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庐江县的旅游景点
冶父山风景区 距庐江县城东约9公里,峰峦叠翠,庙宇辉煌,古迹遗存,佳传甚多,有“江北小九华”之称。 冶父山自麓至巅凡五里许,群峰耸拔,盘旋而上,远眺江光,俯视五湖(沙湖、黄陂湖、后湖、白湖、巢湖)林峦崤密,雄俊秀丽,甲江淮间诸山,每当大雨初雾,晴空万里,登上顶峰,上有浮云紫雾,下有群峦叠翠,蔚成“冶父晴岚”,旧为庐江县八景之一。 汤池温泉 汤池镇(又称东汤池),古称“东坑泉”,汤池镇因温泉而得名。汤池温泉堪称华东一绝。热田面积大,水温高(63℃),水量大(日涌量达4000吨),化学成份稳定,且富含有十多种对人体保健有益的化学元素。境内旅游景点诱人,山青、水秀、湖美、瀑迭、花奇、树珍、石古、崖悬,被安徽省政府批准为“汤池风景名胜区”。60平方公里的风景区内,63峰72景,分布着九寺十三庵。
2. 庐江县的旅游景点在哪里
米公祠
米芾知无为军期间,书房因藏有晋人墨宝而取名“宝晋斋”。斋前有“墨池”,旁有石丈。后人在此基础上修建米公祠。原祠藏品多毁失,民国年间在旧址上建县图书馆。又建立县文物管理所,内藏历代名家碑刻百余方,有宋徽宗楷书《题唐十八大学士》,米芾篆书《御制文宣王赞》等。1981年9月定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濡须刘氏宗祠
刘氏光裕堂,光裕堂在刘氏宗族中,有多处版本。第一个是内洋光裕堂;其二为赣州信丰光裕堂;其三为湖南涟源市杨家滩俗称杨市,是湘中地区有名的千年古镇,老刘家是杨家滩刘氏的祖居之地。
司令部旧址
新四军七师司令部旧址,座落在巢湖市无为县红庙乡三水涧村,保留有石砖、土木结构茅草加小瓦平房七师司令部机要室,七师政委曾希同志住过的五间房,七师领导同志用过的桌、椅及当年曾希圣亲手嫁接的三棵梨树等,该址89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5年省、县共投资80万元建造700多平方米的纪念馆,并筑围墙保护,定期对外开放,成为无为县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西九华寺
该寺在无为县六店乡境内,座落于巢湖无为、庐江交界处的都督山,为巢湖市重点寺庙,始建于宋景德年间,原名岩石寺,历经战火与文革毁建多次。占地十顷,有松柏环饶古寺,整个寺院在著名都督山顶,依悬崖峭壁九丈石而建,在蓝天白云之下,有青山裹古寺,古寺饶巨岩,气势非凡。寺院建筑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百余间房屋,错落有致。
泊山洞
泊山洞风景区位于无为西南蜀山镇境内的下泊山,距县城38公里,地处无为、庐江、巢湖交界处,军二公路横亘山下。泊山洞是形成于2亿4千万年前的古老的石灰溶洞,奇景秀色,鬼斧神工,被人们誉为“江淮独秀”。全洞面积约4000平方米,游程长500余米,共有三层,分18大景区,86个景点。洞道高低起伏,幽邃曲折,洞中的钟乳石千姿百态,晶莹剔透,且洞中有洞、有山、有水,有泊山洞大佛、龙王宫、灵霄宝殿、黄姑出嫁、鳄鱼汲水、众仙祝寿、泊山龙潭等名胜,洞下层有无底潭,深不可测,其水清甜可口,经专家检验,此水含有丰富的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是优质天然矿泉水。洞外的下泊山,苍松如海,翠竹掩映。山上慈姑庙相传是为纪念黄巢侄女黄姑而建,1996年又投资修建“泊山寺”对游人开放。
森林公园
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为AAAA级,天井山位于无为县城西南40公里,西接庐江,北临巢湖,总面积约1.8万亩,1992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天井山林海茫茫,山谷纵横,奇山、怪石、泉水、古刹、天然洞穴甚多,山谷清泉潺潺,空气清新湿润。天井山因山顶有一口天井,终年不枯不溢,而得名。
万年台
