消费者,应当树立勤俭、节约、朴素的作风,不能增加家长的负担,所以不能与社会青年一样追求时髦,而应以中低档服装为选购对象。服装款式有较明显的区别。女生不宜穿透露性强的服装,不穿超短裙。以“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为原则,不着奇装异服。 不染发,男生不蓄长发。不穿带有多种装饰物或非常艳丽花俏的服装,免得课堂上分散周围同学的注意力。集体活动要穿校服。中学生的主要的任务是学习,而不是打扮。不要盲目地追随潮流,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是树立适度消费的观念。适度,就是要适家庭经济条件之度,花钱要考虑到家庭的承受能力,不顾家庭生活条件而追求超前消费是不应该的。父母辛苦工作抚育孩子本已不易,怎么能以自己可花可不花的消费要求加重他们的负担呢?比如身体发育需要的营养饮食,培育智力需要的有益书刊,符合中学生身份的衣物,该买的就买。而时髦地去穿、去吃、去玩,互相攀比花父母辛苦挣来的钱,是很不合情理的。这种消费行为的出发点是攀比,而不是实际需要。这样比来比去,除了造成极大的浪费之外,还会有更多的危害。这样的实例屡见不鲜的。中学生的消费,几乎百分之百来自家庭的供给,父母辛勤劳动赚来的钱我们能够忍心去浪费吗?
四是要防止盲目消费。盲目消费表现在不管有无好处,有无必要,是否适合自己,而一味地追时髦,赶潮流。只要人家说声:“现在就兴这个”或“这东西国际正流行”,就非要人有我有不可,中学生应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接受科学的消费咨询,多思考消费的目的和效果,防止盲目消费。
五是要抵制不利于健康的消费。有资料表明,有个城市对中学生作了一项调查,吸烟的占35%,饮酒的占38%,会打麻将的占70%。此外,还有同学进营业性歌舞厅、玩游戏机赌博,这都是不良的消费行为。中学生应在修身、立志、促学、健体上下功夫,这样才是一个正派而有风采的青少年。有关专家指出: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商品种类的极大丰富,使人们生活多姿多彩的同时,也使消费活动复杂化。中学生成为消费大潮中一群特殊的消费者。你们虽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却又具有了一定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有调查研究表明,在普通的工薪家庭中,每月在孩子身上的消费约占家庭总支出的一半左右。同时,一些中学生的超前消费行为也让家长难以招架。这些虽然是一部分人的行为,但影响很坏,而且反映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学生去认真的深思。
六是消费分为生存性消费、享受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三个层次。在衣食不愁的基础上,中学生的消费要投向发展的层面。例如,订购有益的书刊,学习电脑,参加促进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不管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节俭的美德不能丢。
七是要在积极的攀比中不断超越自我。首先要解决的是“敢比”的问题。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要鼓励自己敢于同比自己高、比自己强、比自己先进的人比。在攀比中超越自我。其次要解决的是“会比”的问题。“怎么比”常常困扰着不少学生,总是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就会形成自卑心理;总是拿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比,就会形成自负心理。因此,要在积极的攀比中超越自我、认识自我、认识他人,以健康的心态,积极地去攀比,从而少走弯路。
同学们, 让我们每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努力,刹住校园内的攀比之风,让攀比之风远离校园。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让勤俭节约,力争上游之风成为校园的主流。有效克服因感性比较产生的盲目攀比,倡导理性比较所形成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的健康心理模式。祝同学们在警源一中度过愉快而难忘的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