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季羡林在德国的留学经历

来源:www.cc3x.com   时间:2023-07-04 06:50   点击:64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季羡林在德国的留学经历

苦涩童年  

季羡林,字希逋,曾用名齐奘,1911年8月6日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改临清市)的一个小村庄——官庄。  

该县在山东西部几乎是最穷的县,官庄村在穷县中的穷村,季羡林的家在全村中几乎是最穷。季羡林出生后,家境仍然异常艰苦,一年吃白面的次数有限,平常只能吃红高粱面饼子;没有钱买盐,把盐碱地上的土扫起来,在锅里煮水,腌咸菜。一年到头,就吃这种咸菜。  

好在季羡林在故乡只待了6年。在6岁那一年,他离开父母,离开故乡,叔父把他接到济南上私塾。季羡林当时并不用功,玩的时候多,念书的时候少。对正课不感兴趣,但是对小说情有独钟。书桌上摆着《四书》,看的却是《彭公案》《济公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这个时候也开始学英文,当时英文对他来说,是一种非常神奇的东西:那些弯弯曲曲像蚯蚓爬过的痕迹一样,居然能发出音来。  

综观季羡林的童年,从一片灰黄开始,贫困、单调、死板、固执,是他当时生活的写照。  

济南求学  

季羡林在十三四岁时上了济南当地一所三流学校正谊中学。季羡林还是不喜欢念书。对课堂和老师的重视远远比不上他对蛤蟆和虾的兴趣。每次考试,好了可以考到甲等三四名,坏了就只能考到乙等前几名,在班上总还是高才生。  

在正谊中学待了三年以后,1926年,十五岁,考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后转入山东济南高级中学。中学老师胡也频最让他难忘,季羡林从他那里没有学到什么国文知识,只学到了一件事,就是要革命,无产阶级革命。胡也频在课堂上只讲无产阶级文学。  

负笈清华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刚能吃饱饭的家庭出身的人,唯一的目的和希望就是能抢到一只“饭碗”。当时社会上只有三个地方能生产“铁饭碗”:一个是邮政局,一个是铁路局,一个是盐务稽核所。这三处地方都掌握在帝国主义分子手中。在半殖民地社会里,只要一碗在手,好好干活,不违“洋”命,则会有饭吃。  

这样的情势下,季羡林的家庭希望他在高中毕业后能抢到这样一只“铁饭碗”。高中毕业后曾报考邮政局,可惜没有考上。在这样的情况下,季羡林才报考了大学。在出国方面,季羡林以为清华条件优于北大,所以舍后者而取前者。  

清华四年,季羡林认为有两门课对他影响最大:一门是旁听而又因时间冲突没能听全的历史系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另一门是中文系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是一门选修课。陈、朱二师的这两门课,让季羡林终生受用不尽。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  

清华大学毕业后,山东济南高级中学校长宋还吾托人游说季羡林回母校任国文教员。当时除了这条路以外,季羡林已无路可走,于是于1934年秋天到了济南高中。  

留德十年  

当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员远非季羡林的梦想,他急切希望出国留学,于1935年夏入德国哥廷根大学读书。  

季羡林认为,在他一生六十多年的学术研究过程中,德国十年是至关重要的十年,他的学术研究发轫不是在清华大学,而是在德国哥廷根大学。  

在哥廷根的.十年,对于一介穷书生的季羡林来说,他所拥有的就是时间和书籍。学校孤独寂静的环境,正好给了他空前绝后读书的机会。这个时期,他大致阅读两大种类,一类是有关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书籍,另一类是中文书籍。这一时期,除了星期日和假日外,季羡林都要阅读,对当时世界上梵文、巴利文和佛教研究的情况,心中有了大致的轮廓。在哥廷根,他主修印度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进行研究工作。  

1945年秋,季羡林从哥廷根到了瑞士,等候机会回国。  

谦和待人  

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二、季羡林写德国的文章

写作者决心用苦行者的精神到德国来念书的,可是现实的情况又不允许他这样做。而且也做不到不看海棠花。文章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映的战争年代作者十分浓烈的思乡之情。

内容:

早晨到研究所去的路上,抬头看到人家的园子里正开着海棠花,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我想到自己故乡院子里的那两棵海棠花,现在想正是开花的时候。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自家院子里虽有两棵,枝干非常粗大,最高的枝子竟高过房顶,秋后叶子落光了的时候,看到尖尖的顶枝直刺着蔚蓝悠远的天空,自己的幻想仿佛跟着爬上去,常默默地看上半天;但是要到记忆里去搜寻开花时的情景,却只搜到几个断片。搬过家来以前,曾在春天到原来住在这里的亲戚家里去讨过几次折枝,当时看那开得团团滚滚的花朵,羡慕过一番。这是很久以前的事情,现在回忆起来有点儿渺茫。

三、季羡林到德国

1、《泰山颂》:

巍巍岱宗,众山之巅。雄踞神州,上接九天。吞吐日月,呼吸云烟。阴阳变幻,气象万千。

兴云化雨,泽被禹甸。齐青未了,养育黎元。鲁青未了,春满人间。星换斗移,河清海晏。

人和政通,上下相安。风起水涌,处处新颜。暮春三月,杂花满山。十月深秋,层林红染。

伊甸桃源,谁堪比肩。登高望岳,壮思绵绵。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屹立东方,亿万斯年。

2、《季羡林全集》第八卷《观剧》文章结尾季羡林写的诗:

我仍不停地走向前去!

宽广的马路上。笼罩着沉沉的夜气,

扰攘的车马声,没沉了,尘迷的空气,清新了,

一切都布满了严肃的沉寂,

黄白色的灯光,微明了,暗淡了,

引起了幻象残留的痕迹,缥缈在耳边,移在脑际,又深印在心房的一隅,

荧荧的车灯,一个紧跟着一个,无声的在黑暗里游动,

一个个流星似的飞过了,一个个,又幻灭在黑暗中。

3、《季羡林全集》第五卷《我的心是一面镜子》中季羡林写的诗:

留学德国已十霜,归心日夜忆旧邦,无端越境入瑞士,客树回望成故乡。

四、季羡林在德国哪所大学

《 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

作者:季羡林

豆瓣评分:7.3

金庸、白岩松、林青霞、钟敬文等极力推崇的大师

季羡林留给后来者的生命礼物,囊括大师一生精华

精选季羡林1933-2006年创作的文章,时间跨度70多年。

本书分为5个部分,40篇文章,分别从对时间流逝的坦然、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对真实自我的表达,对人间真情的热爱,传递出季羡林先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季羡林先生是当代当之无愧的文学巨擘,在世事沉浮中始终坚守自己的精神世界,顺境不骄,逆境不惧。与大师共语,品味人生百味,这些文章涉及季老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他一生经历的缩影,经过岁月的沉淀和发酵,诠释出大师的百年智慧。季羡林对人生的参悟和豁达的处事态度,或许我们还难以抵达,但我们仍能不停追寻。

《一花一世界》

作者:季羡林

豆瓣评分:8.1

该书分为分为六辑,四十八篇。

季老以朴素的笔触描写对天地万物的情感,一生经历的人、事、物、景,在季老笔下是鲜活感人的,集中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天地万物那种“民胞物与”的大爱。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不只是在诉说着他的情感,更想向世人传达一种力量,跟随季老感受生命、体悟人生,收获内心安宁平静的力量。

《季羡林日记:留德岁月》

作者:季羡林

豆瓣评分:8.3

季羡林先生在德国哥廷根大学苦读十余年,写下了洋洋六卷,煌煌一百五十余万字的日记,真实记录了一代大学者万里悲秋常作客的游子生活和艰难苦恨繁霜鬓的求学生涯。向世人首次全景呈现季羡林先生求学德国的艰难历程,展示了他刻苦律己、发奋求成的可敬精神和心念祖国、心无旁骛的高尚品德。为纪念先生仙逝五载,由江西人民出版社独家出版,重温一代学术大师的往昔风采。

五、季羡林在德国时特别怀念的是谁

季羡林先生会12种语言。 研究涉及14个学科,比较文学、原始佛教语言学、印度中世纪语言学、吐火罗语义学、梵语文学等,尤其是吐火罗文,他是世界上仅有的能看懂吐火罗文的人之一。 季羡林是国际上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这就是他一生努力而获得的成就。季羡林曾经在国外留学,精通德国、英国、法国、俄国等十二个国家的语言,并且还精通于很罕见的吐火罗文,而季羡林是少数了解这种文字的人之一。 他用自己丰富的语言文化,在翻译和研究各国文化上都起到了推动作用,这样的季羡林被称为语言学家是名副其实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