万年台风景区位于无为县鹤毛乡万年台行政村,景区内具有奇山异石、苍松翠竹、蓝天绿水、鸟语花香等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最有特色的每年清明左右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开得如火如荼。主要景点有:水帘洞、牛鼻洞、二郎神石、滴水岩、新月湖、鸳鸯谷、延寿寺等等。
竹丝湖
竹丝湖地处无为西南端的牛埠镇东南部,东临长江,西靠三公山,湖面1.6万余亩,水深平均约3米,是无为县境内唯一的天然淡水湖泊。竹丝湖原名横山湖,又叫黑沙湖。因湖周山多,每年汛期洪水暴发,将山上的竹丝冲入湖内,当地群众撒网打鱼时,网带上许多竹丝,故后改称为竹丝湖。
竹丝湖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其中有山势巍峨的三公山,有似一对情人卧躺在竹丝湖东岸的横山与益山,有神奇的裂山,有两山对峙如桥墩的黄龙桥山,有盛产梅花鱼的清水涧,还有留下许多美丽传说的石婆洼、龙门桥、擂鼓墩、万丈楼等。
黄金塔
黄金塔坐落于无为县无城镇凤河行政村东侧的西河之畔。黄金塔为历史上号称“十里三黄金,凤凰赶麒麟”的所在地。北宋早期,无为境内佛教兴盛,僧侣众多,遂在汰水内辟地建寺,名南汰寺,后又在寺中建塔,形成规模宏大的佛寺建筑群。但由于时代变迁,战争毁坏,南汰寺与黄金塔也迭经动乱,从兴到衰,最后只剩下孤塔一座。据《无为州志》记载,黄金塔建于北宋咸平元年(998年)。
该塔是一座仿木楼阁式砖塔,平面六边形,面阔3.4米,塔高35米,九层砖塔 ,一二层、二三层之间为双层腰檐,腰檐层层仿木斗拱均为鸳鸯交手,底层西半侧设佛龛室,二层内壁东、南、北侧各置一佛龛座,顶部有木质藻井。塔底部为饰有莲花砖雕须弥基座,结构牢固,塔体庞大,逐层内收。其造型挺拔,凝重稳固,巍然屹立。该塔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面修复,是安徽省存世年代最早的古塔建筑,1981年被列为首批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庐江县的旅游景点有哪些
庐江历史悠久,风景名胜众多。古时就有以佛教驰名中外的“江北小九华”——冶父山,有何氏祖先何碱墓和东吴大都督周瑜墓,有雄伟壮观的文庙、奎星楼、金刚寺和武壮公祠,还有千古传颂的“冶父晴岚、金牛晚眺、青帘渔火、水濂雨声、绣溪春涨、黄陂夏莲、凤台秋月、白石冬雪”等庐江八景,以及风景秀丽的冶父山、马槽山、牛王寨、岱鳌山、塔山、凤凰山、庐江公园、汤池温泉等,今部分景区、景点已不存在,现存的有诸多名山趣话、湖光胜景、园台桥洞、泉井古树,还有许多新建的名胜景观,主要有庆复寺、4A级金孔雀汤池温泉度假村等。省政府公布冶父山的伏虎寺、实际寺、金刚寺为重点寺观,先后公布周瑜墓、何碱墓、武壮公祠、果树瓷窑址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县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30多处。
4. 庐江县的旅游景点介绍
庐江最著名的是汤池温泉,汤池镇可以说已经建成了旅游集群,除了温泉还有二姑尖的白云禅寺、金汤湖、相思林、十里长冲等等;冶父山是春秋晚期欧冶子铸剑场所,现有遗址,同时冶父山佛教文化底蕴深厚,先后出现三尊肉身佛在寺中供奉;另外周瑜墓、小乔墓、母子陵、何氏陵园等在省内都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还有环湖(巢湖)大道、岱鳌山、万亩葡萄园、黄陂湖等景点,太多了,不好一一举例;可以浏览庐江的旅游官网:畅游庐江网。上面信息比较全,有景点介绍、旅游线路、旅游资讯、农家乐信息,甚至有1到7路的公交站点与时间表,个别具体问题也能在网站找他们的联系方式。
5. 庐江县城旅游景点大全
冶父山景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有“江北小九华”之称。据传春秋时,铸剑之父欧冶子曾在此山铸剑,山上存有铸剑池古迹,因此得名冶父山。
景区群峰耸拔,俯视五湖林峦崤密,雄俊秀丽,每当大雨初雾,晴空万里,登上顶峰,上有浮云紫雾,下有群峦叠翠,蔚成“冶父晴岚”,旧为庐江八景之一。冶父山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6. 庐江著名景点
