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冰岛线路设计英语
冰岛虽然官方语言是冰岛语,但实际上几乎所有冰岛人都能讲很好的英语,日常交流都没有问题,而且大学授课也有相当部分都是用英语完成,像计算机技术等专业甚至所有的教材都是英文的,可以说,如果选对专业和导师,只要英语成绩过关就无需再多学一门语言。
二、冰岛道路
该行政村隶属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地处勐库镇北边,距勐库镇政府所在地25.00 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44 公里。东邻临沧 ,南邻坝卡,西邻耿马,北邻 临沧 。辖 糯伍 、坝歪 、南迫等5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73户,有乡村人口1064人,其中农业人口1064人,劳动力 955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612人。 全村国土面积 2.51 平方公里,海拔 1400-2500 米,年平均气温 18-20℃,年降水量 1,800.00毫米,适合种植茶叶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1,594.00 亩,人均耕地 8.1亩,林地178.00 亩。
三、冰岛怎么走
1、一般从丹麦的哥本哈根飞格陵兰岛,航空公司主要是格陵兰航空和冰岛航空,另外也可以从冰岛飞格陵兰岛,都基本4.5小时行程。不过,虽然只能从欧洲直飞格陵兰岛,但格陵兰岛地理上可是属于北美洲。
2、格陵兰岛不属于申根国,但是其签证归丹麦签证中心受理,所以资料按照丹麦签证准备(也就是申根签证)就可以。只要你行程中有格陵兰岛,不管是不是你行程中停留时间最长的目的地,都可以去丹麦签证中心办理申根签证,并在申请时一定要勾选附加格陵兰岛签证的选项。最终你的签证会印有“VALID FOR GREENLAND"字样。
3、办理申根签证是需要买保险的,但注意并不是所有保险公司提供的全球保险都包含格陵兰岛的,一定要挑选好保险才行。
4、格陵兰岛是使用丹麦克朗,信用卡也是几乎无障碍使用,不过我去的时候并没有发现可以使用银联借记卡取现的ATM机。
5、格陵兰岛的冬天同咱们东北其实差不多,穿衣攻略可以参考我之前的朗伊尔城攻略,不过要强调一点,如果想晚上出来拍极光的话,鞋子袜子鞋垫非常重要,我就是一边跳脚一边拍照的。
6、冬天岛上的餐馆开放的很少,对吃的要求不要太高,建议自己在超市买菜自己做饭,更方便。
7、来格陵兰岛如果要玩狗拉雪橇的话,强烈建议在当地租皮衣,你的羽绒也好、冲锋衣也好,和这里的熊皮大衣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好吗。
8、到格陵兰岛最好在哥本哈根或者冰岛当地报团,行程设计合理,一般都是10人以下小团,性价比挺高的,而且可以报哥本哈根--格陵兰岛--冰岛这样的开口团,两岛联游,不用走回头路。
四、冰岛交通线分布
自然地理
面积为10.3万平方公里,为欧洲第二大岛。是欧洲最西部的国家,位于北大西洋中部 首都雷克雅未克,北边紧贴北极圈,冰岛1/8被冰川覆盖,冰川面积占80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约4970公里。 整个冰岛是个碗状高地,四周为海岸山脉,中间为一高原。大部分是台地,台地高度大多在400至800米之间,个别山峰可达1300至1700米,冰岛最高峰是华纳达尔斯赫努克山(2119米)。低地面积很小,西部和西南部分布有海成平原和冰水冲积平原,平原面积占全岛的7%左右。无冰川流过的海岸线不规则,多峡湾、小海湾。其他沿海地区主要为沙滩,岸外的沙洲形成潟湖。
冰岛有100多座火山,以“极圈火岛”之名著称,共有火山200至300座,有40至50座活火山。主要的火山有拉基火山、华纳达尔斯火山、海克拉火山与卡特拉火山等等。华纳达尔斯赫努克火山为全国最高峰,海拔2119米。冰岛几乎整个国家都建立在火山岩石上,大部分土地不能开垦,1963年至1967年在西南岸的火山活动形成了一个约2.1平方公里的小岛。
冰岛是世界温泉最多的国家,所以被称为“冰火之国”。全岛约有250个碱性温泉,最大的温泉每秒可产生200升的泉水。
冰岛多喷泉、瀑布、湖泊和湍急河流,最大河流锡尤尔骚河长227公里。冰岛属寒温带海洋性气候,变化无常。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较同纬度的其他地方温和。夏季日照长,冬季日照极短。秋季和冬初可见极光。 冰岛有“火山岛”、“雾岛”、“冰封的土地”、“冰与火之岛”之称。
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广布。
气候
地处高纬,南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北部属于苔原气候。
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主要从其南面流过,并有一支绕行于它的西面和北面。所以虽然地处北极圈附近,冬季气温并不低,夏季气温全岛在7至12℃之间。