这五个景点挺美,值得看看。
1)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
冶父山自古庙宇林立,香烟缭绕,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是旅游避暑的胜景,素有“江北小九华”之称。
冶父山位于皖中的庐江县城城东北十公里处,主峰海拔376米,方圆数十公里,封峭壑深,群山环抱,树木蒙翳,荫蔽天日,密林深处,燕舞莺歌--此处能“仰摩霄汉,而三百六十四峰皆居其下,且可远眺江光,俯视沙湖,每当春秋佳日,芳花红树,如一幅画图,江淮之名胜也”。历代文人墨客,将其突出的景色归结为冶父八景:湖光一览、冶父晴岚、龙池映月、虎洞吟风、兜率参天、响鼓晴雷、百尺松涛。三苏倒影,并由此引出许多妙语佳句传播于世。
2)奎星楼
奎星楼原址位于安徽省庐江环碧园西角,现址位于安徽省庐江县城东新区,奎星为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亦称“奎宿”。在古代神话中,奎星是主宰文章兴衰之神。旧时各地多建奎星楼(阁),以宗祭祀,祈佑一地文章之盛。
庐江奎星楼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时任知县李衍芳倡建,当时的奎星楼建于城北,在文昌宫后。咸丰年初,太平军攻打庐江,与驻守庐城的清军先后3次争夺战,最后于咸丰四年(1854)失守,太平军侵占庐江城,奎星楼不幸毁于兵燹。同治七年(1868),庐江知县着手治理县城的战火创伤,再次倡建奎星楼。
3)周瑜墓园
周瑜墓园,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庐江县城东,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1989年列入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庐江县决定重修周瑜墓园。
4)汤池温泉
汤池镇(又称东汤池),古称“东坑泉”,汤池镇因温泉而得名。汤池温泉堪称华东一绝。热田面积大,水温高(63℃),水量大(日涌量达4000吨),化学成份稳定,且富含有十多种对人体保健有益的化学元素。境内旅游景点诱人,山青、水秀、湖美、瀑迭、花奇、树珍、石古、崖悬,被安徽省政府批准为“汤池风景名胜区”。60平方公里的风景区内,63峰72景,分布着九寺十三庵。素有“天上瑶池,人间汤池”之美誉的汤池温泉,堪称华东第一泉,日涌量达6000吨,水温高达63℃。王安石被贬舒州途经汤池,曾入池沐浴,留下千古绝唱:“寒泉时所泳,独此沸如蒸”。
5)白云禅寺
白云禅寺地处庐江县西南部、与舒城县、桐城市接壤的汤池果树村境内,建于海拔8百米的山峰,又称二鼓峰。白云禅寺原名白云庵,据考证为明洪武三年(1370年)僧妙宁建。寺内有藏经阁、撞钟楼、千年海棠、八卦井,房舍99间半;有回廊及大雄宝殿,主佛数百,高矮不等,神态各异。但可惜均毁于战乱。1978年,果树村群众在寺内发现一块破碎的石碑,为大清乾隆二十五年的“白云庵重修碑记”。1988年原果树茶厂重修白云庵,从山脚修筑999级台阶至山顶,并建四合院寺庙。
7. 庐江县的旅游景点有哪
巢湖旅游景点太多了啊,给你介绍几个吧:
巢湖旅游风景区之—庐江冶父山
巢湖旅游风景区之——冯玉祥故居
巢湖旅游风景区之——汉墓博物院
巢湖旅游风景区之——华阳洞
巢湖旅游风景区之——姥山岛湖中之美
巢湖旅游风景区之——巢湖乌江霸王祠
巢湖旅游风景区之——巢湖周瑜墓
巢湖旅游风景区之——巢湖东庵森林公园
巢湖旅游风景区之——巢湖庐江奇石馆
巢湖旅游风景区之——巢湖皖中奇石馆
8. 合肥市庐江县有哪些旅游景点
岱鳌山以其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悠久深厚的人文底蕴而闻名。
岱鳌山风光秀美,景点甚多。整个风景区由龙王顶、平顶山、马鞍寨、狮子峰、石婆岭景区和陡岗、大化、革新、石冲等水库组成,而作为岱鳌山区域的重要山峰——石小姐峰,至今还流传着渔夫之女石小姐宁愿化作石人也不愿向强权势力屈服的传说。
9. 安徽庐江县旅游景点
安徽省,庐江县有哪些游玩的风景区或者古迹?