处于冰岛低压中心附近,天气多变。气旋给冰岛带来丰沛的降水,西南部和西部年均降水量在1000至2000毫米之间,北部和东北部较少,为400至600毫米。无论什么季节,都有可能下雨和下雪。
水文
河流呈辐射状由中部高原向外流出,主要的河流有:菲约德勒姆冰河等。 冰岛冰岛不仅是第四纪冰盖的中心,而且高原上仍有现代冰川分布,主要是盾形的冰帽冰川,也有少量的冰斗冰川,面积占全岛的11.5%。主要有,朗格冰原,霍夫斯冰原及米达冰川,其中面积达8450平方公里,厚度在几百米到2千米之间,是除南极和格陵兰之外世界最大的冰川。
植被
苔原广布,草地面积占24%,故畜牧业较为发达。森林面积占1.37%左右,分布在背风和向阳的山坡和谷地中,以桦树灌木林为主,近几十年引进不少欧美耐寒松柏,长势良好。
地质地貌
早中新世晚期以来,由大西洋中脊裂谷溢出的上地幔物质堆积而成,属于火山岛。组成冰岛的岩石都是火山岩,以玄武岩分布最广,还有安山岩、流纹岩等。
冰岛地热奇观 岛上多火山,以“极圈火岛”之名著称,共有火山200至300座,有40至50座活火山。主要的火山有拉基火山、华纳达尔斯火山、海克拉火山与等等。1963年至1967年在西南岸的火山活动形成了一个约2.1平方公里的小岛。冰岛温泉的数量是全世界之冠,全岛约有250个碱性温泉,最大的温泉每秒可产生200升的泉水。
基本地势方面,整个冰岛是个碗状高地,四周为海岸山脉,中间为一高原。大部分是台地,台地高度大多在400至800米之间,个别山峰可达1300至1700米,冰岛最高峰是华纳达尔斯赫努克山(2119米)。低地面积很小,西部和西南部分布有海成平原和冰水冲积平原,平原面积占全岛的7%左右。无冰川流过的海岸线不规则,多峡湾、小海湾。其它主要为沙滩,岸外的沙洲形成舄湖。
丰富,温泉广布。
历史地理
人和凯尔特人在第9和10世纪间移民到冰岛之前,冰岛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无人居住的大岛。冰岛以公元930年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议会(冰岛语:Alþingi)而自豪,虽然这一议会此后并未运行多久。某些文字证据显示,的僧侣曾经在北方人到达之前在冰岛生活过,不过没有考古学上的证据证明这一推断。北欧人曾以此为跳板进入。
冰岛保持了300年的独立,随后被挪威和丹麦统治。1814年丹麦-挪威联合王国根据基尔协议(treaty of Kiel)分治之前,冰岛是挪威国王的殖民地,此后成为丹麦的附属国。1874年,丹麦政府给予冰岛有限的自治,1918年,冰岛在内政方面进一步获得了类似于保护国的独立和主权,外交和国防方面丹麦仍保留权力。1940年,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占领丹麦,同年盟军占领了冰岛。 丹麦国王继续保持法律上的统治直到1944年冰岛共和国建立。
新的共和国是北约的成员国,并于1949年和美国签订了防卫冰岛的协议。根据这一协议,美国在Keflavík设有军事基地,一直到2006年9月底美军单方面撤出。到目前为止冰岛还没有自己的军队。
战后几十年来,冰岛的经济依赖于渔业,并因为这一生物资源和周边国家发生过数次冲突,其中包括和英国间著名的“鳕鱼战争”。近年来,由于对重工业的大量投资,经济逐渐多样化,炼铝业发展起来,经济领域不断自由化和私有化。冰岛通过EEA成为了欧洲经济区的成员,但从未申请加入欧盟。
2007年5月12日,举行议会选举。在共63个席位中,独立党赢得24席,社会民主联盟获得18席,左翼绿色运动获得9席,进步党获得8席,冰岛自由党获得4席。
8世纪末,爱尔兰修道士首先移居冰岛。
9世纪后半叶,挪威开始向冰岛移民。公元930年建立议会和冰岛联邦。
1262年,冰岛和挪威签定协议,冰岛臣属于挪威。1380年冰、挪同归丹麦统治。
1904年获内部自治。1918年,冰岛签订联邦法,规定冰为主权国家,但外交事务仍由丹麦控制。
1940年丹麦被德国占领,冰岛关系中断。同年英军进驻,次年美军取代英军驻冰。
1944年6月16日冰丹议会正式宣布解散冰丹联盟,17日成立冰岛共和国。
1946年加入联合国。
1949年成为北约成员国。
资源地理
渔业、水力和地热资源丰富,其他自然资源匮乏,石油等产品需要进口。可开发的年水力发电量为640亿度,地热能年发电量可达72亿度。[1]
政区地理
全国分为23个省、21个自治市和203个教区。
五、冰岛线路优势
冰岛茶属于最珍贵的云南普洱茶之一,冰岛茶选用典型的勐库大叶乔木树,长大叶、墨绿色,叶质肥厚柔软、茶香浓郁,非常独特,它是勐库茶的极品、也是云南普洱茶的极品,冰岛茶具有较为独特的特点,下面去详细的了解一下。
入口苦涩度极低,几乎没有感觉,喉咙部位渐渐会有一丝丝凉气,两颊不断生津,感觉像两条小溪,慢慢的转化为舌头中后部两颊生津,入口的时候几乎没有觉察出有茶味,茶味是渐渐的从喉部延伸到整个口腔。生津效果明显持久,主要集中在两颊部位,茶汤糖香,浓度(饱满度)高,杯盖杯底高香,冷杯后闻出点冰糖香。
香气飘逸,味厚,涩少,苦轻,苦味在舌尖瞬间即化。生津特别快,生津感觉比班章还快,香味在普洱茶中很特殊的香,香味很正,略带蜜香。
冰岛茶真的如其名字,像喝到一杯冰水入口时很平淡,但随后整个口腔都充满清凉的茶味。舌根部位回甘两颊生津不断。
真正的冰岛茶,透着一股明显的冰糖味道,如果没这个味道,再好喝也不是冰岛茶。赝品冰岛喝不出回甘,两颊生津不断的感觉,模仿得出冰岛的高香,却模仿不出真冰岛生津回甘的独特效果,以及冰岛极低的苦涩度。