大家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
庐江县,隶属于安徽省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合肥市南部,2018年10月,庐江县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庐江县的风景区或者古迹也是不少的,我在这里简单介绍几个:
周瑜墓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庐城镇,墓建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墓地约5亩,北域高约8尺,有封无表,平地起坟,以3×6×12小车纹汉代大砖砌成,墓门向东,墓周围绕以石刻栏杆,旁建木质六角“谈笑亭”。历经千年,冢塌亭倒,石栏毁灭无存。
奎星楼原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环碧公园西角,现址位于庐江县城东新区,奎星为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亦称“奎宿”。在古代中国神话中,奎星是主宰文章兴衰之神。旧时各地多建奎星楼(阁),以宗祭祀,祈佑一地文章之盛。
汤池温泉度假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汤池镇,有数处温泉。 汤池温泉水温高达63℃,水中富含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二氧化硅、硫化物和多种阳离子及微量元素,被誉为"九天福地"。 汤池温泉度假区景点宜人,山青、水秀、湖美、瀑迭、花奇、树珍、石古、崖悬,被安徽省政府批准为“汤池风景名胜区”。
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与皖南旅游区相衔接,成为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是环巢湖旅游圈上的重要景区景点。
冶父山国家森林公园,于1992年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占地面积1.2万亩,主峰兜率峰,海拔376米。主要景点有:冶父晴岚、湖山一览、龙池映月、虎洞吟风、百尺松涛、古木参天、响鼓晴雷、三苏倒影等。
以上是我的回答,不知道能不能帮助到您,不周之处请见谅,谢谢,喜欢就关注一下我,我们一起探讨和努力,再见!
10. 庐江县的旅游景点黄山寨
在合肥,就有很多这样的“名山”,它们的“名”,不在于高、不在于大,而在于风景独特、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千百年来蕴藏了数不尽的故事和传说。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记载有合肥“名山”的故事,如“岚翠千层积,川原四望平”的大蜀山,灵润隽秀、文脉昌盛的紫蓬山,有“北九华”之美誉的浮槎山,“越人冶铸之所”的冶父山,因“国色天香”而名扬四海的银屏山,“朝霞四射”的四顶山,自古就有“碧玉盘中一青螺”美誉的姥山……合肥的“名山”,千姿百态、瑰丽多彩,它们历经岁月沉淀,是名副其实的庐州瑰宝。如今,正以其不同的景观在向众人展现着自己独有的魅力和风采。
紫蓬山。
大蜀山:钟灵毓秀 璀璨生辉
自古以来,山水相依蕴神秀,坐落在合肥以西的大蜀山,海拔284米。这里风光旖旎,四季景色优美。“蜀山雪霁”曾被评为古“庐阳八景”之一景,1995年“蜀山春晓”又列为合肥十景之一。“合肥”或者说古代“庐州城”文化的滥觞,想必定与那绿意葱茏、中正平和的“大蜀山”是抹不开关系的。
大蜀山。
何谓“蜀”?中国最早解答词义和名物的工具书《尔雅·释山》释,“蜀”是“独”的意思,因大蜀山周边无岗阜连属,只是孤单单的一座山,故名蜀山。《庐州府志》载:“有蜀僧于此结庐,偶思乡水以锡卓地,泉汩汩而出,尝之有瞿塘峡味,因名为蜀井”,故也有一说,蜀山以此而名。
大蜀山不仅是一座森林公园,也是一座地质公园。它是形成于中生代白垩纪时期(约1.4亿年前)的一座火山,现已是死火山。据20世纪80年代初期卫星拍摄的照片显示,大蜀山上有两个圆点,那就是两个火山口,主火山口位于现行的主峰处。除了卫星照片证明外,大蜀山保留了古火山应有的火山锥、火山瀑、火山岩,连难以发现的火山颈也能找到。昔文人墨客每游至此,登高远眺,触景生情,总要吟咏一番。明代诗人龚志益曾作《游大蜀山》诗句:“十年前此问岩阿,醉卧南窗共放歌。”清张祥云曾写下《蜀山》诗:“《尔雅》蜀者独,兹山因得名。孤标摩碧汉,远势壮金城。岚翠千层积,川原四望平。上方鸣法鼓,应有蛰龙惊。”《续庐州府志》曾记载它:“春山艳冶如笑,夏山青翠欲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澹如卧,惟其卧也,故雪霁神开,跃然有起色矣。”古人熊敬有诗赞美说:“晓起俄惊霁景开,高山头白势崔巍,卷帘为爱琼瑶湿,一片寒光入座来。”正是这些对蜀山雪后放晴景色的描写,使“蜀山雪霁”被列为古“庐阳八景”之一。
作为合肥近郊唯一一座绿山,这颗镶在城市边缘的绿宝石,多少年来,润泽了它脚下的这一片故土,润泽了一代又一代的合肥百姓,也见证了古城庐州的源远流长。
大蜀山有过辉煌和苍凉。史载唐贞观年间山上的开福寺香火正旺,五代十国时期杨行密据庐州,在大蜀山建过行宫。1936年秋,“卫立煌,没毫长,大蜀山,办学堂”,他在这里建起了蜀山农林职业学校。1938年5月合肥沦陷后,日军炸毁了开福寺和农职校,砍光了山上所有树木,并和抗日军队在此反复胶着。战火兵燹和乱砍滥伐,致大蜀山变成荆棘丛生的荒滩秃岭,正所谓“惨淡郊原落日黄”。
新中国成立后,合肥成为安徽的省会。当初的规划一度重点向西发展,因为蜀山一带风景俱佳。山麓,逐渐绿化,扶苍滴翠;水面,次第抬升,碧波荡漾。山水相依,风光宜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如今的大蜀山已不再是合肥的最西边,周边一批现代化建筑更为景区增添了时代的韵律。长江西路、黄山路笔直地通向大蜀山的脚下,四季花海与大蜀山的同框,更像一幅山水画卷,不远处的安徽(蜀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也在她的凝视下扬帆起航。
大蜀山。
紫蓬山:风光秀丽 历史厚重
紫蓬山,这一位于合肥市西郊、由一座座不高的山峰组成的连绵山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合肥地区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摇篮般的作用。
紫蓬山。
紫蓬山集纳了南北秀丽风光。其地处江淮之间,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混交,四季皆有美景。紫蓬山区方圆近百平方公里,拥有3500多公顷林地,470多种植物, 120多种鸟类,自然生态保持良好。这里层峦叠嶂,连绵不绝,山环水绕,森林茂密,具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尤以怪石、奇树、碧水、珍禽为四大特色,构成了庐州一幅得天独厚的立体风景画卷。
紫蓬山区历史厚重。1800多年前,据守合肥的曹魏大将李典,为了表明自己仰慕先祖、报效国家的决心,在合肥西郊的山顶建了一座纪念祠,以纪念自己七世祖李陵,庙取名为李陵庙,而这座山也被百姓称作李陵山。明朝万历八年,李陵山改称紫蓬山。
晚清时期,这里又成了淮军的摇篮,据《肥西县志》记载,在晚清四十年时间,这里走出了参将、总兵到提督(含记名)以上将领1000多人,其中提督大员约300人。淮军作为晚清一支新式军队、晚清政府的国防军,在保家卫国抵御外侮中贡献了巨大力量。
紫蓬山淮军将领雕塑。
李陵庙于唐朝初年被皇家赐名西庐寺。晚清时期,紫蓬山区袁圩村人袁宏谟,在太平军余杭之战失利后,出家西庐寺,法号通元,在淮军将领周盛传等人的帮助下,通元重修寺院,成为中兴始祖。后来,通过李鸿章等人努力,通元从北京得到皇家刊印的多达万卷的《龙藏全经》,自此西庐寺成为皖中名刹。
西庐寺。
紫蓬山区文脉昌盛。淮军将领投笔从戎,却始终不忘文脉传承。刘铭传在台湾大力发展文化,对台湾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迄今台湾有多所大中小学以“铭传”为名。回到家乡,诸位淮军将领共同出资捐地选址,办起了“肥西书院”,李鸿章为此题写的匾额“聚星堂”现在挂在合肥市肥西县聚星小学。
肥西书院。
淮军将领对后代的教育也成果斐然。民国初年,自紫蓬山区张老圩走出的张树声之孙张武龄,到苏州定居,兴办了苏州第一所女子学校——乐益女校。后来,张武龄十个儿女成为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作曲家和乐团指挥,特别是他的四个女儿,张元和、张兆和、张允和与张充和,成为民国著名的闺秀,被誉为合肥张氏四姐妹。
清末民初,江苏丹徒人李恩绶受聘于淮军后人周家谦家,做私塾先生。客居紫蓬山下十一年,李恩绶编写了《紫蓬山志》、《巢湖志》、《庐阳辑要》及《采石矶志》,为合肥地区的志书与文化留下珍贵的资料。后来,李恩绶着手编写传统蒙学教材《龙文鞭影》,此书由周家刊印后,风行四十余年。
浮槎山:逶迤相连 人间胜景
位于肥东县东北与巢湖市西北接壤处的浮槎山是大别山余脉,山势层峦叠翠,逶迤相连20余里。主峰海拔418.2米,是长江以北,合肥东去最高山,四周罗布九座山峰,似九龙腾跃,形态各异,自古就有“北九华”之称。
浮槎山。
相传久远的古代,人间与天上,凡人与仙人为了亲密往来,在每年的八月,乘槎(木筏)从海上至天河。浮槎就是往来于海上至天河的木筏。
据《博物志》一书记载:“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那山原来是个木筏子,是仙人从人间上天的交通工具,故而得名,后称“北九华”。
北九华之由来,也与一个神话传说有关。
晋隆安年间,新罗国王近宗金乔觉(即后来的金地藏菩萨)向其表兄玉皇讨官,遭拒后,一时恼怒,不慎跌落人间。他纵身爬起,想乘浮槎再上九霄,当时木筏上有九条龙正在饮水,尾巴交错在筏上,金乔觉只好坐在龙尾,九龙不支,纷纷逃往南天门。玉皇大帝闻知,降旨雷击。霎时,木筏和九龙都变成山峰,而金乔觉也跌落在山上。从此,他便在这里打坐,开辟道场。因此,浮槎山也有“北九华”之称。
浮槎山上有一眼神奇的泉水,名曰“清浊二泉”,又称“合巢泉”。“清浊二泉”为两个相连的泉水池,一池泉水清澈见底,一池泉水呈乳白色,水位稳定,久旱不涸,充雨不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地人称“八仙水”。
关于浮槎,古代记述较多。如东晋王嘉《拾遗记》所述:“尧登位三十年,有巨槎浮于西海,槎上有光,夜明昼灭,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矣。槎常浮绕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复始,名曰贯月槎,亦谓挂星槎。羽人栖息其上,群仙含露以漱,日月之光则如暝矣。虞夏之季,不复记其出没,游海之人,犹传其神伟也。”
再如南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云,“武帝使张骞使大夏,寻河源乘槎经月而至一处,见城郭如州府,室内有一女织,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骞问曰:‘此是何处?’答曰:‘可问严君平。’乃与一支机石而归。至蜀,问严君平,君平曰:‘某年月,客星犯牛女。’支机石为东方朔所识。”
李清照词云:“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北宋欧阳修著有《浮槎山水记》,全文700字左右,是欧阳修在京师任内,品尝到在庐州任职的好友李端愿赠送的浮槎山泉水后,有感而发写下的。浮槎山的“清浊”二泉自欧阳修撰《浮槎山水记》后名声大噪,被誉为“天下第七泉”。
冶父山:群峦叠翠 古迹遗存
位于合肥市庐江县境东北的冶父山是《安徽省志·名山志》所载省内17座名山之一。据传春秋时,铸剑之父欧冶子曾在此山铸剑,山上存有铸剑池古迹,因此得名冶父山。诗人赞道:“长剑欲一淬,夜寻冶父山,揽衣望奇气,直在斗牛间。”
冶父山。
冶父山最高峰为兜率峰,海拔375米,自麓至巅凡五里许,群峰耸拔,盘旋而上,远眺江光,俯视五湖(沙湖、黄陂湖、后湖、白湖、巢湖)林峦崤密,雄峻秀丽,甲江淮间诸山,每当大雨初雾,晴空万里,登上顶峰,上有浮云紫雾,下有群峦叠翠,蔚成“冶父晴岚”,为庐江古八景之一。
冶父山之名,最早见于《魏书·地形志》(北齐·魏收撰):“潜(庐江县于南北朝为潜县)有野(冶)父山,越人冶铸之所。” 《吴越春秋》(东汉·赵晔撰)载:“欧冶子,春秋越人,善铸利剑,曾为越王铸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钧五剑。”
欧冶子(约公元前514年前后),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人。少年时代,欧冶子从母舅那里学会了冶金技术,开始冶铸铁锄、铁斧等生产工具。后很快发现了铜和铁性能的不同之处,冶铸出了第一把铁剑,开创了中国冷兵器之先河。消息传到楚王那里,楚王命令寻找欧冶子,叫他制造宝剑。于是欧冶子走遍名山大川,寻觅能够出铁英、寒泉和亮石的地方,只有这三样东西都具备了,才能铸制出利剑来。
中国铸剑之父欧冶子雕塑。
一日,欧冶子寻访来到位处大别山余脉的冶父山,此地横跨欧亚大陆的“郯庐断裂带”上,地质结构复杂,矿藏丰富,其山峰地表遍布铁砂。“群物出土,惟铁惟艰;淘砂于水,伐木于山;欹倾是处,身垢若脯。”尤其是山上有泉水,明净如琉璃,冷澈入骨髓,实乃上等寒泉,正是炼铁、铸剑、淬水的宝地。于是欧冶子领三百童男女和同门弟子干将、莫邪夫妇在这里铸剑。
公元前510年,吴王攻越,大胜。越王允常慑于吴国的威力,把欧冶子所铸的五把剑中的三把,即湛卢、鱼肠、胜邪献给吴王。阖闾得到后,视为宝贝。于是又命欧冶子继续再造两把。时欧冶子已逝,此重任便落在干将、莫邪夫妇肩上。后干将与其妻莫邪为吴王铸成宝剑两把,一曰干将,一曰莫邪(也作镆铘)。
冶父山干将和莫邪的雕塑。
说来也神奇,冶父山铸剑炉火熄灭,当年铸剑淬水的水池旁(后人称为“铸剑池”),悄悄地长出两株朴树。一株在池口东,一株在池口西,树高约10米,从树身开始,两树相对弯曲,一树伸向西,一树伸向东,其曲身姿态相若,至树冠处相拥,仿佛两顶华盖守在剑池旁。
铸剑池北有两巨石相合,如双掌合一,十指向空,称“合掌石”,又称“试剑石”,相传欧冶子当年铸成宝剑,为试剑锋,对此石用力一劈,剑过石开。试剑石旁有“莲花石”,形似盛开的莲花,山风吹过,似有阵阵清香。神工鬼斧,令人叹为观止。
更有诸多遗迹遗存,诸如虎洞吟风、响鼓岭、飞鹰石、诸葛岭、白佛岩、白像石、袈裟柜、青狮石、龙解石、老人石等,于峰巅谷底,参差错落,各尽其妙,形成冶父山的特色景观,令人流连忘返。古人有 “登峰身染云霞气”之诗句,足见此峰之胜。
四顶山:四顶朝霞 满山璀璨
“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平湖”。这样的千古绝唱,说的就是位于巢湖岸边、肥东县长临河镇境内的四顶山。古时四顶山上,有炼丹池、朝霞寺、朝霞书院、滴芦井等名胜古迹,还有青蛙石、鹦鹉石、钓鱼台等奇石异景。今天的四顶山,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成为环巢湖旅游的一个重要景点。
四顶朝霞。
四顶山四峰骈列,故名四顶山。从远处看,此山如同一只四足朝天倒立的香炉,因而也叫“四鼎山”。被列为古庐州八景、巢湖八景之一的“四顶朝霞”,就是指四顶山的朝霞。其实,四顶山名气之大,远不止于此。据当地人考证,早在隋书《地理志》、《太平寰宇记》中,古人就把四顶山纳入名山大川之列。
自古名山大川,总是和文人墨客联系在一起,四顶山也不例外。汉代文学家徐乾、王褒曾为四顶山作赋。晚唐诗人罗隐有诗《四顶山》赞曰:“胜景天然别,精神入画图。过夏僧无热,凌冬草不枯。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平湖。游人来至此,愿剃发和须。”
宋人张彦修称四顶山为庐州“一州之胜”,题诗赞曰:“翠峦齐耸压平湖,晚绿朝红画不如。寄语商山贤四皓,好来各占一峰居。”明人许蕃春用诗描写了四顶山的春色,诗云:“亭午过朝霞,山溪约略斜。细泉分石齿,晴鸟乱银沙。地远昔年梦,春浓野侍花。晚烟迷短骑,归路柳条遮。”清初,武英殿大学士李天馥曾游四顶山,并留下一诗曰:“四顶相蔽空,下带泉混混。驱龙耕白云,种芝三百本。”
无人机拍摄的“四顶朝霞”。
四顶之美,以“朝霞”为最。每当雨霁露晨,旭日东升,奇光四射,满山璀璨。身临其境,绚丽夺目,忧如涌入五色玻璃。四顶朝霞说法有二:一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故。相传魏伯阳曾不远千里,入此山炼丹修道,丹成吞服后,他和三个弟子纷纷飞天成仙,就连喂养的一条白狗、一只黑鸡也飞上天。他离开四顶山,炼丹聚集的仙气仍不散,形同朝霞;二说魏伯阳炼丹成功,把仙丹遗到石缝中,丹气发出霞光。传说归传说,清人朱弦作《四顶朝霞记》,曾亲自登山观察,弄清四顶朝霞产生的缘由。他写道:一日晨起,徘徊于螺髻之侧。适当初晴露旦,草木含滋,旭日东升,奇光四射,俯视四、五里许,恍惚涌五色琉璃中,我始悟。认知朝霞是水气折光反射形成的奇观,乃是大自然赋予的天工之美。
四顶朝霞 郑成功/摄
四顶山一字联还曾获过世界吉尼斯之最证书。在名胜中题写一字联的比较少见,因为无论如何一个字无法描绘出名胜的景色。不过,当代联家方克逸就曾为巢湖四顶山题有一字联,上联是“月”,下联为“霞”。仅仅两个字,就高度概括出巢湖四顶山的核心景色,给人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方先生的解释是:“四顶朝霞与巢湖秋月,自古并列为庐阳八景,四顶山观赏霞月最佳处,谨以霞对月也。”经学术权威鉴定,此联匠心独运,为世界上最早、唯一、最短的名胜楹联,于1995年荣获了世界吉尼斯之最证书。
峔山:美好生态 得天独厚
姥山岛位于合肥市巢湖市境内,以其神奇、优美和无与伦比的生态环境著称,是巢湖旅游区的核心景区,也是皖中著名旅游区。姥山当地人又称母山、蒙山,谐音,意同姥。与姥山岛相伴,还有两座礁岛,在碧波之间若隐若现,称作鞋山,在巢湖中心,与姥山遥遥相望的还有一座姑山(同孤山),传说“陷巢州、涨庐州”时期,焦姥的女儿与焦姥一道通知乡邻,女儿先焦姥一步奔走,跑丢了一双鞋子,终又被洪水吞没。后来,鞋子化作一对鞋山,女儿化作姑山,焦姥最终化作姥山。母女相望遥无期,万顷波涛诉说着断肠般的母女亲情。
自古就有“碧玉盘中一青螺”美誉的姥山。
姥山岛位于巢湖湖心,是湖中最大的岛屿,如同一叶飘于水中。其地形椭圆,林木葱郁,四季常青,又如青螺浮水,自古就有“碧玉盘中一青螺”的美誉,为八百里巢湖唯一的“湖上绿洲”,是湖天第一胜境。
姥山不仅山绝、水险,景致秀美,而且名胜古迹众多,令人流连忘返。区内有20多处奇洞,大的能容纳100余人。洞内钟乳怪石琳琅,十分险妙。山巅有古塔、古塘、古船塘,还建有“望姑”、“虎上”、“望姥”三亭。山巅的文峰塔建于崇祯四年,塔身为条石垒砌而成,高51米,七层八角,共135级。塔内砖雕佛像802尊,石匾25幅。登塔凭栏远眺,但见水天一色,惊涛拥雪,帆影点点,鸥鹭翔集,令人心旷神怡。
姥山岛。
姥山岛人文景观丰富。南麓,有一天然避风良港,旧称“南塘”,系元末抗元将领俞通海、廖永安等率水师屯寨姥山时修。山腰,望湖而建的圣妃庙,祭祀主湖女神,始建于晋朝。唐代诗人罗隐、宋代词人姜夔均有诗词吟咏此庙,镌刻于廊柱上。
银屏山:气势宏伟 千年牡丹
巢湖城南绵延群山中还有一座气势雄伟的高山,因山上有一块巨石,色如白银,形似花瓶,故得名“银屏山”。还有一说, 山之南有一悬崖峭壁,每当隆冬季节,雪盖冰封,银装素裹,形以天然银白屏,十分壮观,故后人通称“银屏”。银屏山是巢湖境内第一高峰,海拔约508米,四周山峦起伏,九峰环抱,姿若雄狮,有“九狮抱银屏”之说。山中谷幽、林密,加上溶洞、奇花构成一幅幅优美的图画。银屏牡丹花,人称“天下第一奇花”,生长在一堵巨大的犹如斧削、光滑如屏的悬崖峭壁之上,为一株天然野生白牡丹花,风姿绰约,历经千年而永葆青春,殊为举世罕见。牡丹亭三层八角,则被喻为“安徽第一亭”。
银屏山。
生长在离地30米高悬崖石缝中的野生白牡丹,有着1300多年的花龄,自唐代以来就有文字记载,历尽千年沧桑,风采依然,每到谷雨时节嫣然盛开。此花独具灵性,传说可以预报年景,人们可根据花的开谢、花朵多少来预测当年年景的旱涝歉年。花开三朵以下且花期短,预测今年可能干旱;花开四朵则风调雨顺;花开五朵五谷丰登;花开六朵六畜兴旺;花开七朵以上花期长的话,今年可能要发大水,因而民间赞之为“气象花”。据说只有两年牡丹花含苞未放,是1937年和1976年,故而民间又奉之为“神花”。
“天下第一奇花”银屏山白牡丹花。
这一株白牡丹具有诸多神奇之处:一奇为牡丹来历。于悬崖峭壁之上,贫瘠石罅之中突兀出这样一株枝青叶茂的牡丹,可望而不可即;二奇为牡丹花龄。如果以北宋欧阳修诗《仙人洞看花》为证,银屏牡丹已有千年沧桑;三奇为千年一貌。银屏牡丹虽经千年风霜雪雨,世间风云变幻,就是不凋不败。
合肥人一直对银屏山内这一株千年白牡丹情有独钟,如今,巢湖银屏山牡丹观赏节,已经成为合肥重要的旅游节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